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擁有自信的「一分鐘冥想法」

Google、Apple、麥肯錫等一流菁英都在學的技巧,只要透過冥想的方式,讓你充滿自信,成就超強的成功心法。

文/吉田昌生( 瑜珈、冥想講師)

1 缺乏自信的人,活不出自己的人生

這並不是代表愈有自信的人愈是強者,愈沒自信的人愈是弱者。而是遭遇困難時,擁有自信的人愈能超越低潮;而缺乏自信時,容易受恐懼支配,承受著過多的壓力。

此外,也容易受周遭左右影響。心裡反覆著「自己有沒有做錯什麼?」、「上司又做何感想?」、「會遭到家人反對嗎?」十分在意周遭的反應。缺乏自信,等於無法活出自己的人生。

因此,首先最重要的是愛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尊敬自己,以愛滿足自我。

保持適度的謙遜,並肯定自我價值

我們視謙虛或謙遜為美德,因而經常認為自己還不夠好。過度的謙虛,最後往往變成了卑屈。

淨說些洩氣的話,例如:「會做這些真的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我其實笨手笨腳的!」這些話會滲入潛意識,降低對自我的定位。

自我評價低下,感覺自我的卑微,縱使具有自信,身處在自己認為可應付的狀況下,仍容易感到恐懼、不安或擔憂。

我認為,比起傲慢,壓抑自己的感受或欲求、不愛自己更是一種毒害。因為抹殺自己真正的想法,終究無法敞開心與他人產生連結。

所以,試著肯定自我的價值吧。接納、認同自己,才能與他人、這個世界有所連結。

2 改寫自我形象的方法

那麼,接下來試著改寫自我形象吧。所謂自我形象,也就是對自己抱持的信念。在此,先說明何謂信念。

我們出生後直到7歲左右,漸漸建立設定了所謂的「認定」。

—宗教家、政治領導家 甘地

對大部分人來說,「認定」大致分為三種:

對自己的認定

② 對他人的認定

③ 對世界的認定

首先 ① 是,「 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這指的是自我形象,例如「我是女性」、「我是害羞的」、「自己常失敗」等,從正面到負面的皆是,每個人會各自定義自我。

其次 ② 是,「 自己如何看待其他的人?」

例如「大人總是說謊」、「可以信任的只有自己的朋友」、「○○很溫柔」等,是一種對自我以外的存在之認定。

最後 ③ 是,「 自己如何掌握這個世界或世間?」

阿德勒心理學將這三項信念體系稱為「人生風格」,並認為「行動或思考是來自於信念(人生風格)」,然而信念(人生風格)又是可以改變的。

如果信念可以任意改變,那擁有什麼樣的信念就能感受到幸福呢?

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

② 他人即是同伴

③ 世界是共同的生命體

能這樣相信時,就能感到幸福。

所以,打從內心信任自己的價值,把周遭的人視為同伴,即能消解各式各樣的人際困擾,生活得以更愉快。

不過,縱使從今天開始試圖相信「我是有價值的」、「我的存在是美好的」,終究難以瞬間轉變為信念。

為什麼呢?正如甘地所言,信念7歲左右就已被設定完成。

思考模式、情緒模式、行動模式,以及其根深蒂固的信念,隨著養育的環境、過去重要的事件、知識、過去經歷的結果等,逐漸形成建立。

如果自幼雙親每天不斷斥責:「你是沒有用的人」,「我=沒有用」的信念就會印入潛意識。一旦企圖改變這個信念,就必須反覆地、不斷地讓自己有所意識。

短時間內,會在「我是沒有用的」、「我的存在是美好的」兩個信念中來回擺盪。因此,需要透過反覆的覺察後,再修正。

接下來,將介紹改變、提升自我形象的各種方法。當然,不必每個方法都照著做,先從自己有感覺的方法開始做起吧。

3 內在和外在皆美好的人,不會咒罵自己

首先,停止咒罵自己。

無論是「我沒有用」、「我的存在很美好」都是一種自我的認定,但那只是代表自己那樣相信,不代表是事實。

端看你戴上哪副眼鏡,看到的世界會完全不同。相信「我沒有用」的人,在事件或人際關係中,即偏重著眼於「我沒有用」的部分,最後當然也更強化了此信念。

因此,若依據過去的經驗,相信「我沒有用」時,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更新這個錯誤訊息。打從心底堅信自己擁有那些根本不需要憑據的自信、堅信自己是幸福的。

做法其實很簡單。舉例來說,長久以來你總無意識地認定「我很不幸」時,只要有意識地反向操作即可。

不顧一切地認定「我很幸運」。一開始或許難以相信,但試著這麼認為吧!後來你會發現,著眼之處都是生命中幸運的點點滴滴。

而且不可思議的,幸福也會翩翩來到。幸福彷彿裝置著探測天線,藉由幸福覺察到自己已擁有許多的幸福。

於是,幸福吸引了更多的幸福,啟動幸福的良性循環。

正向的認定,並不需要任何依據。同樣的,負面的認定也無須任何根據,一切都是因為你的「堅信不移」罷了。

4 透過說話的慣性改變自我形象

說話的慣性也攸關自信。

「反正我就是⋯⋯」

「反正男人看上的都是○○」

「我就是沒有自信⋯⋯」

「我就是沒有機會遇到好的對象⋯⋯」

「我就是這麼倒楣⋯⋯」

「真是糟透了!」

諸如這類的說話慣性,都會讓你遠離幸福。如果覺察到自己有這樣的慣性,不妨問問自己:「那些想法,千真萬確嗎?」

或是,試著宣告:「我願意捨棄那樣的想法!」反覆練習多次後,原本習慣的思考或言詞將不再出現。

試想,誰是你憧憬或尊敬的對象呢?不妨學習那個人的思考模式、舉止神情吧〔這也就是所謂的模仿(Modelling)〕。

宛如演戲也無妨。感覺胡說也無妨。試著改變自己的言語或行為舉止,最後養成習慣,讓正向的說話方式逐漸變成慣性。

5 擁有無條件、無需憑

據的自信要擁有堅毅無比的自信,最重要的就是無憑無據。

不是因為「⋯⋯,所以有自信」,而是「沒有理由,但就是有自信」。帶有條件的自信、有憑有據的自信,會在失去該行為或結果時,讓信心隨之動搖。

最穩固且強悍的是—來自無條件、無需憑據的自信。

培養這樣的自信,必須加深接納自我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認同即便毫無特別的自己,以及其存在的價值。

我們強烈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往往來自於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存在即是一種價值」。

身處在競爭化的社會,許多人也許認為「如果我不做到⋯⋯,我就無價值可言」。覺察到自己出現這樣的想法時,先試著停下來。

接納如實的自己,自我價值與做到了什麼或準備做什麼無關,認同「我就是我」本身即具有價值了。

即使達成什麼,成為了特別的自己,也無須得到他人的認同。縱使什麼也無法達成,仍要肯定、接納這個什麼都不是的自己。

所謂無條件的愛自己,就是「無論做什麼或不做什麼,我都愛我自己。」、「縱使我是世界上最糟、最可惡的人,我仍然愛我自己。」

換言之,最重要的是,愛著這個包含了美好與糟糕的自己,以及存在的一切。

所以首先,給予自己愛吧!因為愛是自給自足的。

愛自己的方法

無法重視自己的人,也無法重視他人。不能愛自己的人,也難以得到他人的愛。

也許有人不知道什麼是「重視自己」。最清楚易懂的方法就是,透過自身的感覺,將關愛傳遞回身體。例如:照顧自己的身體,藉由自我按摩撫慰身心;或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想做的事,讓自己從中獲得滿足喜悅。

試著去達成什麼,當完成時給予自己讚美或鼓勵。相反地,也允許並接受不如意、挫敗或失意的自己。

一般來說,人是在對誰有所助益時,才能從中擁有自信。或是,必須透過達成目標、贏得結果,終於得以建立起自信。

但是,仰賴行動或結果來當作認同自我的依據,卻往往讓自己變得痛苦。因為,這是有條件的自信。一旦無法做到時或失去時,自信也有所動搖。因此,最重要的是改變前提。

無論準備做什麼,也無論做了什麼,生命都有其價值。不在於行為或結果,而是「生命存在的本身」即具有價值。

缺少了這個前提,只會讓自己陷入痛苦。不是因為擁有什麼,才感到自信,而是對於我的這個生命,擁有自信。猶如至親好友般地看待自己,對自己說些溫柔鼓勵的話語吧。這些都能幫助你更加重視珍惜自我。

6 愛他人的能量, 源自於愛自己

透過冥想,可以覺察到自己內在存在著各種人格。

既有「沒有錢也無所謂」的自己,當然也有「想要賺大錢」的自己。既有「想找到伴侶」的自己,當然也有「一個人也很好」的自己。既有「想受到矚目」的自己,當然也有「低調更好」的自己。既有「希望有利於他人」的自己,當然也有「什麼都不想做」的自己。

有成熟的自己,也有孩子氣的自己,有深思熟慮的自己,也有任性的自己,有超冷靜的自己,也有帶著暴戾的自己。本來,人就沒有一個固定的自我或人格。也不會有非我莫屬的欲求、情緒或思考模式。湧現的思想或想法,無不受到相遇過的人、書本、環境等的影響而有所變化。沒有人是永遠保持不變,大多會依隨狀況或不同時期,不斷改變。

我認為,所謂心靈的成長,並不是成為完美、理想中的自己,而是接納原本的自己,願意呈現出自己目前的狀態。

同時也意味著,覺察且接納自己內在所有的情緒或欲求。透過認同、整合看似矛盾的不同自我,人因而有所成長。不過,當自我肯定感較低,向外尋求肯定的欲求強烈時,則難以達到妥協。

事實上, 我們的內在存在著各色各樣的一面(A、B、C、D、E),然而我們通常只願意呈現出不被他人討厭的某一面(A)。

明明B、C、D、E也是自己的面相,最後卻制約在「我是A這樣的人」。於是,自我內在的B、C、D、E各面相就遭到忽略遺忘。

◎投射法則

再從其他角度來看,當他人呈現出我們內在不喜歡的面相(B、C、D、E),我們會忍不住予以批判。

自己不喜歡而壓抑下來的欲求或情緒,卻發現別人外顯出來時,常帶來難以言喻的厭惡感、或不得不隱忍的情緒。這就是心理學所謂的「投射法則」 。

 

當我們壓抑隱藏自我種種的面相,與他人的連結就產生困難;因為無法認同對方的欲求,當然也不易同理對方的心情。換言之,覺察到自己必須壓抑著對他人興起的反感時,有可能是自我內在「陰暗面」的反應。

舉例來說,看到歡喜慶賀成功的朋友而感到煩躁時,也許是自己壓抑了「我想成功!」的欲求。

看到充分展現女性魅力的人,而覺得厭惡時,也許是我們壓抑了自我內在的「女性魅力」。

正念專注於那些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緒,探索「是自我內在的投射反應嗎?」當你理解得愈深入,人際關係間的糾葛也會愈來愈少。

透過人際關係,覺察、接納、認同自己各種的面相,肯定自我存在價值與認同如實自我的感覺也愈強烈。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正向處世之道,覺察與自我包容度也能愈深愈廣,更加珍惜重視自我的情緒與欲求。因而,得以活出自我。

7 以愛圓滿自我的方法

那麼,該如何讓「愛」圓滿自我呢?具體而言,應該意識到以下兩點:

覺察自己真實的想法

② 透過「適當」的形式圓滿達成

意識到這兩點,即能愛自己、圓滿自我。首先是覺察自己真實的想法。什麼可以讓我感覺到幸福?以愛圓滿自我的方法

什麼是我真正想做的事?什麼是我真正討厭的事?什麼是我不想做,卻被迫去做的事?什麼是我始終勉強忍耐的事?

並且,認同接納這些誠實的情緒或欲求。換言之,「在現今可行的範圍內,不再強迫去做自己真正不想做的事,試著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長久以來,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各種角色,習慣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於是認為「縱使有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在現實生活中也無法實現」,這樣的認定,讓自己真實的想法更難以覺察。

因而,冥想是必要的。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重要的是覺察到「自己抱持著什麼樣的欲求、需要?」、「長久以來勉強著哪些事?」

然後思索該如何以健全的形式來圓滿自我的欲求或需要,並付諸實踐。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也無妨。一步步實踐、滿足小小的心願後,漸漸地也容易達成更大的心願。

◎磨練感性的冥想

對他人的尊敬、憧憬、煩躁或忌妒裡,其實裝滿了訊息。自己憧憬的對象、討厭的人、喜歡的場所或物品、想到的書本或想法,凡是心靈與身體所感受到的一切,無不藏著訊息。只要以正念關注,必然從中找到答案。

也許是小時候想做的事;也或許是遭誰否定後,自認為不可能辦到的事;或者,以為是自己的夢想,其實竟是別人的理想或價值觀。

「自己對什麼感到喜悅呢?」

「做什麼事時會覺得最幸福呢?」

「對什麼感到討厭呢?」

「想和誰待在一起呢?」

像這樣每天地問自己,並在可行的範圍內行動,觀察心靈與身體的變化,以覺察自己真正的想法。

試著覺察自己喜歡的事物。覺察自己討厭的事物。努力增加喜歡的事物。努力減少討厭的事物。

打掃整理房間,降低亂度,為了提升專注力與意志力,停止手邊令自己心煩氣躁的事情,讓自己沉睡已久的才華或能力甦醒過來。將意識轉向那些會讓自己感到快樂、幸福的事情上吧。

8 從「HAVE TO」轉變為「WANT TO」

「毫無價值」、「討厭這樣的自己」⋯⋯諸如這樣的否定現狀、不滿自我,動機都是基於「無貢獻=無價值」的焦慮、恐懼或不安。再深入探討所有動機,就能發現不脫離「愛」或「恐懼」的兩種類型。至於行動的動機,比起HAVE TO,WANT TO是更好的選擇。因為,

HAVE TO=基於義務感,不做什麼就會遭到懲罰=恐懼

WANT TO=真心想為自己或別人做些什麼=愛

一旦有了HAVE TO的「應該」、「必須」,人的意念也受到義務、恐懼或不安的左右。受到不安或恐懼的影響,不僅必須耗費能量來壓抑自己的情緒,也減弱了促發行動的能量。再者,受到義務感驅使,而不得不做什麼時,也會耗去相當能量;尤其被迫從事自己覺得無意義的事情時,更難以湧現動力。

自己不喜歡、沒有興趣的事,終究無法引燃發自內心的熱情,而必須仰賴努力。不加把勁,則難以成事。

另一方面,WANT TO的「想做」念頭一起,心中所想的就是期待結果。潛意識可以吸引心中想像的事物,想像期待的結果,自然可以心想事成。

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時,內在會不斷湧現能量。無論是自己喜歡的事,或打從心底想做的事,其行為本身即能感受到喜悅。

而且不需要刻意努力,就像小孩玩遊戲般自然輕鬆,就算無人逼迫,也能自動自發持續下去。因此,進行順利,且持之以恆。

◎試著問自己「究竟有何期望?」

因為想做、因為感覺愉快、因為喜歡、因為期待分享,這些內發性的動機,足以促進能量的循環。發覺「這是我想做的!我真正期望的就是這樣!」都能幫助能量的提升。

一旦打從心底期待付諸實現,就能連帶引發自發性的行動;此時,能量的波動處於上升狀態,與內在的熱情、動機緊密連結。

此狀態堪稱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可以吸引合乎其波動的事物來到生命中。也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

試著把「我應該做∼」、「我必須做∼」,改成「我想做∼」。僅是如此,即能改變動機的本質。

如果改成「我想做∼」,仍難以說服自己時,那恐怕就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

勉強自己為之,苦的是自己。試著做出選擇吧!究竟是「甘願去做」或「乾脆不做」。

我討厭這樣的人生!我不想要這樣!我不想繼續這樣的工作!覺察到自己這些真切的想法時,試著去反轉。

也就是問自己:「究竟有何期望?」在日常生活中,既然能覺察到正面與負面的情緒;相對的,必然也能覺察到自己真正的期望(WANTTO)…閱讀完整內容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8 第24期 (從眾的力量)

本文摘錄自‎

猶太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big大時商業誌

2018/7月號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