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高危機 比癌症更致命

三高+1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三高奪走的寶貴生命,比癌症還多;如今這慢性病「惡魔三兄弟」,新竄出一匹「黑馬」,甚至擠下高血糖,變成「新四高」中的老三,那就是「高尿酸」;過去台灣尿酸偏高的人高達7成,比世界大多人種都高;尿酸偏高,就可能成為腎臟病的候選人。

文/葉懿德


▲Shutterstock

一聽到尿酸,不少人第一反應會想到痛風,古代痛風是帝王病,但如今痛風已成了現代文明病,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最新研究統計,過去20年,全球痛風發生率暴升63.44%。

大林慈濟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主任黃光永指出,「以前痛風多是發生在中年男性,現在由於飲食西化、含糖手搖飲、高脂飲食的影響,痛風已經快速年輕化。」這看法,在上一次的「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中,完全可以得到佐證:19~44歲男性,痛風是自述疾病史第2名,僅次於脂肪肝。

危險的是,尿酸高不一定會有症狀,因此許多人不自知。新光紀念醫院健康管理部醫療副主任柳朋馳指出,許多民眾都是健檢時才知道自己有高尿酸,且比率愈來愈高。

尿酸與三高有共病關係
藉血液流竄影響全身


高尿酸甚至超車高血糖,變成新四高裡的老三。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9歲以上國人四高盛行率為:高血壓26.3%、高血脂25.4%、高尿酸13.8%、高血糖10.9%(見圖1)。
調查計劃主持人、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潘文涵說:「從1990年代就發現,台灣高尿酸的狀況值得關注,以血尿酸濃度>6mg/dL為標準,相較於世界其他國家與種族,我國高尿酸血症的盛行率確實偏高。」

「根據過去資料顯示,和西方國家相比,我國高尿酸血症比例偏高,除了飲食習慣外,種族基因的差異,也會影響尿酸的合成及代謝狀況,」台大醫院內科部代謝分泌科主治醫師林志弘指出。從圖2可以明顯看出,台灣的原住民和一般民眾,尿酸偏高的比率,遠遠高於研究結果中的其他人種。
高尿酸並不是不痛、沒有痛風就沒事,因為尿酸會藉由血液流竄至全身各處,因此帶來的影響是全身性的。

高尿酸、痛風其實與許多疾病都有共病關係,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甚至與台灣的國病―腎臟病也都有關。

當高尿酸超過一定的程度之後,3種可能機轉會對腎臟造成傷害:

1 直接對腎小管或間質組織造成傷害。

2 尿酸可能會引起腎結石。

3 因痛風吃了過多的止痛藥,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若病人有高尿酸,他未來可能是腎臟病的高風險族群,」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指出,高尿酸、三高、肥胖、代謝症候群之間,也會相互影響。

「尿酸應該要列入代謝症候群中的一個指標,」潘文涵指出,尿酸高會增加代謝風險,連帶著血壓和三酸甘油酯的指數也會比較高,不只影響高密度膽固醇,恐會產生代謝症候群中的3項風險。

黃光永也認為,高尿酸血症也算廣義的代謝症候群,有三高或代謝症候群的患者,很容易合併有高尿酸血症,痛風機率也高很多。
許多研究也顯示,痛風或高尿酸血症與心血管疾病具有顯著相關性。「2019年台灣本土研究發現,尿酸是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且即便只有尿酸高,也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發病風險,」潘文涵指出,高尿酸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並不只是有相關,而是呈現因果關係,因此尿酸是值得關注的一項健康指標。

由於高尿酸與三高、腎臟病存在共病關係,一旦高尿酸合併任一種三高發生,就可能會落入惡性循環,「新四高」所帶來的死亡風險,並不亞於癌症威脅。
無症狀且長期危害大
公費健檢應納入尿酸檢驗


長期高尿酸危害甚鉅,但由於大多數人處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沒有非常受到重視,公費成人健檢甚至在2011年時將尿酸檢驗移除,柳朋馳認為,「成人健檢是為了要早期發現與預防,更應該把尿酸檢驗納入,才能及早控制,而不是已經要到達藥物介入的程度才處理,尤其高風險族群更要密切地留意。」

「其實早期三酸甘油酯也被認為沒那麼重要,之後才開始被重視,尿酸也是處於這樣的狀態,而且很多指引都是參考西方國家,但西方人尿酸並沒有這麼高,應該要更重視本土資料,」潘文涵指出,像是明年將發行的心臟血管疾病初級預防,就有考慮將尿酸納入,尤其男性高尿酸影響的時間點很早,除了成人健檢之外,青少年以上的健檢就要特別關注尿酸的狀況。

據統計,20歲以上國人三高自知率分別為高血壓68%、高血糖66%、高血脂23%,顯見約有4~7成民眾不知道自己的檢查數值已有異常。「即使是三高,民眾自覺性都還有待提升,更何況是高尿酸,」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林鴻儒認為,四高都是生活習慣病,先培養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才是基本關鍵。

高尿酸、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新四高會互相影響,增加心血管、腎臟疾病、代謝症候群等風險,其中「高尿酸」長期被忽略,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對身體造成傷害,不可輕忽高尿酸帶來的風險。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特刊2023/12月 第107期

本文摘錄自‎

新四高危機 比癌症更致命

康健特刊

2023/12月 第1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