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抗疫非神話?
新冠肺炎疫情揮之不去,最終可能「流感化」,傳統中醫藥有能耐對抗嗎?在臺灣歷史上又有哪些案例呢?
文_ 皮國立 圖_ 陳育陞/ 旅讀
一九五○年代,曾經影響臺灣的重大傳染病包括天花、鼠疫、霍亂等等幾乎都已經絕跡。相形之下,也曾肆虐寶島的流行性感冒卻未得到傳染病防治體系內應有的重視。直到一九五七年,源於中國大陸南方、再轉入香港,當時被稱為「乙型」或「亞洲型」的流感於四月下旬突然渡海襲來,七月結束時推估已造成臺灣一百零一人死亡。日本當時疫情也相當嚴重,一年內死亡人數超過七千人。當年報導,疫情共造成全球約六萬九千八百人死亡,但顯然是被低估的,一般認為死亡人數應在一百至四百萬之間,較為合理。
西醫當道,中醫低調
到了一九六〇年,疫情彷彿又將再起,但感覺也是一九五七年疫情的緒餘,不若之前嚴重。有一位王昌傳在報刊上刊載:「中藥銀翹解毒湯,是對本病有特效的古方,各中藥店都熟識這方子,只要說出名稱,他們便會照配。」點出了中藥可以治療當下流行的疫病。這是很罕見的論述,可惜沒有證據顯示他是一位中醫。
不過,朱木通在私人出版的醫案《中醫臨床廿五年》內,卻紀錄了兩則治療一九五七年亞洲大流感的案例:其一為流感病患兼罹患盲腸炎,當時西醫以流感高熱無法開刀為由,治療較為保守,且始終無法讓病人退燒。家屬則央請朱氏一同會診,結果他以桃仁承氣湯加防風、荊芥、茵陳蒿等幾味藥,治好了這位病患的流感加盲腸炎。只是,當時一般人可能並不知道中醫有能力可以治療流感,許多病人都是經過西醫確診感染後,又治不好,才會去求助中醫。
一九九九年,時任臺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的董延齡在報上寫了一篇〈中醫看流行性感冒〉,他認為溫病的治療並不困難,只要依照溫病學上的辨證法則用藥,效如桴鼓。但臺灣的中醫在大眾媒體上公開宣稱能治療流感的案例非常少,遑論其他傳染病。臺灣中醫在疫情中仍以食療、保健為出發點,並沒有適度說明:中醫可以「治癒」疫病。
千年磨刀,怎無絕招
鮮有的例子之一是,二〇〇〇年任職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的楊賢鴻,在報紙訪談中明確指出:多年來的研究顯示,部分中藥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其中尤以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發炎成份的清熱解毒類藥物最為明顯。點出了中藥可以抗病毒的機轉與可能,較為有力的說明中藥可以對抗流感的生物醫學詮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主任張宏洲也在二〇〇五年禽流感期間,受訪指出:像是「三黃瀉心湯」除了治感冒抗病毒外,對敗血症造成的發炎反應療效很好,還具有免疫調節之功能,可以做為治療禽流感的參考。
張還指出,在抗SARS期間,大陸的中醫師使用了不少中藥來輔助治療,其實中藥裡有不少是對抗流感病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藥,他舉了「荊防敗毒散」和「辛夷清肺散」、「麻杏甘石湯」等藥物,可作為治療禽流感和肺部發炎的藥物。
反觀中國大陸,大量運用中藥抗疫的新聞從不間斷。
禽流感情勢洶洶時,報上刊載中國大陸農業部的研究證實, 在SARS期間審批通過的中藥「連花清瘟膠囊」具備完全殺滅禽流感病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禽流感病患。病毒實驗結果顯示:該藥在半克到一克生藥的濃度範圍內,均可達百分之百的病毒殺滅率。「連花清瘟膠囊」的歷史發展到後來,甚至成為這兩年新冠肺炎時期得以治療疫情的第一線藥物。
總體而言,在SARS疫情之前,其實很少中醫公開宣稱可以治療流感,直到臺灣媒體陸續報導了中國大陸大量運用中藥抗疫的新聞之後,才開展了疫病爆發時期臺灣民眾搶購中藥、八角、茴香的行為,甚至在後來疫情中不斷重演。SARS 的衝擊,顯然讓臺灣民眾和中醫對於「中藥治療瘟疫」的效果,有了另一種新的思考。
都有中醫,誰無信心?
相比之下,臺灣中醫站出來宣揚中藥的效果,乃至開發新藥以對抗新疫病,無論在力量或聲音上都顯得相對薄弱。對於臺灣官方對中醫藥的漠視,報紙甚至批評:「衛生署如果不願意跳脫狹隘的西醫視野,把中醫藥納入防治禽流感的體系,最後付出的代價,恐怕會超過官員們的想像!」幸而,禽流感並未造成臺灣大規模的疫情,不過,在醫療資源尚夠支撐,社會恐慌未加劇的狀態下,中藥的開發與利用遂成為疫情的「花絮」,待到下次疫情爆發時,仍是民眾搶中藥、官方慢半拍、一片中醫界各自表述的景象。
二〇〇九年四月中旬,起源於墨西哥的新型流感H1N1又興起另一波威脅。從疫情爆發到二〇一〇年八月的統計,臺灣共有五千多人感染,死亡四十四人,即便當時已有特效藥「克流感」可以使用,但還是導致不少重症案例。當時報紙依舊非常注意大陸中醫治療流感疫情的消息。
二〇〇九年五月報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急診科主任劉清泉宣稱只用中藥治療新型流感,五天即可採檢達陰性。北京的中醫藥專家屠志濤則指出:根據疫情、臨床症狀,結合歷代醫家防治疫病的經驗,從疫情發生後的一個月內根據古書《傷寒論》、《瘟疫論》、《溫熱調辨》等醫書記載,挑選出麻杏甘石湯和銀翹散兩方,調製為「金花清感方」,北京市政府稱其為全球第一個針對H1N1新流感具有療效的中藥方劑。
臺灣中醫則顯然沒有一套公開治療新型流感法則的管道,也甚少跳出來解釋:中醫為何能治療新型流感?多是呼籲大家不要趕上當時吃八角抗流感的歪風,卻很少人出來談論治療方法,更得不到官方的任何解釋與說明,都是民間中醫在用各種管道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例如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研發出預防流感的秘密武器「風熱一號」,但只說可增強抵抗力,供民眾在家DIY保健。對於此藥方到底是「預防」還是「治療」?大部分皆含混其詞,或是營造一種兼而有之的印象,但問題還是在於臺灣其他的中醫們並不一定買帳,官方也不說明,就放任民眾自由配置。
治療新冠,中醫也能
拿「風熱一號」與十多年後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治療新冠肺炎的「清冠一號」對比,正因為前陣子疫情嚴重,「清冠一號」在危急中成功取得衛福部緊急授權,臺灣科學中藥廠可生產以對抗新冠肺炎,該藥即強調完全是「治療」而非含糊的「預防」,乃由官方研發而得到政府授權。從歷史長遠發展來看,這無疑是一重大進展,唯民間中醫仍甚多不認可或持懷疑態度,後續發展如何,值得關注。
中醫可否治療急性傳染病?可否治療流感?似乎從歷史上來看是肯定的,但弔詭的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卻又不是「不證自明」的真理,怎麼理解「中醫治療瘟疫」這件事?除了從歷史中得到靈感外,也必須有現實的積極作為,才不會落入歷史的輪迴,使中醫永遠被壓在底層「放話」而已。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