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 2022/5月 第431期
鴻海近年來在ESG各方面已進步不少,陸續獲國內外機構認可,形象大幅翻轉。今年更首度獲得《遠見》CSR暨ESG獎綜合績效類電子科技業首獎。董事長劉揚偉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揭密轉型歷程。
鏡週刊 2022/4月 第291期
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後,相關部會都動起來;其中,交通部已決定加速國內巴士汰換腳步,力拚2030年前達成客運公車全面電動化、國產化目標。若能順利達標,估計台灣的電動巴士市場,可創造新台幣1,700億元的產值。
《財訊》 2022/4月 第657期
過去十年,鴻海電動車代工夢遲遲未實現,在調整結盟策略後,明年鴻海將開始量產電動車。不過,AI、車用軟體和車用半導體,才是鴻海電動車真正的大機會。
經濟日報 20220323
鴻海電動車再跨大步,董事長劉揚偉昨(3/22)日首度透露,百萬元以內的平價電動車款Model C,將在今年鴻海科技日(10月18日)之後開放預訂,「國內、國外品牌都有」,明年上半年交車;至於豪華版的電動車Model E,規劃在2024年量產。
理財周刊1103期
歐洲市場穩健成長, 二○二一上半年電動車銷量達91.4萬輛,年增130%,符合市場預期,歐洲二○二一上半年整體電動化比率10%,挪威電動化比率65%,瑞典35%,德國22%居第三。
鏡週刊 2022/2月 第281期
虎年伊始,美中貿易戰加劇,美國將33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牽動全球供應鏈重整,台商被迫另覓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本刊調查,去年台商對東南亞的投資金額高達1,620億元,成長幅度達106%,包括鴻海、和碩、廣達等科技大咖,這2年更是大舉前往印度、越南、印尼與泰國大擴廠,滿足客戶的要求。
先探投資週刊 2022/2月 第2182期
科技大廠蘋果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二二年的發表會尚未發布任何消息便已萬眾矚目,隨著新品有機會亮相,相關供應鏈可望淡季不淡。
今周刊第1306期
為了組成國內生技大聯盟,保健食品代工廠大江二○二一年展開收購計畫,一口氣收購海內外兩家生技公司,接下來將進入高速擴張的階段。
聯合報 20220101
少子化已成國安危機,除政府祭出各項獎助育兒政策,企業也大力鼓勵員工生育。「護國神山」台積電不僅薪資令人稱羨,為打造育兒友善職場環境,今年起推動多項優於勞基法的假勤與福利制度,預料將掀起其他廠商跟進效應。
今周刊第1296期
電動車是目前鴻海轉型最重要且投入最多資源的一步,除了科技日炫目的火力展示外,鴻海集團旗下早有幾家子公司,已默默投入資源進軍汽車產業,如今也華麗轉身,成為鴻海電動車策略下的一員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