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生病,家長該怎麼防止交叉感染?

家長該怎麼防止交叉感染?

幼兒園大寶反覆生病,家中二寶也中招


你家也有這種狀況嗎?家中上幼兒園的大寶頻繁生病,回家後又把病毒傳染給年紀更小的二寶!家長不僅忙於照顧,也擔心孩子反覆感染會影響健康。

面對幼兒園裡的感染風險和家中交叉感染的困擾,爸媽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減少病毒的傳播?


採訪撰文/江睿毓 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副部長、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 張龍 圖片來源/photoAC

為什麼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特別容易生病?

當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家長們經常發現,原本在家少生病的大寶開始頻繁感冒,甚至還可能把病菌帶回家傳染給二寶。這主要跟孩子的免疫系統發展、集體生活環境,以及還沒有培養衛生習慣有很大關係。

1.免疫系統需要「鍛鍊」

孩子的免疫系統還在成長中,需要「見識」不同病菌來逐漸建立抗體。許多家長把這個過程比喻為「更新病毒碼」,其實不無道理!每當孩子接觸到新病菌,身體就會啟動防禦機制,學習如何對抗它們,逐步形成抗體。這個「鍛鍊」的過程是不可避免的。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張龍表示,除了注射疫苗外,其他情況下只有經歷感染才能產生抗體。另外,年齡也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在大班時才入學,免疫系統已較為成熟,遇到相同病菌時症狀通常會比小班的孩子輕微。

2.群體生活讓病菌更容易傳播

很多家長疑惑,為什麼以前待在家時很少生病,進入幼兒園後就大小病不斷?張龍醫師解釋,這是因為幼兒園的群體生活讓病菌傳播變得更容易。只要有一個小朋友生病,就可能透過飛沫或共用玩具,把病菌「分享」給其他孩子。此外,幼兒園裡病菌種類繁多,孩子可能這週感染這個病菌,下週又接觸到另一種,導致生病的情況特別頻繁,讓家長常常感到應接不暇。

3.衛生習慣尚未建立

剛入幼兒園的孩子可能才3、4歲,甚至更小,這個年紀的孩子,衛生習慣還在培養中,一個咳嗽、噴嚏或鼻涕亂抹…,這些小動作都可能讓病菌迅速傳播。在幼兒園裡,人跟人之間近距離接觸,空氣流通相對較差,病菌在這樣的密閉空間裡就更容易增加傳播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家長會擔心孩子反覆生病,但這其實是孩子免疫系統發展的必經階段,透過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適當的防護,孩子會逐漸提升抵抗力,生病的頻率也會慢慢減少。


大寶上幼兒園反覆生病的情況,到什麼時候才會好轉?

根據不同的研究,大約半年到1年是合理的期待。多數研究顯示,至少要半年才能適應,有些報告指出需要9到11個月,甚至有研究追蹤幼兒園小班到大班的孩子,發現讀到大班、也就是3年後,生病的頻率才會顯著減少。

張龍醫師表示,如果在家照顧的孩子,每個月會生病3天的話,剛去幼兒園的孩子,可能每個月會生病10天。因此,家長需要有心理準備,大概有一半的學費是白繳的!張龍醫師幽默地說。

醫師家孩子少生病的秘密?!
張龍醫師的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時,老師曾好奇地問:「為什麼你家的小孩很少生病?老師觀察到,孩子總是穿得少,水壺打開還有冰塊!張龍醫師笑著回應說,其實他也不確定真正的原因,孩子的疫苗和其他孩子一樣按時接種。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可能是他特別注重讓孩子每天攝取大量水果, 並補充益生菌來維持腸道健康。

病菌帶回家,兄弟姊妹交叉感染機率有多高?

幼兒園的小朋友經常將病菌帶回家,導致家中兄弟姊妹間的交叉感染,這種情況相當常見。張龍醫師指出,如果連大寶都對病菌都缺乏抵抗力,二寶被傳染的機率自然更高。

造成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年紀小的孩子本身抵抗力較差;其次,大寶從幼兒園帶回來的病菌,在家中和二寶的近距離接觸下,更容易傳播。尤其當大寶已經發燒待在家時,體內的病毒量較高,傳染給二寶的機率也隨之增加。

不同病菌的傳播率有所不同。流感的家庭傳染率約為20%至50%;COVID-19的傳染率約在40%到50%;而腸病毒傳染給兄弟姊妹的機率甚至高達80%。

大寶如何將病毒傳染給二寶?常見傳播途徑

大寶在家裡傳染病毒給二寶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了解這些常見的傳播途徑,能幫助我們在照顧大寶和二寶時,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1.接觸傳染:孩子玩在一起時,透過摸來摸去、口水或鼻涕等接觸到病毒,尤其是鼻涕中含有大量病毒。

2.飛沫傳染:當大寶講話、咳嗽、大哭或大叫時,飛沫中的病毒可能傳播給二寶。

3.糞口傳染:如果上廁後沒有洗手,手上可能攜帶病菌,當孩子不小心接觸到食物或嘴部時,病菌就可能藉此傳播。

4.間接接觸:家庭中的環境物品如床鋪、玩具等,也可能成為病毒的傳播媒介。例如,大寶躺過的床若被二寶接著使用,病毒就可能傳染給二寶。此外,家長在抱過大寶後未洗手消毒,再接觸小寶寶,也可能成為間接傳染源。


這樣做,預防家中兄弟姊妹間的交叉感染

家長可以採取以下幾個具體措施,這些方法有助於減少家中病菌的交叉感染,保護二寶的健康。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這些建議可以靈活調整,只要掌握基本原則,就能大大降低病菌傳播的風險。

1.環境消毒:定期使用漂白水對家中經常接觸的區域進行消毒,特別是洗手間、水龍頭等地方。如果大寶的病情比較嚴重,建議讓生病的孩子使用獨立衛浴設施,以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2.保持用餐距離:吃飯時不要讓兩個孩子靠得太近,尤其要避免「大寶一口、二寶一口」的情況,以防止病菌透過餐具或食物傳播。

3.減少一起玩的機會:雖然不容易實行,但當大寶生病時,最好能避免讓兩個孩子一起玩耍,以減少直接接觸的風險。

4.分開照顧:情況允許的話,最高等級是把兩個孩子分開進行照顧。張龍醫師建議,若無法做到分開照顧,則至少讓兩個孩子分開睡覺,避免睡覺時的近距離接觸,這樣前面一整天的隔離措施才能發揮效果。

5.接種疫苗:定期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能幫助增強免疫力,減少病菌感染的風險。特殊情況下,按照醫囑服用必要的藥物,也能有效減少感染機會。


最有效的衛生習慣,就是「正確洗手」

養成洗手的習慣很重要,但如何引導孩子養成洗手的習慣,則需要一點小技巧。

張龍醫師分享到,他的孩子小時候就是透過巧虎的陪伴,學會洗手的重要性。家長可以先用故事解說來幫助孩子理解為什麼要洗手,然後帶著孩子一起養成這個好習慣,重複多次後,孩子就會慢慢熟悉,並掌握正確的方式洗手(內、外、夾、攻、大、立、完),每個步驟都做到位,以達到真正的手部清潔效果!

創造友善環境,讓洗手變有趣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小小的細節可以讓洗手變得更有趣。使用可愛的洗手乳、設置適合的踏腳椅或是適合的洗手台高度,搭配他們喜愛的擦手巾,這些都能增加洗手的吸引力。當孩子表現好時,家長別忘了給予適當的讚美,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喜歡洗手,並逐步養成良好習慣!

POINT!濕洗、乾洗,洗手時間有秒差
要確保洗手有效,洗手的時間和步驟都很重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濕洗手時,建議持續40~60秒;若使用酒精性乾洗手液,則需搓揉20~30秒。只有在足夠的時間內進行完整步驟,才能真正清潔雙手,達到手部衛生的標準。

洗手的關鍵時機

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好洗手的時機,其實就能幫全家人減少病菌傳播的風險。以下這些情況特別重要,可以提醒自己和孩子一起養成習慣,讓洗手成為日常防護的第一步!

˙出門回家後:一進門就先洗手,這樣就不會把外面的細菌帶進家裡。

˙吃東西前:不管有沒有用餐具,吃東西前都要先洗手,這樣才能安心入口,避免病從口入。

˙照顧孩子前:孩子抵抗力相對較低,照顧他們之前洗手,可以有效減少病菌傳播。

˙看病前後:看病前洗手是對醫護人員的尊重,而看病後洗手則是保護自己的重要步驟。

˙擤鼻涕後:飛沫傳播是常見的傳染途徑,擤鼻涕後立即洗手,以防病菌傳播給他人。

˙上廁所後:這是基本的個人衛生習慣,絕對不可忽視。


提升幼兒免疫力的四大關鍵習慣

除了日常衛生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飲食也能幫助增強幼兒的免疫力。以下是一些建議:

˙足夠的睡眠:孩子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疲累會影響免疫力,因此睡眠不足容易讓孩子更容易生病。

˙適度的運動:鼓勵孩子多到戶外活動,這不僅能讓他們接觸自然,還能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有助於免疫系統的健康。

˙均衡的營養:飲食均衡是維持健康的關鍵。確保孩子每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尤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腸道健康是免疫力的基礎,而蔬果富含纖維和營養,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腸道環境。此外,應盡量減少不健康的加工食品和精緻甜點的攝取。

˙補充足夠水分:讓孩子多喝水,不建議用含糖飲料取代水分補充,水是促進代謝、排除毒素的最佳選擇。

從小事做起,讓健康習慣融入生活

雖然這些生活習慣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做到其實不容易!小編好奇地問了張龍醫師,他們家是否也有做到呢?張醫師笑著說:「幾乎都有喔!」他分享說,他的孩子現在已經15歲了,雖然很愛滑手機,但其他健康習慣大致已經養成。張龍醫師每天還會幫孩子切一盒水果帶到學校,提醒孩子每天要吃到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量才足夠。

只要每天一點一滴地堅持,健康的習慣自然會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偶爾放鬆一下,也不必太過自責。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一同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健康的小習慣,為他們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大寶生病該不該請假?如何避免二寶被傳染?

當大寶生病時,許多家長會猶豫是否要讓他請假在家,特別是擔心二寶可能因此受到交互傳染的影響。以下是幾個建議,幫助家長在此情況下做出更明確的安排:

1.生病請假在家是首要原則:當孩子生病時,讓他請假在家休養能有效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即使他去上學,放學後回家仍會與家人接觸,無法完全隔離。若在家休息,家長可更好地管理他的活動範圍,減少與二寶的接觸機會。

2.視病情決定是否請假:如果大寶病情較輕且精神狀況良好,家長可以在醫師指導下評估是否需要留在家中休息。如果是具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如流感、腸病毒),則建議讓大寶在家療養,減少病情傳播風險。

3.在家照護時減少接觸機會:若大寶請假在家,家長可安排他在固定的空間休養,減少與二寶的互動,並避免共用玩具、餐具等物品。家長也可定時消毒常接觸的表面,保持環境衛生,這樣能有效降低二寶被感染的風險。

透過這些措施,家長能幫助大寶專心康復,同時減少二寶接觸病菌的機會。

二寶也生病了怎麼辦?家長必備照護技巧避免病情加重

「恭喜媽媽,可以不用再費盡心思避免兩個小孩接觸了!」張龍醫師開玩笑地說,這大概是二寶貝大寶傳染的唯一好處。不過,張龍醫師也提醒,爸比媽咪應盡早帶二寶去看診,並建議選擇之前診治大寶的同一位醫師,這樣醫師對大寶的病情有所了解,能更精準判斷二寶的情況。

在家照護時,家長要特別注意二寶的食慾、活動力和體溫,並幫助孩子多補充水分,以防止病情惡化。年紀較小的二寶免疫力較弱,可能會比大寶更容易出現嚴重症狀,特別是對腸病毒感染的孩子來說,越小越危險,尤其是未滿兩歲的孩子。如果病情符合醫院住院標準,也會有家長考慮讓二寶住院以確保安全。

當孩子反覆生病,醫師給家長的壓力紓解建議

面對孩子反覆生病的情況,許多家長難免會感到壓力,甚至會在疲憊中彼此責備。對此,張龍醫師表示,這種情況在診間並不少見。其實,孩子開始上學後接觸的病菌變多,生病在所難免,家人應多多互相體諒,並共同關心孩子的健康情況。張龍醫師建議爸媽們放寬心,病痛只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陪伴孩子、細心照顧,病情自然會慢慢過去。只要沒有發生重病或併發症,就不必過度擔憂。家人間的支持和理解,會讓這段照顧的過程更輕鬆。 閱讀完整內容
嬰兒與母親2024/12月 第578期

本文摘錄自‎

該怎麼防止交叉感染?

嬰兒與母親

2024/12月 第5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