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減痛
心靈科學與醫學相遇 慢性疼痛治療最新國際趨勢
53歲的患者A,幾年前開始深受偏頭痛所擾,一發作起來嚴重時甚至痛到令她頻頻嘔吐,整天食不下嚥、腸胃不調,更不用提好好工作。每當頭痛發作,她只能躺在床上休息,止痛藥一顆接著一顆地吃。她遍尋名醫,看遍家醫科、胸腔科、心臟科、腸胃科,做遍各種檢查,都找不出病因。
疼痛問題也困擾長者。「每次見面,她一定要先花個半小時唉她的疼痛,」巫小姐說起家中80多歲的長輩,則是又同情、又無奈。
全台數百萬人為慢性疼痛所苦 與止痛藥為伍
巫小姐的長輩和A的痛苦,全台超過200萬人感同身受,他們都是健保統計中因各種慢性疼痛就醫的人。根據醫學上定義,只要疼痛問題「維持超過3個月以上」,便躋身慢性疼痛一族。
當我們身體的器官跟組織受傷,就會出現痛覺,一旦創傷修復,通常疼痛也該隨之消失,稱為「急性疼痛」。而「慢性疼痛」則是組織傷口雖已癒合、或根本沒出現過傷口,身體卻依舊長期發疼作痛,時間超過3個月、數年之久。
在台灣,慢性疼痛盛行率約10%,老年疼痛盛行率粗估更達45~80%。衛福部曾經統計,國人一年吞下的止痛藥數量高達10億顆。每當疼痛難耐,有人數小時內連吃3顆、有人甚至一天服藥10顆以上,短暫的紓緩並沒有帶走疼痛,甚至藥效過後感覺卻更痛,因此很多人止痛藥愈吃愈多。
醫院看了一輪仍找不到病因 慢性疼痛如掉進人生漩渦
偏頭痛、纖維肌痛、關節痛、下背痛……這些常見的慢性疼痛,沒到致命,卻嚴重影響心情和生活品質。很多人病灶治療了、手術處理了、X光也照了,就是找不到病因,這科看完換那科,在醫院裡繞圈圈,一下做這檢查做那檢查,一下打針、復健,一下看精神科、做心理諮商,同時吃下一堆藥,疼痛問題依然,迷茫無助,似乎接下來的日子,都必須與疼痛為伍。疼痛不適加上找不到原因、解答,看不到盡頭,讓許多人愈來愈苦惱,心情愈來愈糟,甚至開始質疑自我價值,併發情緒問題。
罹患自體免疫性關節炎、自己就是復健科醫療人員的C,從25歲起便有慢性疼痛問題,「工作時,我不能搬動病人、不能抱小孩,開始覺得自己幫不上忙,對病人感到愧疚,甚至自我譴責。」疼痛不僅影響到正常生活,也左右她的工作效率和情緒。
正念減壓緩解疼痛 喬卡巴金為全球第一人
被譽為「當代正念之父」的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從麻省理工學院(MIT)分子生物學「叛逃」,走上正念研究和實踐之路。當他從一、二十位醫師口中得知,高達8成以上的疼痛患者讓群醫束手無策無計可施,他嚇呆了,向《康健》越洋採訪團隊形容他當時的反應是「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
一直在尋找實證科學研究來實踐正念的喬.卡巴金當下決定,廣大無助痛苦的疼痛患者,就是他正念實證幫助的對象。他在麻州大學醫學院成立「減壓門診」,接手治療讓群醫們束手無策的疼痛患者,這讓很多人說他「瘋了」的異端做法,結果卻令許多正統醫學教育訓練出身的醫生和喬.卡巴金自己都「相當震撼」:8成患者疼痛明顯改善。
如今,全美超過250家包括許多醫學中心在內的醫療院所,都已將正念減壓導入疼痛治療;美國以外,全球也已經有好幾百間醫療院所這麼做(見80頁)。
究竟慢性疼痛有沒有根本原因?為什麼正念減壓會對疼痛治療有效?
慢性疼痛的頭號元兇 大腦失調、中樞神經「敏感化」
慢性疼痛的「患部」百百種,很難一概定論個案起因,但疼痛加劇、長年不減反增的普遍現象,在醫學上很早就找到機轉解答,喬.卡巴金在麻州大學醫學院成立的減壓門診至今也已逾40年,早已證明疼痛和我們的大腦脫不了關係。
2009年,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在期刊《疼痛雜誌》中也明確指出,許多人無法解釋的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疲勞問題,是「中樞神經敏感化」的結果。
所謂中樞神經敏感化,指的是控制我們所有「感覺」的中樞神經系統,由於接收痛覺刺激和處理疼痛的機制改變,進而對外界刺激產生過度敏感的反應。
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鄧惟濃說,不只慢性疼痛,就連腸躁症、自律神經失調等,也都屬於中樞神經敏感化的範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身心科主治醫師柯凱婷解釋,大腦原本就有抑制疼痛訊號的功能,負起過濾雜訊的重要責任。比方我們的心臟和腸胃時時刻刻都在發出跳動和蠕動的聲音和訊號,但我們不會時時刻刻都聽到、感受到,正因大腦會本能地濾除這些訊號,避免訊號過度負載、干擾日常生活。
疼痛的訊號也一樣。最常見的經驗是,有時我們的腿部被割到、受傷,當下不一定有感覺,直到回家洗澡、看見傷口,患部才開始隱隱作痛。換句話說,大腦掌握了我們什麼時候要感覺到痛、感覺到多少程度的疼痛、以及什麼時候要屏蔽疼痛。
「但當一個人處於過高的壓力,壓力荷爾蒙會刺激腦下垂體,進而釋放腎上腺素、啟動交感神經運作,削弱大腦過濾訊號的能力,」柯凱婷強調,敏感化並不是突發狀況,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長期壓力累積讓下視丘持續分泌壓力荷爾蒙,中樞神經自然對外界刺激愈來愈敏感,即使一縷風吹、一絲聲響、一下觸碰,都可能讓患部疼痛難當。
多名長期處理慢性疼痛個案的醫師都與《康健》分享,中樞神經敏感化的患者,很容易與壓力、情緒問題掛鉤。鄧惟濃就說,轉介到疼痛科的慢性疼痛病人,多會受到情緒困擾。
自責、懊悔、壓力大 更容易導致疼痛感受敏感化
疼痛專科醫師楊琢琪也遇過不少併發情緒問題的慢性疼痛患者。「有些病人的疼痛評級或許只有2~3分(滿分10分),但併發的憂鬱、焦慮、自我認知、價值低落、不安全感、無能為力等問題,卻成為惡化疼痛的原因。」
這現象不難理解。慢性疼痛本身就會影響工作、睡眠、人際關係。柯凱婷說,壓力會強化大腦杏仁核的焦慮作用,產生壓力荷爾蒙,一步步刺激神經元的生長跟強化,最終導致中樞神經愈來愈敏感,疼痛感也被加成放大。有些病患會一直後悔、停留在過去,比如自責「早知道就不該動那次手術」、「早知道就不該找那位醫師」,太多的「早知道」,也反而讓心情更痛苦。
治療慢性疼痛第1步 改善大腦痛覺失調
好消息是,中樞神經敏感化並不是無藥可醫,透過改善大腦的訊息處理機制,患者便有望降低疼痛引發的不適,緩解痛覺放大的效應。柯凱婷常向患者比喻,中樞神經敏感化是「大腦的失調」。「很常見的情境是,有個患者的腰部扭傷了,結果扭傷後沒睡好,並持續擔心腰部傷勢,或因無法工作而產生壓力,層層疊疊的壓力讓大腦失調,對痛覺過度敏銳,形成慢性疼痛。」
患者先理解到這點後,就更有機會去針對大腦做其他治療。「我覺得不去找『兇手』,可能才是我們能繼續往前的方式,」柯凱婷說:「只要先搞清楚,大腦失調可能才是我會慢性疼痛的主因,從這裡開始就能去做下一步。」
醫師也提醒,病人自己或身旁親友,可能會認為患部本身沒有大問題,就否定患者的慢性疼痛,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站在疼痛科的立場,只要病人說痛,我都會相信他,」鄧惟濃強調,患者的疼痛都應該先被接納:「常有患者說自己很痛,而旁人總覺得他在無病呻吟、只是在抱怨而已。但做為醫師,我們都會選擇相信他,無論疼痛的起因是什麼。」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