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變員工行為,不是只能訴諸理性
企業為了做到環境永續,不僅產品與服務要減碳,員工也要減碳才行。但對於跑車製造商保時捷來說,員工大部分都是汽油車迷,公司該如何促使他們選擇電動車?研究證實,善用輕推(nudge),就能產生巨大的效果。
沃夫岡.弗萊比希勒Wolfgang Freibichler, 丹妮艾拉.拉特Daniela Rathe, 露西亞.萊許Lucia A. Reisch, 塞巴斯蒂安.魯道夫Sebastian Rudolph, 凱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
近年來,在對抗氣候變遷時,脫碳行動對汽車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當然,跑車製造商發現自己面臨的挑戰特別嚴峻。
德國西南部斯圖加特(Stuttgart)的楚芬豪森(Zuffenhausen)郊區就是引人矚目的例子。貫穿保時捷(Porsche)總部核心與主要生產基地的幾條道路,交會於一個圓環,而在這個圓環的中心聳立著一座高達60英尺的雕塑,將不同年代的保時捷911托向天空,歌頌這個標誌性的車款——它是品牌DNA的核心,由一顆獨特的水平對臥6缸內燃引擎提供動力。雕塑背後,可以見到一座由玻璃跟混凝土構成的現代保時捷博物館,記載公司75年來的歷史。走過一排贏得利曼24小時耐力賽(LeMans)冠軍的賽車後,訪客可以在「聲音洗禮」中體驗這些賽車引擎的呼嘯聲,以此向保時捷品牌的根源致敬,並見證它們在賽車運動中奪下的勝利。
與此同時,不遠處的保時捷總部會議室裡,永續已成為公司的總策略「策略2030」(Strategy2030)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提出了幾個遠大的脫碳目標,包括逐步將所有車系電動化。為了達成這項目標,保時捷於2019年跨出第一步,推出純電Taycan,邁入電動(e-mobility)的時代。
事實證明,Taycan在商業上十分成功,2023年銷量超過40,000台,僅落後911幾千台。但是,考慮到保時捷員工對品牌識別以及讓保時捷得以成功的科技,有著強烈的情感依附,公司該如何讓內部員工轉換為永續心態?如何說服對水平對臥6缸引擎獨特聲浪情有獨鍾的「汽油車迷」,讓他們即使對續航里程等因素,抱有務實的保留意見,還是願意選擇電動車?擁有輝煌賽車運動紀錄的公司,該如何在內部培養「員工永續行為」?
顯然,這項任務並不輕鬆。它不僅涉及科技領域,更涉及品牌識別與內部企業文化。畢竟,所有超越競爭對手的永續與創新優勢,都只有從企業內部才能創造,僅僅符合外部監管要求並不夠。
我們是一個由學術人員和保時捷內部從業人員組成的團隊,在一份2023年出版的研究報告中,我們檢視了這些培養員工永續行為的措施。我們想要回答一個問題:如何改變員工的心態與行為,讓他們打破習慣與傳統偏好,用更永續的方式做日常工作?
每年,有近5,000名符合條件的保時捷員工可以選擇一輛新車,其中53%的員工在2021年選擇電動車。我們在2022年對147名員工構成的子樣本進行研究。在這個子樣本中,2022年選擇電動車的比例為66.5%,高於2021年的45.9%。以下是我們用來創造這個增長的方法。
輕推管理
許多企業的第一反應是訴諸理性,抬出為後代留下更美好世界的偉大願景。更具體來說,企業會致力制定明確的指導方針、規定與評等架構,或教導員工了解不永續的員工行為,可能會對公司聲譽和ESG評等產生負面影響,進而損害公司價值。
很多時候,企業會局限在這種單純「解釋」的模式,無法長期有效改變員工的行為。它們都忽略了一個事實:我們行為絕大部分是由「快思」,也就是本能所決定。快思會避開意識層面的推理,由我們日常周遭環境和印象所激發。從這一點來看,它往往會勝過人類的「慢想」——我們在慢想時會沉思各種事實,來得出理性的結論。
除了這個解釋模式外,要如何不施加懲處或祭出財務誘因,把人類行為改變得對你有利?行為經濟學領域提出了替代方案:輕推管理(nudge management)。
輕推,是環境或決策流程中一個微小、微妙的變化,可以影響人的行為,又不會限制他的選擇自由。輕推會讓某些選擇變得更容易、更有吸引力和魅力,而且通常也會攜帶一個建議。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PS)就是一種輕推;預設、簡化、感性訴求、社會規範、設定框架,以及提醒,也都是輕推。這個方法非常成功,因此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並影響全世界的立法者。諾貝爾獎得主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與本文作者之一凱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合著《推出你的影響力》(Nudge),將輕推管理推廣給更多讀者,讓全球各地的人都能改善他們的業務和日常生活。
設定訊息框架
在楚芬豪森,保時捷使用一個特定的輕推管理工具來因應自身的挑戰:設定訊息框架(message framing)。雖然內部員工的車顯然必須轉型成電動車,但對這家車廠來說,最重要的是避免以過度居高臨下的態度面對員工。反之,保時捷的創新做法是要在員工選擇下一輛車時,充分激發他們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決策。如此一來,保時捷就能讓總策略目標和個人選擇彼此一致。
保時捷在首次實地試驗時,嘗試為個人的公司配車訂單和租車訂單,建立一個選擇架構,並讓這個架構有利於BEV(電池電動車)與PH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選項。在試驗階段,公司隨機抽取幾百名符合選車條件的匿名員工,提供他們3種不同的訊息框架;大部分員工都是對照組。有147名員工在實驗期間真的送出訂單,我們隨後對他們進行更深入的調查。
第一個框架是「情感」框架,目標是將電動與保時捷品牌聯繫起來,藉此引發情感反應。它使用的口號:「心是電動,魂是保時捷」。第二個是「規範」框架,呼籲員工為企業策略做出貢獻,「做一位保時捷永續未來的大使」。第三個是「收益」框架,側重財務優勢,提供資訊說明BEV和PHEV可以節省的成本:「將汽油換成電力,可以減少你每月開車成本100歐元」。(在收益框架這個環節,經理人倘若有公司配車,且費用全由公司吸收,他們的統計資料就會被排除,避免影響這個特定框架和它的效果。)
這3個框架都是由兩個管道發送。首先,一封電子郵件會提醒員工是時候送出下一輛公司配車或租車的訂單。第二個管道,是登入下單必須使用的員工車輛配置系統時彈出通知,發送設定好框架的訊息。不論由哪一個管道,3個框架都設計成吸睛的圖案,來傳達各自的訊息。然後,研究團隊會全面評估這些不同訊息如何影響員工最終下訂的車輛,並與對照組進行比較。
研究結果
結果表明,設定訊息框架可以成為強大的工具,輕推員工從「汽油車迷」文化,慢慢轉向電動。整體來說,研究證明電子郵件遠比員工車輛配置系統的彈出通知還有效。不論是哪一個框架,員工只要收到設定框架的電子郵件後立刻完成下訂,選擇BEV或PHEV的可能性最大。兩週後才完成下訂,效果就會降低,這一點在情感框架上最明顯,而收益框架的效果則保持穩定,無論收到電子郵件後隔多久才下訂。情感框架的「有效期限」,反映了上述「快思」預期會有的快速性與直覺性,而第二和第三個框架效果較為持久,則符合它們預期會有的、對「慢想」的影響,而理性決策正是源自於「慢想」。因此,訊息的時機確實重要!
實地試驗的結果一片光明,似乎可以大規模推行這種方法。因此,保時捷的案例是一個特別的概念驗證,展現出在跑車製造商這種有點「汽油車迷」的文化中,雖然較不永續的選項很吸引人,而且數量也多,但是輕推管理仍然有潛力促使員工做出更永續的選擇。如果能根據各家企業的具體情況,量身打造輕推,並巧妙安排輕推的應用模式與時機,它就會成為一種有效、又不會居高臨下的方式,創造更永續的員工行為,而且隨著時間過去,還可能演變為整個企業的文化——同時保留品牌的獨特傳統…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保時捷靠「輕推管理」轉向電動車時代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4/6月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