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持續發燒、嘔吐、昏睡,原來是因為它!

嬰兒與母親 2023年7月號第561期
5歲的小禎連續多日發燒、嘔吐、昏昏欲睡,爸媽原以為是腸胃炎,直到小禎逐漸意識不清、語無倫次,爸媽嚇得將她送往醫院急診醫治,經過腰椎穿刺檢查,小禎確診腦膜炎, 醫師提醒,感染腦膜炎如不即時治療,小心留下神經性腦部後遺症!

吳念真:做到4件事就健康 別成為他人的負擔

康健雜誌 2023/7月 第296期
活到70歲,問我怎麼看待「健康」?我認為做到「睏ㄟ去,吃ㄟ落,放ㄟ出來,ㄟ行」(睡得著、吃得下、便得出來、走得動)這4件事,這樣就好了。我爸爸62歲過世,我媽媽活到69歲,我在65歲後,覺得生命對我來講,就是要開始面對人生的末期…

4000億防疫保單之亂後遺症來了!

遠見雜誌 2023/7月 第445期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人們也恢復了正常生活。但,台灣「防疫保單之亂」的後遺症才開始浮現,《遠見》帶你了解影響層面有多廣?值此「後新冠」時代,又該如何配置新保單?

正念減痛

康健雜誌 2023/7月 第296期
全台十分之一的人受慢性疼痛所苦,熟齡族隨年齡增長更達45~80%以上,止痛藥與安眠藥因此成了許多人的好朋友。全球最前緣的疼痛研究,已證明慢性疼痛最大的「柴火」竟來自我們的心和腦;解鈴還需繫鈴人,紓解疼痛的妙藥,還得往心裡去尋…

應提供自由選擇的環境 而非強制週休三日

看雜誌 2023/7月 第246期
近期有五千多名民眾提案建議全國改制「週休三日」,這項提案政府必須在今年6 月26 日前提出回應,本文撰寫時仍未到時限,不知政府會如何回應,但由各界意見的報導來看,有個重要的因素似乎未受到大家的重視甚至注意,那就是政府和社會制度應該有彈性,來使不同情況、不同偏好的人與產業有合理的自由選擇…

打造幸福第三人生 預約初老樂活宅

《財訊》 2023/7月 第689期
台灣最富有的一代陸續揮別職場,及時行樂、善待自己的觀念抬頭,住在有服務的退休宅成為主流,當中盡情玩樂、學習才藝、認識新朋友,作主下半場人生。退休,才是新人生的開始。

高齡科技催生3000億大商機

《財訊》 2023/7月 第689期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但這批戰後嬰兒潮的世代,從農業社會奮鬥到AI 社會,是台灣重要資產;運用台灣最擅長的科技力,翻轉超高齡社會形態,創造新機會也能帶來大商機。

孩子臭乳呆該怎麼辦?

媽媽寶寶 2023/7月 第437期
「小孩不喜歡咬東西,吃飯都咬幾口就要吞,講話也不太清楚」,會有這些狀況是由於口腔肌肉力量不足,或是習慣用口呼吸等,導致常流口水, 出現「臭乳呆」的構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