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做飯, 但可以準備一頓美好的晚餐

身為女性,有太多外在規範束縛種種行動準則,但其實不遵守又何妨呢?不如認清現實,活出自己的完美。
歐洲最近有一部關於冷凍食品的電視廣告,內容是一位不諳廚藝的妻子下班回來正在準備晚餐,要招待今晚過來吃飯的公公婆婆。她手忙腳亂地弄了個沙拉,而最重要的主菜,她選擇加熱廣告推銷的冷凍奶油烤馬鈴薯。她本以為這樣拼湊出來的食物,大概不會得到公婆的讚賞,沒想到兩老一吃之後驚為天人,讚賞有加,還頻頻追問食譜。她一方面竊喜食物受到歡迎,另一方面趕快順手把桌上的冷凍食品包裝袋悄悄藏起來,不想讓大家知道這不是她親手做的美食。

對於習慣在家招待客人的北歐人來說,能夠做出拿得出手的晚餐,是一件關乎社交形象的重要加分項目。如同廣告中的妻子,她想擁有一個工作和生活品味兩立的形象,除了做事能力強,還要能煮一手好菜。其實一個人就算廚藝不佳,也不會損失多少社會尊重,但是誰不想可以多一個讓自己驕傲的技能呢?無論性別,每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都希望能夠多一些讓人認可的部分,但是今日的女性,似乎更被要求在方方面面發光燦爛,好像只有幾近完美,才有可能幸福地活下來。
能夠擁有完美形象,乍聽之下的確很讓人豔羨,但是,扮演人們眼中的完美,意義到底何在呢?完美有什麼好處呢?所謂人們眼中的完美或者可愛,即是以別人的評判為標準,而不是以自我主觀價值為準,當自己的價值和自信是建立在是否被自己想像的集體價值觀接受時,一個立即的結果就是失去自己的內心平衡,不停追求、甚至諂媚一個龐大而無法撼動的社會「標準」。 女人要瘦才好看,但不能太瘦,要有肉但顯瘦。要有少女感,但必須有成熟的心智。女人要出得廳堂,入得廚房,最好還能在臥房擁有性感的一面,但又不可以過於放蕩,必須有些嬌羞。這許多常見給女性的建議,到底是建議,還是在用「妳必須完美」、「妳必須幸福」、「妳必須活得漂亮」這些看似鼓勵的話,禁錮女人成為「必須」活成某一種樣子的思想奴隸呢?

人活在社會上,不能只憑藉主觀想法,當然需要考量客觀情況。但是,當自信和價值觀完全依賴外界喜不喜歡自己時,反而會失去自我,讓自己和外在成為不健康的依存關係,變成只有符合標準才能被愛,而一旦稍微背離所謂的標準,就覺得會被驅逐和摒棄,陷入長期的焦慮。

這世界存在完美嗎?我們需要完美嗎?對於每一個追求生活和工作平衡的現代男女來說,想要在有限的時間精力之下,既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還要經營感情生活,甚至養育子女、交際朋友、鍛煉身體和培養興趣愛好,其實每一個人都快要精疲力竭,應接不暇。如果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資源配置和追求幸福的需求,很重要的一個心態是,當自己和世界都不完美,精力有限,慾望無窮時,勢必需要排列出自己的優先順序,然後依照順序來配置有限的資源,把對你最重要的一個目標,用相對多的精力去完成,而面對那些排序只在第三名以外的,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抖抖肩接受自己也有做不到的事。就像廣告中的女主人一樣,既然有愛情有事業,那廚藝不佳又如何呢?廚藝不好,卻可以安排一頓美好的晚餐,那不是也很美好嗎?重要的是成為完美女人,還是擁有屬於妳自己的完美人生呢?
閱讀完整內容
張老師月刊第516期

本文摘錄自‎

我不會做飯, 但可以準備一頓美好的晚餐

張老師月刊

2020/第5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