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最好的決定?從檢驗你的決策程序做起

決策的技術

 

每當要面對做重要決定的時刻,你總是會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如何取捨,害怕自己選錯方向嗎?

究竟要如何讓自己做出適合的判斷?這個所有工作者都要面對的重大課題,可以從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整理出的「決斷流程」中,找到解法。

他指出,做一個最佳判斷,不是靠「靈光一閃」的直覺,而是在這個流程中,落實汲取意見、打造團隊、修正與調整等等步驟,最終才能讓所有人都「做對事」,一起讓決策走向好的結果。

如何做出最好的決定?從檢驗你的決策程序做起

明日就要提案,我該選擇呈報A還是B行銷方案?」「部門主管即將出缺,我該選擇A還是B同事晉升?」這些類型的經驗,你一定很熟悉,畢竟各種需要「選擇」「定案」的情境出現在工作者的每一天中,但每做一次選擇,你是否內心會隱隱地害怕「會不會另外一個方案,才是對的?」

下決定,是眾人日日夜夜的磨練,小至專案方向、升遷、大至組織發展策略,都考驗著所有人的智慧。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更在《做對決斷!》這本書裡寫到,領導人時常面臨曖昧不清、相互衝突的情境;要在一定的時間壓力下,做出對的選擇,確保組織生存與成長的空間,這就是他們存在的意義。

把目光拉遠、轉換思考立場,減少面對改變的猶豫不決

英特爾(Intel)曾多年宰制記憶體晶片市1980年代,開始受到日本企業大量生如何做出最好的決定?從檢驗你的決策程序做起產晶片的影響,發生經營危機。前英特爾執行長安迪.葛洛夫(Andrew Grove),在那時就展現了精準的決策思考。

葛洛夫當時找上英特爾的共同創辦人高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問,「如果董事會把我們踢走,再找一個新的執行長來,你覺得他會怎麼做?」「他會選擇退出記憶體市場。」「那為什麼不是我們自己動手?」

英特爾接下來的發展眾人皆知,葛洛夫帶領企業在「頹敗的記憶體大廠」與「撼動積體電路市場的領導品牌」的分岔路口,果斷走向後者。

這個故事也時常被拿來印證葛洛夫提出的「策略轉折點」(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參見圖表),說明企業在需要轉型、成長的時間點,若沒有做出改變的決定,就很容易被競爭對手追過。

領導者做決斷的經典故事,之所以百聽不膩,有部分來自於外界對於那些傳奇經理人,包括葛洛夫、前奇異(GE)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蘋果電腦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的推崇與讚譽。但班尼斯提醒,一個好決策絕對不是一人的聰明才智,而是仰賴整個團隊、幕僚以及利害關係人(包括股東、客戶、合作夥伴),讓策略得以落地化身為行動。

好策略需集結眾人智慧,共同討論將風險降到最低

曾任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策略長、現為審計部會計師的柯志賢表示,要為客戶提出建議,得仰賴團隊提供的專業資訊;要為組織做出好決策,也得仰賴眾人群策群力,「在組織內,重要的策略不能只限於一個人的眼光與思考模式,共同討論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正因如此,在班尼斯為「決斷」整理出的理論架構裡,特別強調「集結眾人智慧」,畢竟要讓組織高飛,並不是彈個指、拍個板,事情就會往理想狀態走去。真正的「決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好的工作者從察覺、定義問題開始,直至動員團隊與修正執行方案,把這整個過程都做好,「決斷很重要,然而唯有加上前置的準備、後段的執行,才能產生好的結果。」

正如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言,「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修煉決策技術,就是在每個階段裡學習如何找出對的事情。當你能從企業經理人的故事裡,汲取大量的智慧與經驗,不只能在每日的工作排程裡累積小的成功,也愈容易為未來那些至關重要的「抉擇」做好準備。

 

為什麼我們容易判斷失誤?

決策真正令人兩難的原因,除了只要一步踏錯,就有可能讓企業陷入風險之外,也包含著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判定情勢、做出取捨,恐懼自己的判斷錯誤等等心理因素。

《零偏見決斷法》作者奇普.希思(Chip Heath)認為,在遇到困難的決定時,誤導我們決策路徑最大的敵人,即是情緒,「多數人在人生裡最糟糕的決定,多半是在非理性的情緒下做出來的。」

在憤怒、悲傷、興奮等等情緒下做的決策到底有多糟糕?又為何情緒會影響我們的決策判斷?我們得先從大腦的結構說明。

《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以「快思」形容擅長用直覺、聯想、依靠本能做出決策的大腦系統一,以「慢想」說明以邏輯、複雜計算見長的大腦系統二。

人之所以會時常在情緒高漲時做錯決定,都是因為「快思」取代了「慢想」,導致我們任由厭惡、偏見、樂觀、過度自信等等錯覺引導,最終做出錯誤的選擇。

「快思」要能做出好決策的前提,通常都是你要在該情境、領域中擁有了豐富的經驗,致使你能快速做出反應。例如訓練有素的網球選手能在瞬間接到對方有力的發球。

但很可惜的是,工作中許多需要做出決策的時刻,舉凡危機處理、商業決策判斷、人事裁決等等,我們都不是那麼有經驗、也無法準確判斷後果,因此「快思」反而容易壞事。

「慢想」則不一樣,它考量機率、縝密,是種費力的心智活動。所以我們會懶惰於慢想,不到必要不會出動,很容易把裁決權讓出,交給「快思」,導致商場上充斥著各式各樣「聰明人做蠢事」的故事。

康納曼甚至在長期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那些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所做的決策品質,跟新手們一樣不穩定,」足見直覺與情緒影響決策品質之深。

如果我們都知道情緒會誤事,要如何才能避免錯誤?多數書籍裡面提供的方法可以歸納成兩種,一是「抽離」,暫時讓自己離開,等到情緒回復常態後再做裁決;二是「理性思考」,也是本次主題企畫的核心,用嚴謹的架構、流程,逼迫自己訓練常用「慢想」系統,別讓它這麼懶惰。決斷是思考的實踐,而思考需透過不斷練習才能變得縝密。

閱讀完整內容

經理人月刊第164期

本文摘錄自‎

決策的技術

經理人月刊

2018/6月號第1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