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的核心思維模式



1 定義資訊,嚴格遵循80/20法則


大部分的資訊都是為了誘導你做出選擇,其本身並沒有價值。定義有價值的資訊是如此困難,因為各式各樣的資訊總是被淩亂地堆放在一起,讓人難以區分。

在職場上,面對自己的老闆,很多投機取巧的人會用冗雜、無意義的內容把自己的工作匯報填得滿滿,以顯得自己功績卓越。而在有經驗的主管面前,這種障眼法就顯得小兒科了,他們提取資訊的能力可以讓他們分辨出哪些是真實的工作成果,哪些只是花言巧語。

我參加企業家論壇時,常常會有一些困惑。很多企業家喜歡抱著自己的創業經歷不放,不厭其煩地向他人傳授自己的成功經驗。實際上,很多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如果一味聽取他人的成功經歷而不提煉有意義的內容,那只不過是在聽人家講故事而已,收穫寥寥,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助益不大。

理財顧問提供給你的一疊厚厚的資料中,有太多無意義的資訊。他們依靠這些資訊對你造成干擾,甚至讓你對文件內容失去耐心。面對合約及資料時,一定要謹慎,你不需要逐字逐句去閱讀,但是在看到涉及關鍵利益的內容時要睜大眼睛,不要被那些居心不良的人騙走錢財。

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接收資訊的方式變得多樣化,每天都會有鋪天蓋地的資訊向我們湧來,而能夠從中獲得我們需要的資訊,並把不需要的資訊拒之門外,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獲取資訊的效率決定你能否在機會到來時抓住它的尾巴。

精確地定義問題有多難?

「定義」是養成深度思考的第一個步驟。人們看到一個事物時首先要給它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對它的屬性做出判斷,以便進行下一步的思考和行動。比如,看到一朵玫瑰,人們會想到鮮花、女人、求愛、約會、結婚;提到求職時,人們的腦海中會浮現履歷、職位、薪資、工作環境、升遷管道;購買保險時,人們想到的則是每月繳交費用、賠償金、安全性──這些詞便是定義,但這並不代表每一個關鍵字和資訊都是有價值的。

關於諸如理財、保險、房子這些產品的資訊都是「美麗動人」的,業務員會給出各式各樣的邏輯分析,以及名人代言,來證明這些產品有多麼好。在做決定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如何定義「保險之於自己的意義」,儘管人們總是跳開這一步。保險是一個關鍵字,圍繞這個關鍵字所產生的資訊為人們的決定提供了動機;戀愛、求職、炒股、做生意、管理公司等問題也是這樣,最關鍵的資訊可能是你沒有考慮到的自身條件和承擔風險能力。

精確地定義事物是這個世界上99%的人都無法做到的。這個數字一點都不可怕,但至少全球七十多億人口中還有七千多萬「真正的聰明人」。

在著有《非理性繁榮》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看來,這也有點太多了。席勒覺得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大多數人都是「善於用馬後炮自我掩飾的蠢人」。他的話雖然有些偏激,可一點也不離譜,也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人們大多有著過分自信、迷信權威和從眾的心態,而在需要定義一個問題時又變得極其懶惰──懶得去想。人類都有偷懶的天性,大腦更甚,這似乎是難以糾正的。

無用資訊掩人耳目

人們在聊天時80%的話都是廢話,瀏覽網站看的80%的新聞純屬浪費時間,商業合約上80%的內容和其他合約沒什麼兩樣,可以說,最重要的是剩餘的20%。

深度思考養成的第一步,就是定義對自己有用的20%的資訊,剔除無用的80%。

在定義訊息的價值時,「時間尺度」也很重要。人們每天聽到、看到的訊息有80%都已經失去時效性。例如,有人告訴你,某檔股票去年九月漲到了四十五 元,那麼這個資訊在時效性上就是無用的,經不起時間尺度的丈量,因為它不能對今天的購買決策提供任何幫助,也不意味著現在以二十元買入就是抄底,下週可能就會跌到十元。一條讓人興奮的資訊最終可能讓你欲哭無淚。

綜合以上,無用資訊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與需求不匹配。比如,人們在戀愛、求職、買房時習慣性做著勉強的決定,吞下的苦水比喝下的蜜汁還要多。這是因為,多數人做決定時倚重的資訊與自己的需求並不匹配,而在經歷了一段磨合期後才發現不符合自己的預期。

②缺乏時效性。比如,一檔股票三十天前的價格、上一次的公務員考試題目等。時間尺度是定義資訊一個重要的標準,一方面就像席勒說的,海水退去後才能看到誰沒有穿褲子,許多事情需要時間的檢驗;另一方面,在時效性較強的決策中,還必須分析資訊對當下的參考意義。

③具有欺騙性。欺騙性的資訊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活在這些資訊中。但同時,它們或多或少為人們製造了幸福和滿足的「體驗」。但是,當你要做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時,就必須把這些資訊與真實的資訊隔離。

2 抽離,清除思考的障礙


抽離之所以讓人痛苦,是因為人的本性習慣了填充,哪怕填充的是思維垃圾。

為什麼擁有最多資料的人,也常常會做出一個最壞的決策?假如吸收資訊和堆疊資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那麼這個過程就像一部填充的機器把外部的資訊源源不斷輸送進大腦。在學習時你會有一種充實的快感,感到自己很安全,但這不是因為學到了知識,而是因為人的本性喜歡填充,哪怕填充進來的是思維垃圾。

答案就在眼前,你卻躲在障礙後面

當人們學到了太多東西,大腦就變得古怪起來。就像一個女孩的房間琳琅滿目,她捨不得扔掉任何一樣,哪怕是最無用的一件「寶貝」。當她開始思考問題並做出決策,這種充實感卻實實在在害了她,就像我們的書房擺滿了從不會去翻一頁來看的書籍一樣。

再比如,住在舊房子裡的人很少更換家具,去那些老舊的社區參觀,進到住戶家裡,你一定也會得出這個結論。當你談起更換家具的話題,他們大多數都會表達出抗拒的態度,也有人會以「用了很多年,捨不得扔掉」這樣的說法來搪塞你。可一旦換了新房子,大部分的人都會買入全套的新家具,把原來的舊家具統統扔掉,包括牙具、毛巾等小物,而過不了多久,房子的主人大多會後悔。那麼,當時思考這個問題時發生了什麼事?

再看以下這個例子。在一家高科技公司的招聘現場,面試官出了一道讓求職者頗為頭疼的題目:

①用四條直線把九個小圓圈連接起來。
②連接時不能移動任何一個小圓。
③所有的連線必須一筆完成。
④在連線畫完前,筆不能離開紙面。



現場一片安靜,求職者眉頭緊鎖,滿面愁雲,最後全都敗下陣來。這些有著高學歷、高智商的天之驕子,竟然沒有一個人過關。

這是美國創新協會一道十分有名的題目,名為「九子圖」。如果能順利解答這個問題,那麼就證明你在思考中擁有相當優秀的「抽離」和「重新聚焦」的能力。

雖然聽著嚇人,但它的答案其實很簡單。



每一位事後看到答案的人都大吃一驚:這種畫法很簡單,為什麼我剛才沒有想到呢?

原因就是,人們受生活中的經驗及腦海中所填充資訊的影響太大了,它們形成了一層透明的薄膜,把人阻隔在正確路徑的另一側。這層薄膜很難穿透,大多數人無法打破這道障礙,從中迅速抽離,另闢蹊徑。人們習慣了在解答和分析一件事情時,先從記憶庫中調取過去的經驗和知識,這是一種固定的思考機制,也是淺思考的具體表現,就像電腦程式,每次需要處理問題時,這個程序就會發生作用。

調用大腦內的資訊,是人們思考時最省時省力的一條路徑,但它形成了一層薄膜。許多問題並不是無法解答,而是答案就在眼前,你卻躲在障礙的後面。

為了解出題目,求職者調用了生平學到的所有經驗,然而正是這些經驗阻擋了近在咫尺的答案。

抽離無關資訊,建立新的路徑

如果懂得抽離,事情就變得好辦多了。作為房子的主人,不論住在哪一棟房子裡,對家具的價值都應該單獨衡量(抽離),而不是把家具的價值與房子、人們的經驗混為一談(填充),導致認為家具在舊房子裡是寶貝,在新房子裡便成了垃圾。

大腦無條件地接收資訊,會使人犯錯;無關資訊越積越多,障礙就越來越厚,思維的路徑就會變得擁擠。大腦沒有紅燈,更沒有交通警察,沒辦法自主判斷哪些資訊是違法的,哪些有優先通行權,當然,我們也無法更換大腦,所以只能抽離資訊,打破障礙,對大腦定期進行清掃。

洛杉磯有一位傳奇法官,他因審判一樁離婚案件而受人矚目。當時,有一對夫妻走訴訟程序離婚,他們有一個孩子,這對夫妻都想獨佔房子分得更多財產,且都想獲得孩子的撫養權,於是他們各自請了律師,互不相讓。雙方都沒有過錯,也都不同意和解,呈上法庭的證據看起來也沒有什麼漏洞,因此成了一樁十分棘手的案子。

最後,這位法官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判決:房子和其他財產一律歸孩子所有,計入孩子名下,雙方離婚後輪流照顧小孩。

在這個故事中,法官採取了抽離的方式,剔除人們傳統的思路(忽視孩子、圍繞當事人的判決習慣),將財產歸屬的目標從當事人身上移開,把當事人從案件中抽離出來,將孩子作為重點。把財產判給孩子,這對夫妻就都沒什麼可說的了。

因此,「抽離」就是學會清空大腦的思維垃圾,抹掉舊思路,跳出平常的思維習慣,建立一條全新的路徑。這意味著人們將要對大腦進行一次徹底的「斷捨離」,遵守「放空、打破和回歸」這三個基本步驟。

3 辨別,從似是而非中看到真正的問題


任何事物都有它外在的表象,有時表面問題遮住了我們的眼睛,導致真正的問題無法被我們察覺。

有一項任務擺在你面前,為了完成任務需要做什麼?你看到任務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困難還是路徑?是收益還是風險?一項工作的進行必然同時伴隨許多干擾性資訊,這些資訊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們一時之間察覺不到那條最便捷的路徑。但是擁有深度思考的人,往往能在最短時間內辨別訊息,發現最本質的問題。

「辨別」是培養深度思考習慣非常關鍵的一步,我們可以從日常諸多小事來進行訓練。遺憾的是,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祕書就緊要的事件匯報了半天,上司卻不得要點、不知其所云;某位員工就某件事寫了一篇文章,洋洋灑灑幾千字,同事卻不知中心主旨是什麼,看了半天也不明白;歷史愛好者熱烈地分析了某次戰爭的攻守策略,卻不清楚這場戰爭的發動本就是錯誤的。可以說,他們的思路都被表面問題佔據,因此把時間都浪費在無效的思考上。

當問題出現時,解決問題有許多方法,其中有些收效很低,有些則十分高效。

辨別的第一步:分解與剔除無關資訊,釐清問題的主線

很多時候,人們能感受到一些無關資訊的存在,它們是人們在思考時進行辨別的對象。就大腦的工作而言,它們就像是夏天圍繞在耳邊的蚊蠅,起著「叮咬」和干擾思考的作用。

比如,在做一份「早起的時間規畫」時,多數人會想到哪些問題呢?

•我很累,早晨可能起不來。
•我要打遊戲、看美劇,晚上可能睡得很晚。
•我要加班做很多工作,連幾點睡都不知道。
•天氣太冷了,我可不想早起。
•我習慣睡懶覺。
……

此類訊息其實與「早起計畫」毫無關係。問題的本質是:你有沒有必要早起?大腦不會欺騙你,它真的很累,所以,正確的思考模式是繞過這些影響早起的因素,直接思考和確認早起的必要性。比如問問自己:每天六點爬起來,除了在臉書發一張黎明的照片或是寫一段勵志宣言,還有其他意義嗎?這個時間點你有什麼緊迫的、必須去做的任務嗎?只有將問題的主線釐清了,才能堅定自己執行計畫的決心。

所以,直奔目標之前,先對無關資訊進行剔除,然後繞開障礙,才能直奔核心。

辨別的第二步:尋找最有效的方法,建立一條最直接的路徑

如果你要早起,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顯然不是思考怎樣戰勝那些影響計畫的因素,而是簡單明確地對自己提出要求:現在,立刻睡覺,定好鬧鐘。對,方法就是這麼簡單。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在計畫與目標之間建立一條最直接的路徑,而不是受困於其他無關因素。

二十世紀,二戰結束後,許多美軍士兵從英國回到了國內,鑒於不少美軍士兵在英國欠下過「風流債」,一位美軍士兵的太太擔心她的先生在英國有情人,很想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否經常從郵局接收來自英國的情書,於是便花錢雇了一名私人偵探進行調查。

三個月後,偵探告訴她調查結果:她的丈夫最近沒有收到從英國任何一座城市寄來的情書,很可能他在英國沒有情人,即便有,現在也應該斷掉了聯繫。這位太太很不滿意偵探的回答,她想知道他是怎麼探聽到這個消息的,有沒有弄虛作假。

「我付給你這麼大一筆錢,你如何證明調查的準確性?」

偵探無奈地說出了真相。他只需要每天請人打電話到郵局,報出她丈夫的信箱號碼,並聲稱自己在等一封來自英國的信件,麻煩郵局職員查詢。結果,郵局每天給他的回覆都是兩個字:「沒有。」過程就是這麼簡單。事實上,往往是當事人自己將問題想複雜了,她覺得調查這件事情一定頗費心思,可只要找對了方法,問題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複雜。

在思考問題時,要謹記一個原則:那些看起來非常複雜、資訊繁多的事情,其本質往往是很簡單的,也許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本書第四章針對辨別的步驟闡述了一個宗旨:成為一個辦事效率高的人,要有火眼金睛,先學會挑選自己需要的資訊,然後簡單直接地去思考和分析問題,找到最省力的解決方案。

在現實生活中,出於對環境與問題複雜性的高估,人們很容易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與無關的資訊連起來,進行複雜化思考,結果使問題越來越複雜,解決的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這是淺思考經常會造成的局面,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腦中擁有過多的知識,形成了教條式思維。知識豐富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時候經驗未必能起到正面的作用,很多時候,恰恰是豐富的知識和海量的資訊束縛了我們的頭腦,降低了我們的思考效率。

閱讀完整內容
哈佛大學商管博士獨創「六步深度思考養成法」

本文摘錄自‎

哈佛大學商管博士獨創「六步深度思考養成法」

蕭亮

由 春光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