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為健康打氣

從身邊半徑2公尺開始 終結肺癌新國病

誰都期望每一口呼吸皆清新健康,但實情是,空氣中充滿了看不見卻確實存在的各種污染物。更棘手的是,全球氣象異常、極端高溫讓髒空氣像鍋蓋般罩住地表,且產生化學變化,形成新的污染問題。

科學研究證實空氣污染與癌症、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甚至失智症的關係。PM2.5使台灣人不吸菸也得肺癌,大規模基因分析更找到台灣人的基因弱點,容易受污染物質刺激而癌化。

好消息是,有愈來愈多的解方,讓我們能從身邊半徑2公尺的「微環境」空氣開始潔淨。維護自己與所愛家人每天24小時呼吸的空氣品質,其實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文.陳俊辰


空污致癌

不只傷肺 「空污病」會蔓延全身


乾淨空氣是必要卻看不見的資源,當人們注意到它時,多半是因為空氣有怪味或天空灰濛濛。

成年人1天要吸1~2萬公升空氣,這容量足以注滿1座小型游泳池,只要空氣裡有超過人體代謝能力的毒性物質,即使少量,也會累積成大害。

99%地球人活在髒空氣下
700萬人因空污而亡

空污造成的「呼吸不平等」已成為國際矚目焦點。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發布比先前更嚴格的新空氣品質標準,調降多種空污指標上限,例如PM2.5年平均值從10µg/m³(微克/立方公尺)降至5µg/m³,等於半強迫會員國直視空污問題。

而根據WHO隔年公布的評估,全球幾乎99%人群正呼吸著不及格的髒空氣。

「歷經一場疫病大流行後,仍有700萬人因空污而死亡,並失去數不清的健康年數,這是不可接受的,」WHO環境、氣候變遷和衛生司司長內拉(Maria Neira)強調。

髒空氣帶來諸多問題,首當其衝便是人變得多病、短命。包括台灣在內,各國無一倖免。

以懸浮微粒(PM)為例,包括顆粒直徑介於2.5~10µm(微米)間的PM10,還有小於2.5µm的細懸浮微粒(PM2.5),主要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

尤其PM2.5極其微細,只有約三十分之一髮絲粗細,吸進肺後除了黏在肺泡,還會滲進血液,隨血液循環毒害全身器官,也與中風、心肌梗塞和心衰竭明顯相關,已被公認為一級致癌物。

除了PM10和PM2.5,空污成分還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多環芳香烴和臭氧等,各具不同毒性。

按照歐盟彙整研究數據發現,二氧化硫容易引發頭痛和情緒焦躁,還會損害心臟血管功能;臭氧會刺激眼、鼻及呼吸系統;二氧化氮則和氣喘、肺功能下降密不可分。

空污除了導致多種急慢性反應,還會對從胎兒到長者的每個生命階段產生不同傷害,例如,干擾兒童發育過程,增加成人糖尿病、失智症和骨質疏鬆等疾病風險,還有最大的威脅―肺癌。

壞消息不止於此。除了交通工具與工業排放污染,樹林一片片被砍伐、海水變熱使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高氣壓和熱浪造成空氣停滯,使污染物積聚在地表無法發散,種種地球大環境的變異,正加劇空氣品質變差。

氣候變異、霾害與沙塵
惡化台灣空氣品質

頂尖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2024年7月一篇論文歸納出10大空污源,包括飛機、船舶和農牧業,頻繁的火山噴發和山林火災激增也上榜。

以林地豐富的加拿大來說,2024年7月下旬便有近千起野火,不斷釋出大量濃煙和碳粒進入大氣,煙霧乘著季風席捲整個北美洲,使空氣進一步變糟。

台灣雖然位處潮濕的亞熱帶,比較沒有林火問題,但仍要面對每年來自亞洲陸地的霾害和沙塵,以及高氣壓使氣流沉降,導致更多的懸浮顆粒和有毒氣體累積在居住地區等多種不利狀況。

如果室外空氣讓人憂心,拉長每天待在室內的時間是不是比較好?

室內空污更要命
每年相關致死430萬人

其實,室內空氣中也有污染物質,只是藏得更幽微、更難注意到。「室內空污」近年來已成為重要議題,因為許多人待在室內的時間比在室外長得多。根據WHO於2014年提出的估計值,全球每年有430萬人的死因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

比如說,英國政府公共衛生部門特別列出室內污染物來源,包括來自清潔用品、建築材料和家庭消費品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像是油漆、地毯、層壓板做成的家具、拋光劑和空氣清新劑等。

還有燒煤、天然氣或木材的爐子、烤箱和加熱器等家戶用具,也會產生二氧化氮和懸浮微粒等毒性物質。

另外,二手菸、三手菸(指菸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致癌毒物,黏在衣服、家具、窗簾或地毯上)和氡氣也列入警示清單。

氡是地下岩層中的放射性物質衰變後自然釋出的一種氣體,長期吸入高濃度氡氣會提高肺癌風險。氡氣在空曠地方不成問題,在建築物中卻可能積聚。

而在台灣,還要加上獨特的地域性空污來源,例如金紙、燒香燭、點蚊香等。不論室外或室內空污,都會無聲侵害健康。2022年,聯合國宣布每個人都有權享有乾淨的環境,包括獲得清潔空氣的權利。這項決議強調健康與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立即起身採取對應措施,才能保有自己應得的「呼吸權」。

節錄自《康健雜誌》308期 呼吸,為健康打氣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2024/10月 第308期

本文摘錄自‎

呼吸,為健康打氣

康健雜誌

2024/10月 第3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