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3大黑洞 讓青少年想不開
22歲女歌手莊凌芸,上周五(3/5)在母校墜樓輕生,生前抱怨工作壓力大、與家人爭執等,而去年底,台灣大學短短5天就發生3起學生輕生的案例,不久淡江大學也發生學生墜樓案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值得社會關注。根據衛福部統計,15歲至24歲青少年自殺死亡人數,從2017年的193人,在去年增加為257人,死亡率更達近10年來高點,相較其他年齡層明顯呈現上升趨勢。
報導/突發中心 圖片/資料照片
此次《蘋果》找來自殺防治學會理事、台大護理系研究所副教授吳佳儀一起探討,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青少年成了「憂鬱世代」,以及如何洞察青少年的憂鬱警訊,該如何協助、預防憾事的發生。
吳佳儀指出,自殺是複雜的行為,由複雜的因素導致,女歌手莊凌芸的輕生原因後續還有很多尚待釐清,因所有的自殺行為都會有警訊,如何更早期的發現蛛絲馬跡?她的媽媽或是同學是否能了解這警訊,早期對外界的資源尋求協助,是我們都應關懷的。
自殺死亡 歷年最高
吳佳儀提出1994年至2019年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圖表,她指出在2019年,15歲到24歲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達到十萬分之九點一,是歷年新高,由於青少年較常面臨多重壓力來源,需調適身心,若沒有有效援助,就會導致自殺風險愈來愈高,自殺死亡也只是冰山一角。
一般來說,21歲大學畢業,22歲出社會工作,青少年有不同階段的壓力源,壓力累積了不同面向,可能有人帶著疾病、家庭因素,遲遲沒有獲得解決,自殺的風險就會愈來愈增加上去;不同學制的、剛出社會的,依照不同的階段,自殺通報跟死亡率間有著細微上的不同,台灣最重要的年輕世代,心理健康、壓力、疾病等問題,是否能早期發現,是社會很大的議題。
根據統計,青少年三大自殺因素,其中四成七是精神上疾病,其他則是感情及家庭因素,教育部統計,學生輕生的通報在去年平均每3.2小時就有一件通報,吳佳儀認為,伴隨著通報,後續則有公部門及專業人員的關懷介入,有效的介入下,可降低自殺比率,應該採取正向看待;若沒有發現孩子的問題,也沒有透過專業評估判斷,對症下藥,相對自殺風險就會愈來愈高。
社會、家庭及校園,如何察覺身邊的人或是自己可能已發出憂鬱、甚或自殺意念的警訊,吳佳儀表示,可以就5個病理學最終表現狀態來判讀,例如失眠、面對事物緊張不安、情緒衝動易怒、情緒低落心情鬱悶、自卑感,有些症狀可能童年時期就有跡象,到了成年後問題仍存在,最後可能就會萌生自殺意念。
尋求專家給予支持
吳佳儀認為,現今網路及少子化世代,許多青少年一起討論的對象少,從網路尋求慰藉,但內心孤單,卻沒有健康的因應方式,通常當青少年發現問題時,七成以上往往是周遭親朋好友訴說,可能話語太曖昧不明或是消極,會需要外界仔細深入關懷下去,目前雖有愈來愈多的網路諮商,但實體醫療還是很重要,必要時尋求精神科專家,可以給予支持保護的力量。
吳佳儀舉例,國外曾經有個新聞,某位少女在網路發了一個留言,請網友幫她決定是死還是活,結果百分之五十五的網友留言要死,最後少女就自殺了,網路世界互動也需要非常注意。吳佳儀指出,不能諱言的,社會或個人對於精神科仍存在污名效應,但她鼓勵大家了解自身精神健康的必要性,更早透過精神專家協助,可以處理掉惡化的趨勢,善用診所第一線醫療、各縣市心理衛生中心、心理師免費服務,或是善用網路,透過大家一起推廣,才是上策。
吳佳儀表示,希望讓大家對心理健康有更高重視,對於更多輕生警訊的了解,也有更多關懷理解,「大眾不要污名化年輕人,只會說『怎麼可能會憂鬱』、『你自己抗壓力不足』,只需要靜靜的陪伴」,適時了解自己或別人心情發燒的程度,再結合校園及校園外的資源,才是真正預防之道。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