《故事銷售贏家》懂人性、通人心,超級業務員必備的25套銷售劇本

故事銷售贏家

第1章 構成故事的六大要素


試想一個情境:銷售團隊將在三天後拜訪一個新的潛在客戶。整個團隊齊聚會議室,準備討論銷售計畫。兩分鐘後,業務副總走進會議室,雙手一拍宣布開會,他站著,雙手放在會議桌上,傾身向前靠在桌面上說:「來吧,各位,我們的故事是什麼?」

你以為他問的真的是傳統意義上的故事?那可不見得。他問的可能是要秀給潛在客戶看的一系列符合邏輯的事實、論點與數據,通常是以簡報呈現。但那些並不是十年前任何人會稱之為故事的東西。事實、論點與數據向來是訊息來源或談話要點,會放在簡報投影片,或銷售話術中。

在商業領域,許多產業愈來愈喜歡把一串有意義的文字稱為故事。我們的策略是故事、使命宣言是故事、共同行銷方案是故事、品牌標誌是故事⋯⋯等等。

如果把故事這個名詞用在上述所有用途,有助於找到或創造工作上的更多意義,顯然是好事。但就本書的目的而言,那些都不是故事。並不是每個有意義的文字組合都是故事,就像並非所有文字的集合都能構成詩,故事是比較特別的存在。

▍首先,學會分辨故事


受到卡拉漢做法的啟發,以下是我區分故事和其他訊息的方式。就以我將在本書討論的故事來說,通常有以下六個顯而易見的要素,依照你可能在描述過程中遇到的順序列出:(1)時間,(2)地點,(3)主角,(4)障礙,(5)目標,以及(6)事件。如果在訊息中發現這些要素,那就是故事,也許不是個好故事,但終究是個故事。我們稍後將提到如何設計出故事,甚至是出色的故事。

我們就給這些要素來個試驗,看看如何操作。和蕭恩.卡拉漢的故事測驗類似,下列四個描述可能是故事,也可能不是,都是以銷售為背景。你的任務就是判斷哪些是故事、哪些不是(請在你認為是故事的描述前打○,否則請打×),以及為什麼。我們將在結束之後告訴你答案。

( )1. 你的牙齒有污漬或是泛黃嗎?你在宴會中或拍照時微笑會覺得尷尬嗎,特別是旁邊的朋友露出電影明星般的笑容時。你有試過牙齒美白,卻在幾天後因為牙齒變得太敏感而放棄?如果是,Ultra-White正適合你。這是牙齒美白革命性的突破,由好萊塢牙醫設計,給你明星般的潔白,卻沒有半點痛苦與不適。Ultra-White包含兩道程序,輪流使用高強度美白牙膏及去敏感凝膠,讓你擁有閃閃發亮的潔白牙齒,不會有任何問題妨礙你展現最新的好萊塢式笑容。

( )2. 幾年前,英國里茲大學的網路服務組長戴維.尼爾德(Dave Neild)遇到一個問題。因為學生使用類似BitTorrent 之類的檔案共享服務,他接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禁止令及違反著作權通知。此外,許多學生帶著感染病毒的電腦到他的辦公室。每部電腦都讓他的同仁花上一小時清理。戴維同意用惠普的TippingPoint 網路安全系統,看看是否有幫助。測試結束時,他告訴我們:「我們一安裝TippingPoint,就再也沒有收到著作權通知。這保護我們的學生免受律師警告,也保護大學的聲譽。」該大學也因檔案共享減少而拿回約30%失去的頻寬。

第6章 建立關係

 

▍展現對工作的熱情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的暢銷書《先問,為什麼?》(Start with Why)可用他的一段話總結:「人家相信的不是你做的事;他們相信的是你為什麼做那件事。」由此可想而知,為了充分了解你,以便信任你,買家必須了解你為什麼從事這一行,又是什麼原因吸引你進了這家公司?這透露出你是什麼樣的人。

而你展現的熱情或缺乏熱情,將影響買家對你的觀感。畢竟,誰不想跟一個對工作懷抱熱情的人做生意?如此說來,這應該是你最先要說的故事之一。舉例如下:

克里斯.鮑爾斯(Chris Powers)從加入國富浩華會計事務所(Crowe Horwath)那一天起,就想要成為公司的合夥人。八年後的1998 年,他的夢想即將實現。他有資格了。所有的努力和加班都有了回報。資格晉升預定在當年的4 月1 日正式通過,那是他一直期盼的一天。等到那一天終於到來,他走進老闆的辦公室⋯⋯辭職。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瘋了嗎?」這是他得到的回應。什麼原因讓他做出這樣的事? 答案就是凱斯. 克拉奇(Keith Krach)。凱斯是Ariba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Ariba 是早期採用網際網路簡化採購流程的先驅之一。凱斯找上克里斯,並邀請他擔任Ariba 的第一批業務代表。職稱顯然不是吸引克里斯離職的原因。那到底是什麼?克里斯解釋:

我爸爸是中學籃球教練。他跟著約翰.伍登(John Wooden,知名籃球教練)在中學和大學打球。所以我從小就熱愛運動,而且什麼都玩。等到我離開學校開始工作,漸漸懷念起團隊環境的樂趣和同伴情誼,整個團隊一起打球、一起贏球。凱斯肯定也有類似的經驗,因為我們第一次談話時,他就用三件事說服我,讓我無法拒絕。第一,他說,「我們會拚命工作,但我們會做得很開心。」他說得很清楚,我即將參與的文化聽起來就像是令我懷念的體育活動。

第二,他讓我看到Ariba 擁有改變遊戲規則的科技,勢必將影響企業彼此如何買賣,以及我們如何協助他們進行得更快速、更安全,同時幫他們省錢。網際網路當時還很新,而且絕對沒有人做他們在做的事。那對我來說確實很刺激。

第三,他說我個人將如同擔任顧問一樣,得以影響顧客和他們的業務成果,只不過是以團隊合作完成。

克里斯解釋說,他在Ariba 進行的業務拜訪不同於一般只由一個業務員跟一個買家,一起待在會議室。通常是Ariba 這邊有兩、三個人對著買家,各自有明確分工,就像打球。

「這根本不用多想,」克里斯說。「我簽約,放棄國富浩華的合夥人資格,成為Ariba 的第92號員工,加入這個後來超過2,000名員工的公司。而這絕對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

克里斯最早的其中一個顧客就是黛比.瑪諾思-麥亨利,當時在克里夫蘭基一銀行(KeyBank)擔任營運總監。黛比回憶在他們第一次見面時,聽克里斯說起他的故事。她描述那場面令人大受啟發與鼓舞(上次有買家描述你的會議開場白「鼓舞人心」是什麼時候?),她還以同樣的熱情洋溢解釋Ariba 團隊的推銷努力。她說那次見面讓她想起1970 年代赫頓公司(E. F. Hutton)的電視廣告,人潮擁擠的餐廳裡有個人開始跟朋友分享赫頓的顧問告訴她的話,而餐廳裡的所有人都安靜下來靠過去聽。黛比說,這一次她覺得自己像赫頓顧問,因為房間裡所有Ariba的人都認真聽她說。克里斯渴望的團隊環境不但對他有效。對黛比也是。

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他們之間建立起非常成功的業務關係,就從克里斯.鮑爾斯為何接下Ariba 這份工作引人入勝的故事開始。

那你的故事是什麼?

▍練習


1. 腦力激盪,想出五個與你有關的故事。

■ 展現對工作的熱情。回想啟發克里斯.鮑爾斯放棄合夥人資格的那場工作面試。什麼時刻啟發你做現在做的事?
■ 當無法達成顧客期待。回想哪一次你無法為買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時,誠實地告訴對方。
■ 坦承錯誤。回想哪一次你犯了錯,並在買家從別人那裡得知之前坦白承認。
■ 與顧客站在同一陣線。這可能是類似艾利克.史托瑞為杭廷頓銀行爭取新方案的故事。
■ 消除偏見。你的潛在客戶可能對你有什麼樣的偏見?一一列出,再設計出故事回應這些偏見。

2. 腦力激盪,想出以下兩個與公司有關的故事:

■ 公司的創立故事。如果你還不知道,問問公司的創辦人、執行長、資深員工。
■ 我們與競爭對手有何不同。仔細想想夏拉德.麥迪森走遍威訊大樓走廊、了解清潔工作如何進行的故事。
■ 你能說出什麼故事,證明你的產品或服務獨一無二?

第8章 處理拒絕

 

▍預防拒絕


先行解決
最後,說故事化解質疑最強大的用法之一,就是在客戶提出質疑前就先行解決。一個意想不到但頗生動的例子,來自嘻哈電影《街頭痞子》(8 Miles)。片中的主角B-Rabbit(由阿姆﹝ Eminem ﹞飾演)進入一場饒舌音樂大賽,參賽者互相辱罵。主角在進入決賽時,很難過地發現他的對手Papa Doc是個混混頭子,不久前才痛扁他一頓,更威脅他最好的朋友拿槍射自己的腿。

這樣令人難堪的事實讓Papa Doc占盡了上風,Rabbit在上台前突然豁然開朗。他沒有開始羞辱對罵,而是坦然地開始他的饒舌歌曲,藉著音樂說起自己卑微的人生故事,包括:「我知道他等會兒要說些什麼對我不利的話⋯⋯我確實跟我媽媽住在拖車⋯⋯我確實有個傻瓜朋友叫切達.鮑伯,拿自己的槍射自己的腿⋯⋯我的確被你們這六個大塊頭痛扁。」

Rabbit沒留給對手攻擊的材料。等輪到Papa Doc,他乾脆將麥克風交給主持人,認輸走下舞台。雖然說這個故事的背景可能並不尋常,但Rabbit 的策略卻相當聰明,也能用在業務拜訪之中。這裡有個例子來自我們在第3章看到的班恩.寇柏納。班恩解釋道,「潛在客戶總是問同樣的問題,『供應商喜歡反向式拍賣嗎?』」他的回答總會引來笑聲:「這個啊,我們有分析數據。供應商大概百分之百會生氣。」雖然幽默沖淡了問題的一些緊張氣氛,卻沒有解決根本的疑慮。他的潛在客戶很清楚會引起供應商的負面反應,所以不太樂意與他合作。多次在業務拜訪中遇到這樣的質疑後,班恩現在都搶先說出以下的故事:

我最早的客戶之一,是佛羅里達州中部一個中級城市的市政府。他們聘用我們做反向式拍賣前,一年要支付25萬美元給承包商,從污水處理廠清走污泥。我們發現有好幾家污泥清運公司在競標合約,於是邀請他們來參加招標前會議,以便解釋流程。現有的供應商在律師陪同下出現,長篇大論地嚴詞批評。他大吼大叫,一度還踢翻了椅子。他堅持整個流程不合法,並宣稱我的團隊會遭到逮捕。

我們最後讓他平靜下來,並開始投標流程。他第一次出價當然是25萬美元。等到更積極的出價開始出現,他將出價降到24萬美元,然後20萬美元,再然後15萬美元。再下次我們看到他的出價變成了0。顯然是出錯了。一定是有人按錯按鈕。於是我們暫停拍賣,打電話給他。我們解釋他犯的錯,並提議刪除那個出價再繼續拍賣。他平靜地回答,「我沒有弄錯。我過去20年都把污泥賣給本地的農人當肥料。我只是免費來載走。」那正是他一直以來的做法。

說完了故事,班恩對潛在客戶解釋,「你我都知道供應商會生氣。但他們是對我大吼大叫,不是對你們。我的職責有部分就是幫你們擋掉這些。你們就只管省錢。」如果你發現幾乎每次拜訪都會碰到質疑,找個故事在買家提出疑慮前先行化解。

第13章 故事結構


有個熟悉結構的好辦法,就是考慮每個步驟要回答聽者的問題。目前,我們暫且不管每個步驟的名稱。以下是依序要在故事中回答的問題:

■ 買家為什麼應該聽這個故事?
■ 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
■ 主角(或英雄)是誰,以及他們想要什麼?
■ 他們遭遇的問題或機會是什麼?
■ 他們為此做了什麼?
■ 最後結果如何?
■ 你學到什麼?
■ 你認為買家應該做什麼?

第一個問題是提供買家聽你說故事的原因。接下來的五個問題則依照人類理解故事主要事件的自然進展。最後兩個問題是買家從故事獲得的意義,以及身為業務員的你建議該採取什麼行動。第二種熟悉結構流程的方法是故事填空。故事填空是一連串未完成的句子,如果完成了,就能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故事填空概念最早是由劇作家兼演員肯恩.亞當斯(Kenn Adams)為了即興劇場而創造的,但現在則被皮克斯(Pixar)與其他好萊塢編劇拿來使用。 請參考以下結構:

■ 「我想這類案例中,我見過最好的是……」
■ 「當時是__,在__,有__,他們企圖要__。」
■ 「後來,有一天__。」
■ 「於是他們__,然後__,所以他們__。」
■ 「最後……」
■ 「我從中學到……」
■ 「而這就是為何我認為你應該……」

第22章 用數據說故事

 

▍發現之旅


第二種方法是帶領聽眾走過你個人的發現之旅,藉由讓聽眾跟著你的分析而得到啟發。這和我們在第8章討論的故事類型相同,但不是由你宣布自己的發現,而是讓聽眾自己得出結論。這個方法有幾點要注意。

第一,這個故事的主角並非企業,而是你(或進行分析的人)。在上述兩個故事中,你帶領聽眾看過數據,了解企業在一段時間的開頭、中場,到結尾發生的狀況。用這個方法時,你是帶領聽眾走過你至今做過的努力,並得到醍醐灌頂的發現。

第二,注意這並非我們平常教導做簡報的方式。大部分人都被教導做簡報要一開始就提出建議,然後解釋建議的原因,接著是佐證理論的數據或證據。不過,這個技巧卻正好相反,我們就從一個例子看看究竟如何使用。

2000年夏天,我在寶僑的尿布業務部門工作,該部門負責幫寶適(Pampers)及Luvs 品牌的製造及行銷。那年夏天我拿到一個難得的機會,對總裁及領導團隊規劃及簡報一項五年策略建議。

經過幾個星期的分析準備,我到了面對領導團隊的重大時刻。他們可能期待一場傳統的簡報,我站出來告訴他們我的建議是什麼,然後以我的詳細分析證明建議可行。但我不是那樣做,而是這樣告訴他們:

這間會議室裡每個人在加入公司之後都被教導,如果達成銷售目標,獲利就會跟著來。而我們這個業務單位的策略就反映這樣的信念,我們的計畫全都指向銷售更多尿布,所以在為這次會議準備時,我決定做點研究,了解那樣的假設是否正確。

我回顧美國製造拋棄式尿布這段將近四十年的歷史,於是有了這樣的發現。在最初二十一年,也就是1961到1982年,銷售量和獲利大致完全相關。每年隨著銷售增加,獲利也跟著增加。銷售若下跌,獲利也下跌。銷售升高導致獲利升高的假設似乎是對的,而這個數據或許就是我們都被教導這個銷售方針的原因。

但是我看到1982年後的數據,說的卻是另外一回事。從1983年到2000年,銷售量與獲利完全沒有關連。在這十八年間,獲利成長的年份有可能伴隨銷售成長,也可能不會。獲利衰退的年份也一樣。

這個數據圖表令人震驚,所以我展示出來並暫停讓各位領會消化。接著我問各位這個問題:「你們認為1983 年左右發生了什麼事,永遠改變了這種銷售升高等於獲利升高的產業本質?」

當然,適合已開發市場的業務策略通常大不相同。而我的聽眾知道這一點。

但我在簡報中始終沒有提到。等到有人說到市場滲透率的重點,會議室內就有非常清晰且異口同聲的「噢」。而在那之後,彷彿一場反覆排練的劇本,我的結論就滔滔不絕地從聽眾口中傾瀉而出。再之後,我的建議開始從他們的口中出現,我甚至根本沒有用上建議如何行動的投影片,也不需要。我的建議已經成為他們的建議。毫無疑問,那是我在該公司二十年做得最成功的簡報。我的所有建議全都立即獲得採納。

為何如此成功?因為人類天生對於追求自己的想法,會比追求其他人的想法更有熱情。我在不經意間,把自己的想法變成他們的想法。而我稱之為發現之旅的故事,就是成功的原因。

故事銷售贏家
故事銷售贏家

本文摘錄自‎

故事銷售贏家

保羅‧史密斯

由 天下雜誌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