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食物法 5原則啟動身體自癒力

#個人化飲食考量體況、家族史設計自己的專屬菜單


「超級食物」這個紅遍全球的營養概念,如今之所以為人熟知,美國名醫奧茲(Mehmet Oz)堪稱背後的一大功臣。

文/梁元齡

現年63歲、來自美國克里夫蘭的心臟外科醫師奧茲,同時也是一位飲食與營養觀念的倡議者。7歲那年,奧茲便立定志向,要跟隨父親腳步成為一名醫生。

但隨著他愈了解人體,奧茲對健康教育的熱情不斷增長,讓他萌生了走出診間、離開手術台,以推廣更多健康觀念的想法。

近20年前的美國,健康議題不如現在普及且更嚴肅,很多人十分排斥改變日常飲食、照顧身體的觀念。「人們很容易被談論健康冒犯,就好像這是什麼嚇人的話題,」奧茲過去受訪時告訴《預防(Prevention)》雜誌:「如果我們能讓健康議題變得好玩、親民,才能幫助大家吸收更多知識。」

2009年,奧茲開設電視節目《奧茲醫師秀(The Dr. Oz Show)》,在節目上談論大大小小的健康問題如何透過日常行動來改善。

節目一播就是12年,直到2022年才停播,不僅榮獲了多達8次艾美獎,也讓他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營養專家。「我有機會在節目上用比較生動直觀的方法講解身體機制,使這些概念變得容易消化,讓觀眾認識自己的身體,」奧茲表示:「這會激發大家更多的健康意識,而這種意識可能就會鼓勵大家做出改變、破解那些固執的人的迷思。」

在眾多維持健康的方法中,奧茲最愛談論的是「吃」。他發現,很多人對自己的飲食缺乏意識,常常因為「吃錯」、「吃壞」,生了病之後才去尋找治療的方法,而這根本本末倒置。
「吃對」是最好的療法
讓飲食成為自癒第1步


奧茲認為,食物就像天然的藥,而我們每一天的飲食,都直接影響身體,甚至會讓食物發揮幾近「治療」般的效果。

「當你走進一家食品商店,就像走進藥局一樣。」奧茲強調,正如挑選藥品來治療自己的疾病,挑選食物也該用相同的意識,讓飲食成為自癒的第1步。

這其實與中醫的食療概念類似,而奧茲身為美國醫師,即便經常面臨外界挑戰、認為他所推動的「食療法」背後缺乏科學證據,也沒有阻止他繼續倡議。

正因聚焦在飲食的倡議,奧茲得以把「超級食物」這個想法發揚光大。

例如為了改善最常見的肥胖問題,在暢銷著作《修復身體的超級食物》裡,奧茲大幅強調好食物、壞食物的區別,整理出他認為的超級食物,並提出「21天超級食物計劃」,教民眾如何透過他推薦的食譜,每天把熱量控制在1,600卡內。


▲奧茲認為,人們應該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並透過飲食等方式,採取自主健康管理的態度。Dr. Oz IG

5原則挑超級食物
幫助修復身體問題


幫助建立習慣的「超級食物計劃」中,奧茲提出5大超級食物類別「FIXES」,可依據以下原則來挑選每天的飲食:

F:有益的脂肪

富含Omega3的「好油」,不僅不造成肥胖,也會促進新陳代謝。

I:理想的蛋白質

增加豆類攝取,比起肥肉,瘦肉的蛋白質提供的營養價值更高。奧茲也鼓勵以白肉為主要肉類,將紅肉減量,且每週至少吃兩次魚。

X:多吃水果蔬菜

蔬果提供的纖維素多多益善,能多吃就該多吃,纖維帶來的飽足感也能避免吃下其他不必要的垃圾食物。

E:複合碳水化合物

全穀等複合碳水化合物比起精緻穀物,更能增加飽足感,也能讓身體消化時燃燒更多熱量。

S:特殊場合才吃糖

甜食必須減量,但可以策略性地少量攝取,以維持好心情。


▲Shutterstock

進食也需要正能量
情緒與營養都該均衡


奧茲在談論超級食物時,也時常掛鉤「情緒進食」的問題,把垃圾食物視為超級食物的相對概念。因為人每天都有吃東西的需求,我們不是吃下好食物,就是吃下垃圾食物,所以提出各種超級食物菜單時,奧茲特別注重超級食物能創造的「飽足感」。他也特別強調,自己偶爾還是會喝酒、吃紅肉大餐,健康的飲食計劃不該是毫無彈性的戒律,這樣才能可長可久。

儘管他提出過數十、乃至數百種飲食方案,奧茲也承認,營養學的複雜度非常高,並不能一體適用於每個人,所以最重要的仍是了解自己的身體、給予它需要的營養,達到屬於自己的「均衡飲食」。

奧茲也曾談及基因對個體健康的影響,鼓勵大家從家族病史出發去設計個人化菜單。舉例來說,有心血管家族史的人,更應該把飲食計劃著重在「減脂」;如果有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則更要注意飲食「低碳」。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2024/1月 第302期

本文摘錄自‎

超級食物法 5原則啟動身體自癒力

康健雜誌

2024/1月 第3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