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有害的憤怒」與「有益的憤怒」

憤怒有其目的,就像其他情緒一樣。好比嬰兒肚子餓或想討抱的時候會哭鬧,孩童或成年人在遭遇不開心的事情時,多半會感到憤怒。嬰兒的哭鬧是一種尋求協助的國際語言,表示:「我需要幫助!」

憤怒也是表達自己需要他人幫助的一種方式。雖然你不理解或尚未意識到自己的需求,但你確實渴望從痛苦中得到解放。就像嬰兒的哭鬧,一旦你感覺不快樂,憤怒是立即反應,希望藉此獲得別人的慈悲、理解、善待與關懷。然而,你和嬰兒不同,因為你可以學習如何辨識憤怒,並加以表達,你也明白哪些需求與渴望會使你發怒。更棒的是,你還可以學會一些技巧,將「有害的憤怒」變成「有益的憤怒」。


一種令你不舒服的身心體驗

當你感到某人或某事可能危害你重要的需求或渴望,就會產生憤怒的情緒。倘若你認為自己的身心舒適狀態、可用資源,或深愛之人遭受威脅,你會防禦性地將注意力聚焦在讓你生氣的人事物上,試圖除去那些真實存在或只是出於想像的威脅。

事實上,憤怒其實完全由身心體驗組成,這種緊繃的身心體驗,建構於憤怒的感受、思緒及身體感知三者的交互作用。為了釋放這種緊繃感,你可能會在衝動之下失控思考或魯莽行動,然後在事後回想:「我覺得我快爆炸了!」「真是氣死了!」「我非得做點什麼事情才能紓壓。」憤怒是一種明顯又自然的情緒,通常出於直覺,以便讓你從其他更不舒服的感受中逃開。這些讓你更不舒服的感受包括:

• 羞愧
• 內疚
• 焦慮
• 挫折
• 感覺受排斥
• 恐懼
• 受傷
• 感覺不足
• 感覺遭遺棄
• 感覺遭背叛

你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憤怒?

有害的憤怒可能會導致你的工作表現欠佳、職涯停滯不前、與他人發生衝突、與社會日漸疏離、沉迷酒精毒品、意志抑鬱消沉、過度內疚羞愧,甚至失去自由。由於憤怒的加速與強化,以及動怒頻率增高和持續時間延長,你可能會愈來愈無法掌控自己的憤怒情緒。以下七項指標將能幫助你檢視自己的憤怒是否已經失控:

1.你的憤怒規模等級會急速加劇,例如在短短幾秒鐘之內從零變成一百。

2.其他人通常以「性格急躁」來形容你的個性。

3.你一天當中會動怒多次,也許微慍,也許震怒。

4.你動不動就突然變得暴躁。

5.你持續表現出不友善的態度。

6.你經常因為人際關係、職場工作及日常小事發脾氣。

7.你不善放掉憤怒的情緒,要花好長時間才能消氣。

憤怒有哪幾種?認識憤怒的種類

在你開始進行自我檢視之前,請先釐清幾個和憤怒有關的用語,這對你會有所幫助。

憤怒是一種自然的情緒,讓你身心感覺不舒服。憤怒可以激勵我們正視自己的需求與渴望,或者協助我們感知各種威脅。

攻擊性包含因憤怒而表現出意圖傷害他人的行為,也許透過肢體動作,也許透過言語辱罵。攻擊性可說是將憤怒情緒「表現出來」,或「展露於外」。

敵意是指一種更長期且更浮動的憤怒,通常伴隨著惡意、不信任感、憤世嫉俗、嘲諷,以及在發現或遭遇不公平待遇之後所萌生的高度警覺心。

震怒是程度最激烈的憤怒。人在震怒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理智,並且忘記自己的行為具有毀滅性。

憤慨一般指人們緊抓不放的憤怒,其中參雜其他負面情緒與感受。如果忽略憤慨的情緒,對世界的看法會變得愈來愈狹隘,我們也會愈來愈容易受憤怒控制。

憤怒的表達

人們通常會以下列可預期的方式表達憤怒,包括攻擊性憤怒、消極的攻擊性憤怒、沉默式憤怒、否認式憤怒,以及自我導向式憤怒。

攻擊性憤怒

• 是最嚴重且最有問題的憤怒。

• 發生時通常明顯可見。

• 包括具威脅性、令人反感、傷害他人的話語,以及肢體衝突、破壞物品等行為。

• 可能會使當事人在有違他人意志的情況下控制他人,並通常會以大聲、威嚇的方式使人產生恐懼。

• 當事人通常會對他人施以某種形式的暴力行為。

• 可能會因暴力行為需要法律介入。

消極的攻擊式憤怒

• 不容易察覺。

• 通常會因為「未做到」而為他人或自己帶來麻煩(例如忘了替另一半跑腿,或是在會議前沒有準備周全而連累同事)。

• 經常意圖傷害、激怒或貶損他人。

• 人們面對這種憤怒時,經常拒絕正視它。

沉默式憤怒

• 可能使當事人拒絕討論任何問題。

• 當事人可能自認這是一種「沉默治療法」,因此讓這種憤怒持續數小時、數天、數星期、數月,甚至數年。

• 如果他人想討論問題的癥結,可能反而會讓情況惡化。

否認式憤怒

• 否認或壓抑憤怒的情緒。

• 否認通常是因為擔心情緒失控、遭到拒絕、承受處罰,或顧慮憤怒浮上檯面後無法收拾。

自我導向式憤怒

• 通常伴隨前項的「否認式憤怒」。

• 會馬上將憤怒情緒指向自己而非他人。

• 會讓當事人對於滿足自身需求或渴望這件事,容易感覺無力而悲觀。

• 會迅速產生過度的自我批判,甚至自我懲罰。

• 通常伴隨抑鬱的情緒。

應對憤怒的習慣從何而來

一個人處理自己憤怒情緒的方式,與經年累月的習慣有關。這些習慣來自思緒、感受與身體反應的交互作用。發怒的速度、導致發怒的情境,以及如何回應憤怒等等,都反映不同根源的習慣模式。就像一個人人格的各個面向一樣,這些習慣可能是與生俱來,也可能是後天養成,也就是說,有一些是因為基因的組成,有一些是因為人生的歷練。先天與後天的習慣結合之後,將影響大腦神經元的傳輸。

生物學傾向:基因決定你的憤怒特質

根據研究顯示,每個人獨特的基因組合,可能會影響憤怒情緒形成的速度。你只需要在嬰兒面前揮揮手,就能輕易觀察出這種差異:有些嬰兒會馬上皺眉哭泣,或者擺動雙手雙腿,有些嬰兒則不為所動,幾乎沒有任何反應。

脾氣好壞與基因組合有關,基因組合能決定你的個性是隨和、包容、難搞、暴躁、活潑、遲鈍或謹慎。這些特質在你人生早期就會表現出來,並影響你是否容易激動。這個領域的學者通常主要研究荷爾蒙、生物酶及神經傳遞介質在人們動怒時扮演的角色。

依附模式:不同依附模式與面對情緒方式的關係

小時候,你的照顧者如何滿足你的需求,會對你長大後的情緒管理能力有重大影響。發展心理學家瑪莉.安沃斯(Mary D. Salter Ainsworth)曾經針對家長與孩童之間的依附關係進行多項前期研究。在研究中,她先讓孩童與家長進入一間擺滿玩具的房間,然後再由專人觀察「家長在不在房間內,孩童有什麼不一樣的反應」。

安沃斯發現,有些孩子屬於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安全依附的孩子與母親分開之後會表現出緊張的情緒,但等到母親返回房間,這些孩子又會開始感覺自在且有安全感,放心地從母親身旁跑開,開始探索房間裡的各種玩具。

有些孩子屬於不安逃避依附型(insecure-avoidant attachment)。他們只忙著玩房間裡的玩具,不在乎母親何時離開、何時返回。安沃斯將第三類的孩子歸類為不安矛盾依附型(insecure-ambivalent attachment)。這類孩童在母親離開房間時顯得非常難過,就算母親稍後返回房間,他們的痛苦情緒仍無法得到舒緩,會表現出憤怒或其他負面情緒。後人再以不安混亂依附型(insecure-disorganized attachment)為三種模式以外的孩童歸類。這類孩童有時會很黏母親,有時又不喜歡與母親在一起。也許是因為他們意識到,母親不在的時候,他們雖然可以自由自在,卻也可能面臨潛在的危險。

安沃斯做了一項結論:假如家長在孩童發育初期以適當、即時、穩定的方式滿足孩童的需求,孩童就能與家長之間發展出具有安全感的連結。這一類孩童會較有自信,並且感受到關懷,個性會比較可愛,也比較懂得自我肯定。相較之下,如果家長對孩童的照顧不夠穩定,有時適時滿足孩童需求,有時又冷落他們,孩童會對家長產生不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孩童在依附傾向的表現上會有較大的焦慮感。

其他學者也進一步研究這些人生早期形成的依附模式,如何影響安全感及成年後人際關係的信任感。這些研究將成年人對愛情的依附關係分為(1)安全依附型(secure):對自己和伴侶皆抱著正面觀感。(2)焦慮依附型(preoccupied):對自己持負面觀感,對伴侶則持正面觀感。(3)害怕逃避依附型(fearful avoidant):對自己與伴侶皆抱著負面觀感。(4)忽略逃避依附型(dismissive-avoidant):對自己持有正面觀感,對伴侶持有負面觀感。抑鬱症患者在焦慮及逃避模式中可能會有更頻繁、更劇烈的憤怒。一般而言,這類模式會強烈影響引爆憤怒的形式,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

後天學習:如何從他人身上模仿面對憤怒的方式?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各式各樣的管道學到如何管理憤怒與情緒,例如:

• 媒體(電視、廣播、書籍、雜誌、電影、音樂、電動玩具、網路)
• 父母
• 兄弟姊妹
• 同儕
• 神職人員
• 老師、親戚或其他成年人

我們通常透過直接與間接的方式吸收到這些資訊。「直接訊息」是以具體的期望和規範告訴你如何管理自己的憤怒。比方說,你生氣的時候,你的父母會要求你不可以大吼大叫,這就是「直接訊息」。他們可能會因為你和朋友或兄弟姊妹吵架而斥責你,或是要你反擊那些出手打你的人。他們也可能會提醒你最好平靜表達自己的怒意,不可以打人或罵人。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透過「間接訊息」,也就是藉著觀察別人來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舉例來說,如果你的父親對你的母親大吼大叫,他不僅為你示範了處理憤怒情緒的方式,也示範了男性對待女性的方式。你的母親是否因此退縮、哭泣、回嘴,也都將為你示範一種處理憤怒情緒的方法。同樣的,你的手足如何面對情緒,也會影響你因應憤怒的態度。

你還可以從別人對你發怒的經驗來學習。假如有人向你大吼大叫,或是動手打你,就等於直接表達了他們處理憤怒的方式。這種行為對你而言屬於「間接訊息」,因為他們並不是直接和你討論你的憤怒情緒。儘管如此,對方朝你發怒的行為,還是會對你造成強大且持久的影響。並不是對方的責罵或動手在你身心留下傷痕,而是這種行為會傳遞一種「侵略他人身心就是展現權勢」的訊息,這會讓孩童缺乏進一步思考或認識自己情緒的機會。

我遇過許多客戶都刻意忽略這些行為對他們的影響。他們經常淡化自己的挫折與苦惱,以便保護自己,不受憤怒與無助的影響。

家長是否願意在你小時候遭遇挫折時傾聽並認同你的煩惱,也會影響你處理憤怒。舉例來說,如果你在表達痛苦時不被父親認同,或者你父親認為「感覺痛苦是羞恥的事」,這種經驗就會影響你未來的情緒感知能力。

如果你是男性,你的家長可能會鼓勵你「必須要有男孩樣」,但這種教育方式可能暗示男性不可表現出焦慮、憤怒或自我懷疑。諷刺的是,如果你遵從這種「必須要有男孩樣」的規定,可能就會為了逃避羞愧感而產生「有害憤怒」(請參考第九章)。

如果你有一個姊姊,她對你的挫折苦惱毫不在意,這種情況會讓你間接意識到,似乎不應該倚賴別人來舒緩自己的苦痛。不幸的是,這也會導致你感到沮喪和疏離,進而產生憤怒感。

許多直接訊息和間接訊息之間彼此並不一致。有些人深信所有憤怒情緒都是有害的,因此應該避免發怒。有些人認為,只要我們不把憤怒表現出來,就算動怒也無傷大雅。還有人覺得,我們應該盡情宣洩怒意,因為讓自己開心最重要,即便影響他人也無妨。我們可以發現大家對於如何處理憤怒,學到的是不同的觀念,而且彼此的觀念可能相互矛盾。 閱讀完整內容
憤怒療癒力:每一次失控都隱藏著被忽略的傷痛

本文摘錄自‎

憤怒療癒力:每一次失控都隱藏著被忽略的傷痛

伯納.高登(Bernard Golden)

由 麥田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