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7 : 5 : 1法則 打造一個美麗的空間
和以往的日式房屋不同,現在的廚房通常設置在明亮處;客廳、飯廳相連,一路延伸至廚房的開放式設計也很普遍。可惜的是,由於清潔維護並不容易,所以廚房幾乎難以成為家的主角──塞滿廚餘的瀝水桶,沾上髒汙的抹布,有點焦痕的長筷,前一天的餐具堆在水槽裡……這類景象,讓人只想眼不見為淨。
看到雜誌上的國外家庭廚房的照片,相信會有很多人感嘆:「明明用具一大堆,為什麼看起來這麼時尚?」這是因為它們都有充分發揮功能,使用者持續地維護管理,與用具之間的關係緊密。
如果維護管理很吃力,就必須減少物品的數量。
「用不到的就丟掉!」
從我開始提倡「斷捨離」以來,就不斷地重複這個觀念。
說起英國的廚房,我曾經看過這樣的做法:水平面上只放一個水壺。這正是我想要呈現的廚房樣貌。水壺以外的東西都收得一乾二淨,可見之處只擺放少數幾樣精心挑選的美觀物件。在這種廚房裡工作,心情很愉快。
談到廚房的設計時,總是先想到「動線」。然而這兩個字大有文章。事實上,為了縮短動線、打造成不太需要走動的空間,往往導致身邊塞滿了東西。
因此,我絲毫不在意動線,就算廚櫃有點遠也沒關係。我在乎的是拿取物品時要做幾個動作。每個動作都等於勞力與時間。我熱衷於建立架構,逐一精簡「取出、收拾」的流程。接著就來介紹具體的方法。
2 拿取物品時一個動作就完成
事先多費一點工夫 讓日常工作變輕鬆
具體地計算一下動作的次數吧。
譬如從廚櫃拿出一個大盤子時,要①打開櫃門,②拿開上面的小盤子,③取出下面的大盤子,④將小盤子放回去,⑤關上櫃門。這樣一共是五個動作。大盤子用完後,收進廚櫃時也需要五個動作。次數越多,越讓人覺得麻煩,最後往往只把大盤子疊在小盤子上就關門了事。
如果想要減少打開櫃門之後的動作,就要嚴選餐具,身邊只留必要的數量、必要的種類以及特別珍惜的用具。此外,收納在廚櫃裡的盤子盡量不要互疊。即使相疊,也僅限少數幾個相同種類與用途的盤子。
冰箱裡的食材和調味料也要以一個動作取出。例如紙盒包裝的高湯,買回來時先剪開盒子上蓋,將裡面相連的小包裝也逐一切開再放進冰箱。這樣一來,使用時只要打開冰箱取出小包裝即可,一個動作就能完成,不必每次都打開盒子再蓋起來。
另外,沒用完的食材與調味料要裝袋存放時,不用費工夫的橡皮筋,而是以方便的夾子取代。夾子平時則放在冰箱旁邊的側架。
廚房經常用到的紙巾,我也會先從包裝裡取出,放在架子上或抽屜裡,需要時一伸手就能立刻拿到。
重點在於「事先多費一點工夫」。
從包裝裡取出、剪開上蓋等事前準備,會讓後續的作業流程變得順暢許多。每減少一個動作,就能減少一點壓力。
3 廚房裡不需要抹布
使用拋棄式紙巾 有效率地隨時保持清潔
幾條抹布晾在廚房裡的景象,實在不怎麼美觀。而且,抹布也是有點麻煩的東西,擦拭過餐具或工作臺後,還得洗淨晾乾,等於多了一道收拾善後的程序。像這樣越費事,就越讓人覺得麻煩。
為了針對「麻煩」做斷捨離,我的做法是付出一些成本:用紙巾代替抹布。一卷紙巾約三百日圓,最近我在Office Depot 網站訂購,價錢比較便宜。
紙巾的優點是用過就丟。站在環保的角度,「用過就丟」的舉措容易引來批評,然而這麼做真的很可惜嗎?
使用拋棄式紙巾,好處多多。例如擦完盤子後,再擦一擦工作臺或瓦斯爐,就能扔進垃圾桶。一張紙巾,多種用途。此外,抹布很難保持乾淨,必須使用稱不上環保的除菌洗潔劑,或者費工夫煮沸消毒。即使如此,抹布的乾淨程度仍然比不上新紙巾。
斷捨離追求的並非只是減少眼前的成本,而是綜觀全局,確認「事情是否順利流暢」。藉由使用紙巾,可以省下清洗抹布再晾乾的工夫與時間,以及破壞空間美感等各種徒勞之舉。
4 讓垃圾變得容易處理
將垃圾桶收納在流理臺下方
想讓垃圾變得好處理,基本概念是「丟棄時也要有美感」。烹調時產生的廚餘先收集在小塑膠袋裡,並且立刻綁緊,再丟進垃圾桶。只要當場密封,就不會產生臭味。我現在住的公寓可以每天倒垃圾,很令人開心。
垃圾桶很容易變髒、產生臭味,因此,我使用「拋棄式」垃圾桶──利用店家的紙袋,將垃圾分成紙類、資源回收、可燃這三種,收在水槽下方的抽屜裡。紙袋一髒,直接拿出丟棄即可。
水槽是垃圾的「盛產地」,將垃圾桶放在水槽下方,能讓工作流程自然流暢。打開抽屜時,可以順便丟垃圾;一關上抽屜,垃圾桶就藏起來了。
去上公共廁所時,總是會看到散落的垃圾對吧,像是衛生棉沒包好就亂丟,讓人不敢直視,這就是沒有妥善收拾處理。即使沒那麼可怕,廁紙滿出垃圾桶外的景象也很常見。
妥善清理收拾並非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一種自我要求。我想成為這樣的人,總是提醒自己把蓬鬆的廁紙往下壓一壓之後再走出廁所。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