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身心疾病,家人還能怎麼做?

我們都不願意自己或親愛的家人罹患身心疾病,然而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相關的經驗,既然震盪搖晃難以避免,及早做好心理上的調適或可減少事件發生時的衝擊。


▲圖片/Freepik

神谷透看不慣同學被霸凌,插手的結果是他必須去向不認識的日野真織告白。為同伴解圍的神谷已經有了覺悟,告白被拒的出糗影片一定會瞬間在網路上傳得滿天飛,沒想到真織不但沒有奚落自己,反而帶著開朗的笑容答應了交往!更料不到的是,真織提出了三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條件:放學之前在校園不和對方說話、傳訊息務必簡短、絕對不可以愛上對方!?必須把戲演完的神谷別無選擇,卻不明白素昧平生的真織為何要用這樣的方式配合自己演戲,更何況她的閨蜜小泉還相當反對兩人交往⋯⋯即使是假情侶,兩人的相處還是相當愉快,然而神谷總隱約察覺態度誠摯的真織有些奇怪,而小泉對她的保護程度超乎常理。神谷知道真織藏了不能說的祕密,卻還是忍不住淪陷了真心,儘管已經說好了不相愛,他卻無法克制想要守護這個女孩⋯⋯。

即使,這份戀情今晚會從世上消失

改編自作家一条岬的同名獲獎出道作,日本電影《即使,這份戀情今晚會從世上消失》,由三木孝浩執導,以「東寶灰姑娘」出道的福本莉子和被譽為「千年一遇美男子」的道枝駿佑再度共演,在日上映票房突破15 億日圓,在劇情鋪排和演員表現上確有獨到之處。女主角真織因車禍撞擊腦部而罹患「順向失憶症」,記憶會在每次睡著後重置,導致每天醒來都像是全新的一天。因此真織每天都要寫下詳細的筆記,搭配手機中拍下的相片,好讓明天的自己能夠讀取進度來延續生活。

為免無法累積記憶的真織被欺騙或占便宜,雙親嚴格保密其失憶的問題,除了好友小泉之外再無他人知道。真織在雙親和好友的保護下安然度過兩年,然而日復一日累積的筆記量相當沉重,不管再怎麼縝密記錄仍無法面面俱到,加上無論如何都不能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著,日子實在不太輕鬆自在。即使為了因應失憶症耗費了大量時間心力,真織仍有一顆青春悸動的心,面對神谷突如其來的告白,明知道自己很難維持穩定的人際關係,還是無法克制地答應了。初次見面無法確知對方是否良善,也為免有天自己的症狀拖累他人,真織設下三道看似莫名其妙的限制,目的就是盡量在雙方之間設下結界。

偏偏神谷透是每個少女夢想中的戀愛對象,擁有盛世美顏不說,身材高挑氣質斯文,和父親相依為命的他還有一手好廚藝,溫柔體貼的個性更是大大加分。雖然為了鋪陳撕心裂肺的虐戀情深,神谷這個角色對於劇本來說還是比較工具性一點,然而道枝駿佑帶有透明感的誠懇帥氣,還是能讓觀眾對這份深情眷戀願意買單,痴情揪心相當賺人熱淚。而身為劇情重心的真織並不好演,辛苦遮掩的生活難免露餡,必須看起來既聰明伶俐又心虛無助,明明帶有沉重的身心症狀還是要打起精神樂觀面對,看著雙親摯友為自己竭力守護還得勉力隱藏心中的歉疚罪惡,福本莉子張著水汪汪的大眼睛何其無辜,楚楚動人的樣子十分具有說服力。就失憶類型愛情電影而言,本片可說是集老梗之大成,能夠不讓人感到厭煩,除了演員的魅力強大之外,劇情詳實勾勒出失憶症帶來的困擾難處,來引發觀眾的同理共情,可說是功不可沒。
除了認識與接納,也要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人生在世難免生病或發生意外,但不是所有疾病都能康復。無論身體疾病或是心理疾患,有些不容易痊癒,或是只能恢復到某個程度,通常會對生活樣態和人際關係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對於這樣的患者及其親朋好友來說,可能會覺得身心疾病的發生好像天降災禍般,即使被震懾到天旋地轉,還是要振作起來勇敢面對。因病改變生活的幅度可能很巨大,多數人都要耗費心力來因應,然而每種疾病的樣態預後都不一樣,且每個家庭的資源條件不同,患病後的應對調適歷程很難一概而論。雖然如此,還是能夠整理出一些共通的原則,作為個案及其家庭的因應參考。

無論面對的身心疾病是什麼,了解眼前這個要相處好一段時間的病症是很重要的。這可能牽涉到尋求醫療評估,門診就醫、進行各種檢驗檢查,確定診斷及治療方針,或許能在一個醫療院所就完成整個流程,也可能需要尋求其他的專業意見。過程中可能會非常消耗,金錢、時間和心力的支出都是為了找出問題,了解疾病會對個案本身及整體家庭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可能持續的時間及會面臨到的變化走向。然而即使辛苦又消耗,能夠勾勒出問題的整體面貌,是我們進行後續因應的基礎。

在建立對於身心疾病概念的同時,我們也可能需要開始盤點家庭整體的資源條件。除了醫療費用的估算,時間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資源,每個家庭成員的作息和例行活動要怎麼相互搭配,會是長期抗戰中必要思考的重點。通常也要進行照顧人力的估計,家庭成員之間能否相互照顧,或是需要尋求至親好友等支持系統的幫忙,或者更進一步申請社會福利制度可支應的長照喘息服務等,針對這些可用資源進行探索,都可能幫助我們更容易在和疾病共存的生活中取得平衡。

家庭成員之間最好對上述資訊都有充分的理解。針對兒童可以嘗試轉換成他們比較容易理解的說法,以減少情緒的衝擊,然而不建議隱藏事實不告知。家庭整體對身心疾病的認知越明確一致,在進行醫療及生活決定時越能減少爭議,降低疾病對家人們的衝擊。共識可能不容易建立,但溝通協調還是必要的,坦承面對彼此的限制和為難,會較容易取得體諒,在情緒上也較能相互支持。
提供支持與鼓勵,保障患者「知」的權力

電影劇情通常會鎖定在一個病症上來發展故事,但現實生活中的家庭往往要同時處理不同來源的難題,尋求共識可能非常困難卻又不得不為。當家人無法協調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做法時,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和協助,或許可以為大家打開不同的思維方向,心理諮商或家族治療也可能在這個狀況下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

無論最後協調出來的方式為何,除非病患本身已經沒有獨立運作的認知思維,不然在過程中務必納入患者本人的想法。許多家屬會因為心疼患者的遭遇,或是認為病患不要知道家庭難處才能專心養病,而迴避與其直接討論病後的生活。然而作為和疾病共存的主體,同時仍是家庭的一分子,罹病後的家庭生活該如何繼續,患者本身的意願和動機會影響整體計畫的進行,實質上也牽涉到後續的疾病治療和照護,務實而堅定的態度可幫助所有人面對疾病時更勇敢持續。另外,只要患者的能力所及,應該盡量鼓勵他們自理生活,及其他原本能夠自己完成的事情,以免養病期間功能減退,反而衍生其他健康問題。

我們都不願意自己或親愛的家人罹患身心疾病,然而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相關的經驗,既然震盪搖晃難以避免,及早做好心理上的調適或可減少事件發生時的衝擊。最後也想提醒家屬,照顧病患的歷程是很辛苦的,過程中不要忘記關注自己身心健康的平衡,理解自己因為家人生病而影響情緒,包容自己有休息放鬆的需求,接納自己也會想要尋求社交人際的支持,都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走得更久更穩。

發行商:車庫娛樂
閱讀完整內容
張老師月刊2023/4月 第544期

本文摘錄自‎

面對身心疾病,家人還能怎麼做?

張老師月刊

2023/4月 第5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