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生物多樣性 小米田喚來熊鷹
台灣原住民種植小米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各部落都擁有各自小米起源神話傳說、祭儀與禁忌,也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小米文化與耕作時序。台灣東邊的海岸及中央山脈,氣候濕潤適宜種植小米,部落藉著不斷遷徙並持續燒墾種植小米,以及與其他部族交換分贈小米,逐漸孕育出多樣的小米品系。
文/劉瓊蓮.照片/黃正德、編輯部提供
生態大家族 跟著小米一起長大
1975 年美國學者在台灣十多個原住民部落採集到96 個小米品種,代表數千年來台灣的原住民把小米品系的多樣性發展到最顛峰,紅、白、黃、黑、橙、紫各種顏色都有,有糯性也有梗性小米,種植面積多到一萬公頃。
但後來由於引進水稻等因素,小米不再是生活中的主食,部落甚至不再種植小米,種植面積劇減至目前不到200 公頃,小米品系更是消失僅剩十多個品系。幸運的是,小米品系種原多樣性的保存保育工作,國內目前有許多研究及工作團隊從實驗室基因遺傳分析、部落種源調查採集及輔導田間種植的工作,希望保存台灣珍貴的小米農業多樣性遺傳資源。
百年前台灣原住民多在聚落住屋鄰近的森林邊緣土地燒墾,後撒播種植小米,燒墾後造成土地短暫裸露,從生態演替過程增加生物多樣性的小型生態干擾:「由於土壤與微氣候改變,喜歡陽光的各種野生禾草、野蕃茄、野苦瓜、黑甜菜、野莧菜、小米菜、血桐、假酸漿、山棕、海金沙都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共通點這些都是可食用或有用的植物。」
過去,部落小米田邊的地景豐富多樣,幾乎是一個稱得上自給自足的食物農作生產系統,這些植物不只是餐桌上美食,同時增加小米田區的野生物種豐富度;另外由於燒墾後的土壤增加了空氣、濕度、養分,土裡的昆蟲種類變多,真菌、微生物也就更加活躍。地面上吃昆蟲、小米、禾草的小型動物如鳥類、鼠類、爬蟲類也隨之出現,在大自然的食物鏈中小型動物的存續牽動著熊鷹、大冠鷲等大型肉食猛禽動物的存亡。
人們燒墾林地種植小米而改變土地微環境,進而改變小米田區植物種類組成,連帶改變出現的動物種類,創造出生物多樣性,甚至比相鄰以木本植物森林區更為多樣。這樣的結果,終於點醒關心自然生態、在乎生物多樣性的工作者,更應該去關注並努力去復原存在森林邊緣的農牧生態系統,也許那些「林-原」區的環境生態才是生物多樣性復育的關鍵。
實現小米田生態保育 生物多樣性的行動
百年前的台灣原住民持續以小塊狀燒墾森林的方式種植,以土地自然的養分養活小米和其他作物,為讓土地有時間涵蓄足夠的養分,他們以不重複連續在同一塊土地開墾種小米,如此不僅能獲取生活所需糧食,也創造並維持一個高度生物多樣性的穩定︐而且是安全的「林-農」並存的生態環境。
2017 年前,以台東縣幾個仳鄰森林的原鄉部落為據點,啟動一項以在地居民為實踐理念的行動行動計劃,找回他們祖先曾經與山林環境共存的生態智慧,實踐一個既能農業永續生產,也能保護土地跟其他生物和諧共存的生活方式。
台東縣金峰鄉新興村成為生態小米田和小米在地保存種原的基地之一。農作田地散落在族人緩坡地聚落的上方,並與坡度較陡的次生闊葉森林相鄰,種小米的品種以單穗飽滿做為保種的標準。因為採混合播種,且同一塊田不連續種小米的輪耕方式,所以新興村的小米遺傳基因仍有較高岐異度,亦因種植區域在森林和耕地交會處,物種生物多樣性也會比較高。且熊鷹本來就是排灣及魯凱族神聖性的精神指標,用來說服或鼓勵原住民部落找回傳統生態友善利用土地的議題,卻是相當清楚易懂,也極具說服力。
新興村是目前台東縣內種植小米最多的部落,期待在可預見的未來,在新興村鑲嵌式友善耕作的小米田區能看到山麻雀,欣賞熊鷹翱翔天空!(作者為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退休處長)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