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思維心智的認知筆記法

首先問你兩個問題:

• 覺得人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嗎?
• 人有沒有既定的命運版本?

對於獲得工作、愛情、金錢和健康等方面,大多數人希望如願以償,卻常常事與願違,不知不覺朝著迷茫的方向發展,日復一日地陷入煩惱之中,甚至覺得這輩子就這樣了。

為什麼生活中總是發生相同的事情?為什麼學習那麼多知識,依舊無法改變?過去的我一樣沒有自信,不敢嘗試,容易退縮和情緒化。在很長的一段歲月裡,我不相信自己,每次碰到考試或重要機會都會緊張,甚至睡不著覺。遇到優秀同學或長輩,不敢和對方說話,深怕自己說錯什麼。內心總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機會。

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一時,在校園裡,一位我敬佩的前輩和我打招呼,我竟然下意識地轉身跑開了!

多年後回想起來,當時自己是那樣的不自信,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這件事激發了我要改變的心。此後,我開始了十年的自我探索之路。一方面,我不斷嘗試新的可能:挑戰校園廣播臺主持人;大學時創辦新聞報,擔任文學社負責人;讀研究所時,參加全國頂尖的學術活動,拓展多元的視野;開始負責組織筆記俠和知識產品等各項工作,也透過講課分享心得,幫助他人。

另一方面,我開始學習心理學,認知自我,用筆記爬梳自己過往的經歷和模式,找到人生的受限點,反轉了否定自己的信念,收穫了人生新的機會。

留意觀察,生活當中,像「我做不到」「這太難了」「那不可能」「沒希望」之類的話,我們是不是常常脫口而出?這是因為,我們從小無意識地被家庭、社會和周圍環境灌輸了某種信念。改變的第一步是認知自己,知道自己有怎樣的思考習慣和重複模式。這也是為什麼把認知筆記放在第一個模組,這部分的爬梳相當重要。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先要改變信念。

覺察阻礙人生的限制性信念

幾乎全人類都面臨同樣的困境。我難道沒有告訴過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你會覺得苦;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你會覺得更苦;哪怕是已經得到你想要的,你依然覺得苦,因為你擔心不能一直擁有。

所以,讓你受苦的是被困在苦裡的心,它想免於改變,免於痛苦,免於生和死的必然性。然而,改變是一項法則,再怎麼努力,都不能改變這個事實。

──丹‧米爾曼(Dan Millman)/《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大多數人無法改變的真正原因是「根深蒂固的思考習慣」,心理學家稱之為「信念」,它指的是受過往經歷的影響而留存於內心深處的固化思考。

一九二八年,社會學家威廉‧托馬斯(W. I. Thomas)提出了社會心理學中的重要命題──托馬斯定理(Thomas theorem):如果人們把某種情境定義為真實的,那麼這種情境就會造成真實的影響。二十年後,社會學家羅伯特‧金‧莫頓(Robert K. Merton)對托馬斯定理進行了思考,提出了「自我實現預言」:好的自我實現預言會帶來好的影響,不恰當的自我實現預言可能會帶來消極影響。

許多研究已經發現信念的影響,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與自己的信念相符的資訊和事情上,並自動過濾與信念不一致的資訊和事情。信念是無意識的思考習慣,它建立起了人生的正向或負向循環。若無法改變信念,只會不斷地重複相同的人生。那麼,如何才能覺察和改變自己的信念?

一、信念形成的四種途徑

人的行動範圍往往會受到未覺察到的事物所限制,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認知行為沒有記錄和反思,就無法清楚地覺察重複的模式。首先,要知道因為什麼形成了「自我限制的信念」(見圖1-1)。


❶ 過往的自身經驗

過往的成長經歷對信念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每個人在童年時都很難避免被批評:或許是你做錯一件事,被大人責罵「怎麼這麼笨,什麼都做不好」;或許是考試成績不佳,被老師批評;或許是事情沒做好,強烈自我譴責;或許是生命中重要的人忙於生計,對你關心較少,讓你覺得自己不重要。

信念源於家庭、過往經歷,特別是在年幼時,我們對他人觀點沒有辨別能力,容易全盤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定義。小時候,如果你獲得的是「這也不夠好,那也不夠好」的批評,其影響要遠遠大於「你很好」的肯定,一個成年人長期在否定的環境裡,尚且容易產生自我懷疑,何況是還沒有建立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的小孩。你當下無法抵抗,只能認同外在的評價,並將其內化為自我評價與信念,漸漸認定是自己不夠好、不配得。

❷ 信任之人的灌輸

在成長過程中,信任的長輩會向我們灌輸很多價值觀,指導怎麼做、如何應對一些事情,久而久之我們接受了這些觀點並將其變成了自身信念,比如「做生意很難成功」「人這輩子就是這樣,無法改變」等。

你從信任之人那裡接收到的回饋如果太過消極,這些信念會根深蒂固地存在於大腦,甚至自己都無法覺察,它們都是你根據他人的反應、評價形成的,並非真正的事實。

❸ 自我思考的總結

「盲人摸象」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過,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自我思考的總結不一定客觀,有時不免陷入偏見的誤區。就像一雙手無法觸摸世間萬物,一雙眼睛不能看盡人生百態,一個人不可能知悉天下事,我們常常只見事情的碎片,就以為了解全部真相。

身邊親人朋友的負面經歷可能會使人形成某種偏見,比如:父母分開的情景,可能會讓你形成「感情會傷人」的看法,擔心投入感情會受到傷害;父親的生意慘敗,可能會讓你覺得「賺錢很難」,害怕挑戰。有時,你只是根據一兩件獨立的事件,就形成了某種信念,並對此深信不疑。一件事背後可能有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我們常只看到表面的現象就下了定論,然而,人一旦形成對於自己或某一事物的看法,就不再全面而會選擇性地看待現實。

❹ 外界或媒體的影響

社交媒體正在改變人們看待他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社交媒體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發布誰過得好、誰過得不好,誰進步、誰退步,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各媒體都在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如果媒體說什麼,你就信什麼,那將會失去自己的思考判斷能力。

除此之外,你的信念會受到學校、社團等外界群體氛圍的影響。你和老師、同事、朋友、同學交流,他們都會對你產生影響。當你向周圍群體學習時,你更傾向於認為他們告訴你的事情是真實的。

二、了解阻礙人生的限制性信念

信念是由某一特定經驗產生的,一個信念也許適用於某個情境,但在另一個情境中就不適合了。如果信念無法隨情境改變,我們就稱其為「限制性信念」。它是一種固執的偏見,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你,阻礙了人生拓展新的可能,就如同電腦病毒影響電腦的運行。

李欣頻在《人類木馬程式》 一書中用了一個很形象的詞「木馬程式」,來比喻阻礙人生的限制性信念:

電腦木馬程式從表面上看是有用的軟體,裡面卻包含著惡意程式,從網路進入電腦系統後,會在使用者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啟動,破壞或奪取個人私密資料,進而控制使用者的整個電腦系統。

許多人也被隱藏的限制性信念影響,如同電腦中毒,人們會在毫無覺察的情況下被篡改潛意識,被控制自主性行為,在相同的情緒情景中一再受困,不斷製造出無意識的事件輪迴,在不快樂中掙扎,這些木馬程式即是人生的框架。


限制性信念有五種類型(見圖1-2)。


❶ 自我的限制性信念

認為自己不夠好、不配得、不自信,時常進行自我否定與批判。遇事總是想到最壞的結果,面對機遇和挑戰,不是想著怎麼提升技能,而是把時間和能量消耗在自我懷疑上:我能行嗎?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特‧班度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完成某一事情的推測與判斷。換句話說,就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自我的限制性信念,讓你「自我效能感」較低,不相信自己,甚至覺得不可能得到好的事物、機會,常常陷入自我否定的低潮情緒。

❷ 夢想的限制性信念

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中有句形象的描述:「人總是害怕去追求最重要的夢想,因為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或者覺得沒有能力完成。」

夢想的限制性信念:一種是認為自己沒能力實現,找不到熱愛的事情,就算遇到機會也會退縮,看不到自己的成績,常低估自身能力;另一種是對夢想的茫然,想做的事情很多,每樣都做一點點,但做到一半就覺得沒興趣,沒有一個能堅持實現,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陷在茫然的狀態。當你一再懷疑、猶豫、彷徨,容易逃避和放棄時,將浪費了人生大把的時光。

❸ 感情的限制性信念

一種是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感情,害怕失去,或是認為感情不值得信任,比如「懷疑對方不愛自己」「擔心對方出軌」「覺得對方看不起自己,或者自己配不上對方」;另一種是有很強的控制欲,內心有很多標準,覺得對方必須符合自己的標準與期待,把自己的快樂寄希望於他人。

感情的限制性信念,導致你不敢信任他人,以防被人背叛,在生活中患得患失。若是沒有自我覺察,就會產生一連串損害關係的反應和爭執。

❹ 金錢的限制性信念

認為金錢是壞東西,有錢人是透過不正當手段獲取財富的,當富裕後就會變壞;或是認為自己沒能力創造價值,必須做不喜歡的工作才能保證收入,覺得不配擁有財富。金錢的限制性信念的另一種極端是,認為金錢就是一切,有錢才代表自己有價值,因此對錢有很強的控制感。

實際上,金錢是一個人價值創造的體現,反映著你與自己、外界環境、資源的關係。如果抱持限制性信念,會讓你陷入對金錢與關係的焦慮。

❺ 比較的限制性信念

不自覺地與別人比較、爭輸贏,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只是看到大家都這樣做,別人追求什麼,你就追求什麼,就算不需要,也一定要得到或者非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當得不到、做不到時,就擔心自己落後,感到自責焦慮。 這會讓你喪失獨立思考,用外界或者他人想要的標準來建立自己的價值感,結果常常是贏了某樣東西,卻非真心想要,導致浪費了時間和金錢。

回想自己的童年,你是否還記得無所畏懼的狀態?孩子們活在當下,不追究過去,不擔心未來。我們出生時擁有真實自我,有信心、有勇氣、有創造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當你開始慢慢成長時,你會受到父母及周圍成長環境的影響,限制性信念會順道藏在一些觀點和行為的外套下,混進你的認知世界。平時它們偽裝得很好,輕易不被察覺,因而得以悄悄影響你的人生。

如何改變限制性信念?你需要持續記錄和覺察的筆記工具。今天的所有信念都來自過往的人生經歷,你要爬梳當中的重大事件,找出自己失敗、成功背後的信念和重複模式。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只有當你不再擁有某個信念時,它才不會繼續影響生活。

本章接下來將介紹改變信念的四個筆記工具:

• 歷程筆記:找到自己的信念模式;

• 調頻筆記:十分鐘釋放情緒壓力;

• 富裕筆記:越寫越快樂的書寫練習;

• 生活寶箱:儲存日常的幸福記憶。

找到信念模式的「歷程筆記」

電影《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的主人公哈洛‧克里(Harold Crick)每天過著極具規律的單調生活,旁白的聲音卻打破了這一切──他發現耳邊常常響起某個人的說話聲,「她」能洞悉他每日的生活規律,甚至能預測他在不久的將來會死去,所以深感惶恐。

「她」是作家凱倫‧艾菲爾(Karen Eiffel),悲觀頹唐,從來不讓筆下的主角逃過死亡的命運,她正為如何安排主角死得偉大而煩惱。她不知道,自己筆下的那個男主角和現實生活中的哈洛完全吻合,而男主角的劇情在哈洛身上得到了一一應驗。

當哈洛知道凱倫正在設計主角最後的死亡方式時,哈洛找到了她,兩個人就這樣奇蹟般地見了面。哈洛當然不想死,但那部小說十分出色,他看了後覺得自己能死得其所,獲得生命的價值,他也就沒再驚恐與反抗,坦然接受了這一切。他的選擇讓作家有了新的頓悟,故事也隨之峰迴路轉。

這部電影像是生活的隱喻,我們人生的劇本到底由誰來編寫,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嗎?人有沒有既定的命運版本?

李欣頻在《十四堂人生創意課2》一書中介紹了找出慣性思維的方法:

我自己的做法是,先列一張空白的表格,把自己從出生到現在,所遇到的重大挫折一一寫下來,像是一份大事紀要,包括:發生了什麼事;自己的受挫感覺是什麼;如果要幫這件事分類或列一個標題,那會是什麼。

首先將何年、何事逐一寫下來,並回想受挫的感覺是什麼,等到全部寫完了,再去逐一思考這些事件的標題,比如,這是一個關於信任與背叛的事件,這是一個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事件,這是一個愛與被拋棄的事件,這是一個控制與自由的事件,這是一個誤解與百口莫辯的被冤枉事件……然後再把同一類的事件標題放在新的單子中。

受此啟發,我開始爬梳自己從小到大失敗、成功的事件,從中發現重複發生的信念模式是什麼,總結和建立了自己的歷程筆記。

請你回憶:從出生到現在,有沒有哪種相近的情況、事件總是重複發生?這可能是你的重複模式,每次都會伴隨情緒而來。有時候,我們還陷在過去的故事裡,用悔恨來詮釋自己的行為,或者因為曾經的創傷而一直否定自己的價值。如果找不到解決辦法,就會把過去遺留下來的東西帶到未來,破壞未來的人生。

對於過去的經歷,如果採取無視或回避的態度,不好的事就會反覆發生。悔恨的意義不是讓你一直停留在過去,害怕改變,而是讓你更好地思考現在。你不應該無視這些經歷,或裝作若無其事,否則就無法從過去中學習,並在當下採取有幫助的行動。我們可以運用歷程筆記,把自己的重複模式找出來… 閱讀完整內容
破除困境、財富夢想實現的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

本文摘錄自‎

破除困境、財富夢想實現的高效率「人生管理筆記」

水晶

由 方言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