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黃仁勳也布局,高速交換器族群崛起
文/侯良儒 攝影/楊文財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圖)對於AI的布局之深,除了他手中訴求高速運算的GPU,還有他後方的高速傳輸系統。
這天,汐止大湖科學園區,出現一位深棕髮色、雙頰削瘦的以色列商人。
他上午才在新竹,拜訪了台積電、封測一哥日月光,敲定代工訂單;下午,他驅車北上,被友人帶來台灣老牌連接器公司——正淩精密的總部。
「這也是你們的產品嗎?」他訝異望向一塊造價兩萬元的高階主機板,指著插在上面的連接器說,「我們在以色列,有一整個房間都是這些主機板耶!」
他喜出望外,是因為自己在以色列花了大半年,研究這片主機板到底用了哪些公司製造的晶片、電路板、連接器;現在,居然在一趟不到十二小時的台灣之旅,得到了所有解答,「我希望你們成為我們的供應商。」他告訴正淩總經理陳言成。
這位以色列人任職的企業,叫邁倫科技(Mellanox), 是一家涵蓋交換器、數據交換晶片等產品的新創公司。二○一九年,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用超過新台幣兩千億元收購這間新創;現在,只要你走進輝達在美國加州、專為AI搭建的資料中心,就會看到一櫃櫃邁倫的高速交換器,正淩的連接器,就在其中。
AI從大腦到神經網絡都少不了台廠
第一波帶動伺服器,再來就是交換器
四百G,是這些高速交換器的傳輸速度, 約是你家光纖網路的四千倍快,可以讓你在一秒鐘傳四部4K電影。在AI運算過程中,上百台的AI伺服器「們」,必須依靠它,才能彼此傳遞各自計算好的結果,再整合成一個大型語言模型;沒有它,伺服器與伺服器之間切斷連結,AI訓練時間將從月變年。
如果用人體比喻,在AI硬體世界,假若伺服器是無數顆的「大腦」、負責運算大量資料的話,那麼,這整套交換器系統,就是傳遞大腦意識的「神經網絡」。
你可能知道,AI伺服器是由廣達、緯創、英業達、鴻海負責製造,台廠握有全球九成製造訂單;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一台訓練AI必備的高速傳輸設備,這個「神經網絡」王國,也在台灣。
當AI大浪來臨,台灣正迎來前所未見的新榮景,「目前AI運算的瓶頸,不在晶片的運力,而是在『傳輸』,」和碩網通事業部總經理馮震宇告訴我們,因此,正在力拚AI的歐美業者,在採購AI伺服器的同時,也正在大量訂購高速交換器,「因為AI,四百G將變得很普遍。」
「往四百G升級是趨勢,」佳必琪董事長張舒眉說,「否則,你買再多的伺服器,都只是開著機器耗電,因為這些機器都在等資料傳過來。」
研調機構Dell’Oro推算,明年,資料中心的四百G交換器,占比將超越目前主流的一百G交換器,並且在二○二五年,市占率衝破五成。另一機構IDC更認為,在AI帶動下,全球交換器產值,四年後將衝破新台幣一兆五千億元(見本頁表)。
「生成式AI第一波帶動的,是伺服器的需求,再來,就是交換器,因為運算需要的傳輸速度,會越來越快。」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研究總監徐子明說。就像大量的跑車一起上路,必須搭配順暢又寬廣的高速賽道,才能發揮真正性能。
▲台灣製造重新點燃,商周直擊鴻海的虎躍廠,正在製造AI伺服器、交換器專用的各種連接元件。程思迪攝
台灣供應鏈全搭上這波產業轉型
全球高速傳輸需求,重新點燃MIT
近年悄悄轉型到AI交換器的智邦,今年以來, 股價翻漲了一倍多、站上五百元新天價。十年前,它還只是股價十幾元的雞蛋股,如今,有超過五成的白牌AI伺服器,必須搭配智邦製造的四百G交換器。
在零組件端,今年股價漲了一倍的金像電,以前被認定為傳統的印刷電路板公司,客戶是成長已停滯的筆電、光電業。現在,它生產的高速電路板,是為了AI高速傳輸而生,更通吃了全球交換器一哥思科(Cisco)、二哥Arista的訂單。
金像電的上游是台光電製造的高速銅箔基板,在四百G交換器的全球市占達三○%,若再加上台燿,台灣企業在這項零組件的市占率,更將超過五成。
台灣是世界的AI神經網絡王國,「台灣從上游的半導體,到PCB(印刷電路板)、光通訊元件、連接器,再到交換器的組裝製造,台灣的供應鏈其實全部搭上這波的產業轉型!」陳言成說。
例如,佳必琪在台灣生產四百G交換器使用的連接線,目前全球僅三家業者能製造,這一條要價四百美元的線,讓它告別過去一條線賣不到一美元的悲情。隸屬鴻海的鴻騰,則從光收發模組的封裝、到光纖線纜的生產,一條龍全包,而正淩更是邁倫設計、現在掛上「輝達牌」的高速交換器,全球唯二連接器供應商。
這一波在全球興起的高速傳輸需求,更重新點燃了「台灣製造」。像正淩所在的大湖科學園區,十年前本來是一個產業外移嚴重的工業區;現在,乘著輝達與邁倫的翅膀,它已從中國移回兩層樓產線,並且未來還會再加碼擴充一倍產能。
▲ 與正淩董事長徐季麟(右)比肩的總經理陳言成(左)手裡拿著的,就是該公司為邁倫供應、傳輸速度達400G的連接器。
美中科技戰讓台灣意外受惠
老工業區重生、網通廠業績創新高
「因為我們的產品,都是安裝在資料中心,牽涉資安,所以現在客戶都要求我們在台灣生產。」正淩副總經理劉偉豪說。
從汐止往南,駛進鴻海的大本營土城,也有一樣翻轉。這家在中國一度擁有百萬製造大軍的集團,現在走進位於土城自由街、中山路的廠房,都可見子公司鴻騰為了AI運算與高速傳輸商機,在近年加開的生產線。
美中科技戰推了台灣一把,「我們的美國客戶,很多都已經講得很清楚,他們都說『你的東西都不准在中國做,請移到海外去做』。」鴻騰董事長盧松青用這席話,向我們分析在美中對峙的地緣政治氛圍下,台灣製造為何重新崛起。
鏡頭,來到與土城連結著一條台六五號快速道路的新莊,過去鐵皮工廠林立、近年已蕭條的工商城,現在竟有一家專做白牌伺服器的新創公司:優達科技坐落於此。這家成立僅五年的新創,不僅打進美國電信商AT&T供應鏈,兩年前更已對歐美資料中心出貨四百G的高速交換器,AI神經網絡速度需求,讓老工業城長出新生機。
「我們用的零組件,基本上都是台灣的公司。」優達董事長何文裕表示。
不僅如此。當AI運算的結果離開資料中心,被傳送到電信商、有線電視的機房,再到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固網與基站,這段「神經網絡」,也正在全面翻新、讓傳輸量更大、更快,而台灣也是世界佼佼者,中磊、智易、合勤、普萊德等台灣的老牌網通公司,竟在今年電子業一片不景氣下,業績同步創下新高。
然而,若把時間倒轉回二十多年前,你會看到一片完全相反的景象,我們將在下一個章節,告訴你「戰狼贏家」的故事。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一個以色列商人的台灣之旅 揭開AI神經網絡王國面紗
商業周刊
2023/10月 第187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