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豬瘟防線三漏洞,全是『這個』引起的…

不小心、不重視心態,恐讓豬業再陷「失落20年」

十二月十二日中午十二點,許多人的手機傳來警鈴簡訊聲。打開一看才發現,來勢洶洶的,不是地震,而是非洲豬瘟。

這是史上第一次,政府用國家級警報通知國人,豬瘟疫情得嚴加防範。雖然有人批評擾民,但是農委會代理主委陳吉仲在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相當坦然,「罵我們的,都承擔,因為豬瘟防疫,需要全民一起來。」

事實上, 非洲豬瘟一旦侵入, 經濟損失不亞於震災。相較於九二一地震造成財損三千六百億元,非洲豬瘟侵台預估災損卻是「每年」兩千億元起跳。

豬病肆虐,台灣不是沒經驗。

時間回到一九九七年三月中旬,「賴教授!我的小豬死好多!奶頭旁邊都是水泡⋯⋯」正在授課的台大獸醫系教授賴秀穗,接到一通來自楊梅豬場主人的電話。下了課,他衝到現場,「一看,就知道是口蹄疫,我心想,慘了!台灣要陷入一場浩劫⋯⋯。」

21年前口蹄疫風暴豬價腰斬,產業鏈掀倒閉潮

當時,口蹄疫全台爆發。豬價一夕崩盤,從每百公斤四千元,腰折至兩千元,養豬戶、飼料廠、肉品加工廠相繼倒閉, 產業損失達一千七百億元。此前,台灣曾是日本最大的豬肉進口國,全盛時期一年賺進逾五百億元,毛豬產值達八百八十六億元,占農林漁牧總產值二○%以上,是第一名的農產品。

 

但,一場口蹄疫風暴,讓台灣養豬產業陷入「失落的二十年」,禁斷外銷之路。當時撲殺豬隻數高達近四百萬頭,占整體在養數的三分之一,許多養豬戶賠得血本無歸。如今,台灣豬隻在養數僅剩五百四十萬頭。

那場浩劫,陳吉仲有切身感受。老家在屏東,陳吉仲的父親曾在口蹄疫爆發前向農會借貸三百萬元蓋豬舍養豬,沒想到隔年疫情爆發,豬價慘跌,一家人開始度起還債的苦日子。「二○○○年我(留學)回國後,開始幫家裡還債,一直到二○一○年,才終於還完。」

當年肇禍主因,不是豬,而是人。因境管鬆散,有業者偷渡中國與東南亞豬隻,將染病豬隻帶入台灣;加上豬農對口蹄疫症狀認識不足、疫情通報系統與因應措施不及,釀成慘況。

二十一年過去,台灣直至今年七月才全面停止施打口蹄疫疫苗( 俗稱「 拔針」),若經一年無染病案例就可提出申請, 最快在二○二○年五月就可從疫區除名。

看在產學界人士眼中, 這是恢復豬肉出口的「 最後一哩路」, 但, 非洲豬瘟卻在此時進逼。

八月, 中國爆發非洲豬瘟,擴延至二十二省區。這種豬瘟,無藥可醫、無疫苗可施,冷凍情況下,病毒甚至

可長存一千天。這讓許多業者嚇得皮皮剉,疫情還沒來,就自動「減產」。農委會官員透露, 九月, 飼料業者減少大豆、玉米進口,豬農減養豬隻。「為什麼這麼怕?」 他計算, 一頭豬平均六十公斤,每公斤成本五十五元,若以兩千頭計算,成本是六百六十萬元,「如果豬瘟真的來,豬農損失慘重。」

21年後豬瘟防疫戰最難是,讓民眾知道嚴重性

「這是一場長期抗戰!」陳吉仲說,目前政府已嚴加管制,包括針對中國、越南班機旅客的手提與託運行李,全面檢查,要求電商下架疫區肉製品,宣導豬場蒸煮廚餘等,「我們希望做到百分之百的防疫,但還是會有漏洞。」

他口中的漏洞,跟當年口蹄疫一樣,問題最大的,不是豬,而是人。

漏洞一,是旅客將疫區肉品攜帶入境。根據農委會防檢局統計,截至十二月九日止,違法攜帶肉品入境而開罰件數已高達三百一十九件,其中來自中國就占一百九十二件;即便政府加重處罰至最高百萬罰鍰,仍有人違反規定。

漏洞二,是兩岸養豬業者、赴疫區參觀豬場者, 不知不覺將豬瘟病毒帶入境。賴秀穗指出,台灣有許多養豬業者早在口蹄疫爆發前就前往中國養豬,或有旅客赴疫區參觀豬舍時,都有可能在鞋子上沾染病毒,造成防疫漏洞。

漏洞三,則是民眾偷渡或網購帶有病毒的肉製品回國後,變成廚餘再餵給豬吃。陳吉仲指出,目前政府已盤點兩千零四十五家廚餘養豬戶,明令落實廚餘蒸煮,希望將豬瘟擴散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無心者比故意者更難處理,如何讓大家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是最難的部分。」陳吉仲說。

歷經二十一年,台灣才終於要脫離口蹄疫的陰影, 現在正是關鍵時刻。防疫不只是政府的工作,全民警覺,才能讓台灣養豬業避免又一個失落的二十年。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第1623期

本文摘錄自‎

台灣豬瘟防線三漏洞 全是人禍!

商業周刊

2018/12月第16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