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1695期
近代史中,沒有哪次的災難像這次的疫情般,在短短一、兩個月內,讓三百萬人確診、二十多萬人病歿,全球一半人口在家社交隔離。空前的失業人口、經濟衝擊,已帶來人類歷史上如同世界大戰般的關鍵分水嶺。
能力雜誌2020年5月號
新冠肺炎大幅改變了民眾的生活模式、消費習慣,疫情延燒的迎面重擊,為台灣的內需產業、中小企業們帶來哪些重大影響?除了燃燒資金、苦候轉機外,企業又該留意哪些大眾動向?
天下雜誌第694期
全球模範生日本,在新冠肺炎防疫作戰卻失靈,觀察日本從三一一大地震以來的災難應變處理,按部就班的行事風格,恐怕是致命傷?
能力雜誌2020年5月號
身處在新冠肺炎(COVID-19) 風暴之中,當民眾開始有意識地減少非必要的出行、強烈期待與他人接觸越少越好的生活模式,首當其衝的就是旅宿產業與交通運輸。但在運輸產業普遍一片慘澹中,是否還能聽見相對較穩定的好消息?是否又能從這波衝擊裡,看見未來佈局智慧出行的新思考呢?
國家地理雜誌第222期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義大利的此時, 一位米蘭攝影師決定從遠處拍攝人像。
商業周刊第1689期
三月十八日,台灣宣布外籍人士限制入境等「鎖國」政策,在COVID-19(以下稱武漢肺炎)疫情最嚴峻時刻,台灣餐飲業界卻不約而同的,關注一家來自杜拜的虛擬廚房。
新新聞1729期
疫情對文武百業造成衝擊,卻使許多科技公司的產品在此際顯得更加重要,大型科技股的表現普遍好於大盤,產業巨頭們更希望其在危機期間相對堅韌的表現,能長久影響人們看待自己的眼光。
張老師月刊第509期
疫情仍籠罩在生活中,到戶外散散步,享受大自然的洗禮,是最佳的療癒之道。
商業周刊第1691期
在巴掌大的智慧型手機裡,有什麼零件能夠塞進多達八百個?而且,不只一般汽車需要數千個它,拆開一輛電動車,甚至可點檢出數萬個?它,就是從二○一八年以來,讓台灣股市沸騰一時的「被動元件」。包括全球市占第三大的國巨,也因它成為飆股。
新新聞1728期
全球疫情最初的爆發地中國武漢,在經過七十六天封城後,於四月八日解封。災難看似離去,但武漢人身處風暴中心的創痛和茫然,實非一時半日可以消除。隨著解封後復工與返漢人員的流動,社區防控壓力有增無減。長租公寓、茶樓、旅遊大巴等行業依然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