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紮最後的縫合處之後,葛瑞格•拉金(Greg Lakin)謝謝開刀房的人員再次漂亮出擊。他脫下手術口罩,對手術順利感到高興。然而他也發現,到自己以往在整形外科工作所體驗到的喜悅不復存在。他想:「我是在什麼時候、如何搞丟那股興奮?」
他決定向教練求助。從小就是資優生的葛瑞格在成為外科醫生的過程中,拿下一場又一場的成功。開始跟教練配合時,他分享這股成功的動力,有一部分受到「覺得自己需要不斷證明自我」驅動。不過,這期間葛瑞格無視於自己真正的熱情和人生志向。舉例來說,他希望過著工作和生活比較平衡的生活,有時間旅遊和重拾跑步。他渴望回到成長的家鄉南佛羅里達,以和家人與兒時朋友更親近。然而,目前他一個星期要工作七十至八十小時,沒有留什麼時間給他所在乎的其他事情。
葛瑞格的教練看出這些事,要他花時間想一想,進而勾勒個人願景的細節,並試著將內心的渴望,和人生中的「應該」和「應當」分開。隨著他允許自己這麼做,燈光也亮了起來。葛瑞格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體驗到來自這股清晰的正能量和動機。在與教練密切配合下,葛瑞格開始以在幾個月之前想像不到的方式改變生活。
我們在第二章會深入介紹葛瑞格的故事,但現在我們會說,他的生活以有顯著意義的方式變得更好,在個人與專業上都是。
如何真正幫助別人願意改變?
由於葛瑞格決定全面探討個人願景然後主動追求,所以他最終達成了工作︱生活平衡,以及所渴望的親近家人與朋友,而且他重新發現生活中的喜悅。
說到教練別人,我們的研究顯示,挖掘和勾勒個人的個人願景至關重要。不只是解決問題,也不只是試著幫助某人達成目標或達到一定的標準,要將正向的情緒和既有的動機解鎖,並將對方朝向真切、長效的改變推進,揭開人的希望和夢想就是關鍵所在。
但不是只有教練才會引導他人達成內心的渴望,放眼各處,你都會看到有人在幫助別人學習或改變的例子。事實上,在被問到人生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人時,很多人都會先想到父母、運動教練或老師,也許像是凱兒•史瓦茲(Kyle Schwartz)。
凱兒開始教三年級時,猜想有待了解學生的事,會比學籍資料表或標準化測驗成績所透露出來得更多。為了當個真正稱職的老師,她決定自己必須知道學生在想什麼,對他們有所謂的是什麼。她要他們填寫以下的造句:「但願老師知道……」
凱兒所得知的如下:
「但願老師知道,我的聯絡簿沒簽,是因為媽媽總是不在家。」
「但願老師知道我愛動物,而且我願意為動物做任何事。我很想在麻州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工作,這樣就能幫助動物得到收養。」
「但願老師知道,我和家人住在收容所。」
清單很長,每則回答都比上一則更動人和清晰;至少學生的答覆觸發凱兒的同理心。身為老師,清單給她所需要的資訊以幫助學生們。此時她知道對小朋友最有所謂的是什麼,而且它跟在三年級教室裏所發現的每日標準課表不怎麼相干。
凱兒對學生的提問在推特(twitter)颳起旋風,深入全球各地的小學教室裏。很清楚的是,眾人渴望找到有效的方式了解和幫助別人。她的提問很簡單,然而想要助人的人卻不常提問。身為老師、主管、同事、父母和各種教練,我們變得滿腦子都是工作和行程,而忘了提出這麼基本又清楚的問題。對於我們想要幫助的人,提問會告訴我們重要的事。或者我們沒有問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因為對回答和或許會浮現出的課題與情緒害怕。忽略或否認有時候會比較輕鬆,以能在對另一個人的覺察或敏感度上保持隔離。我們逕自前進,而在我們的時程或上課計畫範圍外,對於眾人的需求和願望則無動於衷。
然而葛瑞格•拉金的故事說明,這些「旁騖」(distractions)始終都在,包括人的傷與愁、他們的夢想和願望。它們還是會深深影響我們的學生、客戶、病患、部屬、同儕和子女,是發生真正學習與改變的層次。在回應她的提問時,學生在凱兒•史瓦茲的教室裏不但將自己遇到了什麼麻煩告訴她,還把對自己的志向與願景告訴了她。
我們會看到,凱兒以此做為這些孩子成長和轉變的開端。她並沒有將焦點放在身為老師的自己和需要教導什麼給小學三年級學生,而是聚焦於身為學習者的學生。這使她和學生之間建立更好、更有意義的關係,這個社群以傾聽和關懷彼此為目的。
我們剛才所分享的二則故事是源自非常不同的背景情境,但它們都是關於幫助他人學習、成長和改變,而這就是本書的焦點。事實在於,每個人都需要幫助,不只是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不只是在職涯中卡關的外科醫生。我們全都需要幫助,為生活和工作帶來重要的改變並學習新事物。
本書會向各位說明,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幫助他人。要說明的是,身為作者、研究人員和教育者,我們的焦點雖然恰巧是教練行業,內容包括高階主管、職涯、生活、團隊和同儕教練(peer coaching),但本書是為許多不同的對象所設,像是主管、導師、諮商師、治療師、神職人員、父母、運動教練、同事、朋友。任何尋求助人改變者,都會在此找到重要的指南,包括若干實用的演練以培養助人改變的技巧。
特別是我們會在本書中描述到,我們的研究所說明的事,會使助人最為深切和可長可久。亦即如葛瑞格•拉金和凱兒•史瓦茲所學習到,要幫助別人學習、成長和改變,最好的方式就是幫助他們跟理想的自我、對理想未來的夢想與願景靠得更近。
同理心教練法
我們為本書定調的前提是,各種的教練與幫助做得有效時,就會使尋求幫助的人產生三種特定的改變。第一,他們會找到或是重申並勾勒出個人願景,包括夢想、熱情、目的與價值。第二,他們會在行為、想法和/或感受上體驗到改變,而使他們跟落實個人願景靠得更近。第三,他們會和教練或助人改變者建立起或維繫我們所稱的共鳴關係(resonant relationship),在理想上,則是跟生活中其他支持自己的人有默契。
但我們要怎麼走到那個地方?我們要怎麼從有善意幫助某人,到實現我們剛才承諾的三種改變?它並非向來都是直覺或顯而易見的過程。當我們試著助人時,常會聚焦於糾正對方、解決問題。畢竟我們比較有經驗,能看出對方該怎麼做(should do)才能過更好的日子、工作更有效率或學到更多,我們知道怎麼做才是對他好。或者我們在他人身上或處境中看到自己,就將自己曾經怎麼做或會怎麼做投射到對方身上。有時候,有人會找我們為的是尋求解決問題之道,身為助人改變者,我們聽到這些人要的是緩解症狀,於是與他們配合,卻欠缺他們較深層的渴望和需求。
其實,這些都錯了。在企圖對於尋求幫助的人進行教練時,大部分人都試著聚焦於問題並且試著解決,或是企圖糾正對方,藉此縮小我們自以為他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這對於激勵持續的學習、改變或培養成為習慣並不管用,甚至完全沒用。有時這種聚焦於「矯正問題行為」的做法,或許可以通往快速的糾正,可是對方之所以照做,常常是出於義務,但是缺乏內在動機以貫徹他們渴望的改變;或者對方覺得需要做一些事,即使它並非可長可久的解決之道。這就是關鍵所在:努力是不是可長可久?它會不會持續下去?有沒有全心全意努力堅持改變或學習?
當然,人在有的時候會遇到嚴重的問題必須解決,但是,我們的研究顯示,倘若是因應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落差或有所不足的情境,一般而言,維持改變所需要的能量和努力並不夠用。相反地,如果是長期的夢想或願景的情境,人就會從自身的願景中汲取能量,而且維持努力繼續改變,即使遇到難關依然堅持。
當教練或助人者(職場導師、業師)打造出這樣的情境,我們就稱之為同理心教練法(coaching with compassion),以真切的關懷和關切聚焦於對方(學員、受教練者),提供支持和鼓勵,並促進探索與追求此人的夢想和熱情。這就是凱兒•史瓦茲所做的事,她向學生徵詢,問他們有什麼想告訴她(tell her)。在本書中,我們以同理心教練法對照追求服從的教練法(coaching for compliance;教練並非幫助對方勾勒並實現自身渴望的未來,而是促使對方達成某個外部界定的目標),現今在許多種助人改變的人之中,從運動教練、教學現場到醫病關係,多數預設外部界定的目標。事業教練如此,高階主管教練更是如此,聘請教練擺明是要促使高階主管或員工,達成組織預設特定的成功標準,即使這不是受教練者自己訂下的目標。
在一定的情境下,追求服從的教練法可以有效助人達成非常特定和預設的目標,像是升遷至特定職位。但是,我們的研究顯示,這樣的教練極少有助於受教練者持續改變,也無法激發對方潛能,更不用說是幫助對方實踐夢想。另一方面,同理心教練法可以做到這點。它是在助人探索人生中最想要的成長與改變方式,並提供流程與支持,以帶來並維持改變。
我們的一位學生形容:「那些在我的人生中很重要的人物,全都種下了立定志向和建立觀念的種子,然後容許我把那自由帶往對我最管用的方向,從頭到尾都支持和鼓勵我的選擇。」
我們極力主張,這就是優秀的教練該做的事。優秀的教練和最棒的老師、主管、同事和朋友,會把我們帶進深度對話以啟發我們。他們會使我們想要以有意義的方式成長、發展和改變,並幫助我們做到。他們會幫助我們追求個人願景,而不只是盡力實現人生中的應該(shoulds)和應當(oughts)。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