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運動,愈強大 拚盡全力贏得目標,也要學習如何面對得失
整理.撰文 / 盧廷羲 編輯 / 邵蓓宣 圖片來源 / Top Photo 當今網球球王諾瓦克.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在2012年的澳洲網球公開賽決賽,花了將近6小時,逆轉了老對手、前世界第一的拉斐爾.納達爾(Rafael Nadal),也是澳網決賽史上,耗時最長的一役。喬科維奇賽後說,
「我沒什麼招式了,只有信念,我知道自己一定能找到精神動力。」 鐵人三項好手揚.弗勒德諾(Jan Frodeno)在2016年以7小時35分39秒完賽,包含游泳3.8公里、騎自行車180公里,以及42.2公里的馬拉松,是目前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他的感想是,
「每個人都有強大的體能,勝負關鍵在心智,我更全神貫注。」 田徑運動員埃德溫.摩西(Edwin Moses)以400公尺跨欄聞名,他在1970∼1980年代,連續贏得122場比賽,高達9年又9個月的時間裡,從未嘗過輸的滋味。他原本是名工程師,起初還得一邊上班、一邊練跑。摩西怎麼做到的?他說,
「我永遠處於白熱化狀態,不管輸贏,我都熱愛跨欄。」 心智、信念、熱情,這些頂尖的運動選手的成功之道,聽起來或許老掉牙,也有些人會認為,運動場上的成功特質,不外乎「大量練習」「保持熱情」「全神貫注」,但正是因為他們能做到,而且發揮到極致,才有今天的成就。而這些令人津津樂道的運動員故事,也常在商場上流傳,被經理人借鏡。
球場如商場,都得競爭、合作、拚輸贏 美國籃球運動員、擔任過參議員的比爾.布拉德利(Bill Bradley)曾說,「體育是一種隱喻,當你在商場上遇到挫折,運動員就是你的榜樣。」 究竟,運動和職場有什麼共通點?英國績效諮詢公司Lane4創辦人格拉漢姆.瓊斯(Graham Jones)接受《富比士》(Forbes)專訪時指出,運動和商務活動高度相似,都需要激烈競爭、邁向目標,且大多數的成功,都只是小幅度的獲勝。 同時,不論是運動員或是企業經理人,都需要建立短、中、長期的戰略,努力練習,面對挫敗時,「看誰恢復得比較快。」這些共通點,使得我們能把運動員體悟的觀念或方法,應用在當前工作上,好比你得建立一個個小目標,贏了一場又一場小比賽,才能爭取大賽的冠軍。
抗壓力強、懂合作,是職場需要的特質 更重要的是,運動員的精神、特質、優點,非常適用在職場上。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2014年研究指出,曾在學生時期參與競技運動的人,往後在職涯表現,有更佳的協作、領導能力。 《球學》作者何凱成曾在哈佛大學擔任美式足球隊選手,他指出,在一次次的訓練、實戰,想盡辦法得分的過程,他必須保持信心、學習和團隊共識,優化戰術,「有太多事是無法從課堂上學到的。」 美國獵才公司光輝國際(Korn Ferry)在40國駐點、擁有超過8000名員工,副董事長傑德.休斯(Jed Hughes)說,有運動習慣的人,通常能保持紀律、懂得合作,以及高度抗壓,這些都是人資看中的特質。 進一步來看,在個人運動與團隊競技裡體悟到的經驗,往往能運用在不同種類的工作中。好比有過滑雪、打高爾夫球、跑步等經驗,自我要求程度會愈高,能專注於特定目標,更能如期執行主管交辦的任務。常打籃球、棒球的人,必須肩負壓力,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就適合較高壓力的工作,像是財務職位。
教練就像領導者,要找最適合的團隊管理法 除了工作者能借鏡體育選手的精神,領導者也能從運動場上的故事得到收穫。英國足球名將亞歷克斯.弗格森(Alex Ferguson)從1986∼2013年都擔任英國曼徹斯特聯隊(Manchester UnitedFootball Club)總教練,贏了49座冠軍獎盃,被譽為「最偉大教練之一」。 他接受《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專訪時表示,他會觀察年輕球員是否有足夠熱忱、決心,「面試時,我會看他坐得穩不穩,渴不渴望開始和我說話?」 弗格森也說,許多好的球員,擁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但好的領導者不一定如此,領導可以靠後天學習、模仿。帶領球隊的過程,他也在不斷學習如何溝通、傾聽、認可團隊,更重要的是,好的教練還得想辦法激發隊員的動力,使每個人充滿信心。《怪物隊長領導學》提出相同的觀念,一流的領導者,需要了解每個隊員的個性、因應不同處境,找出解決方法。 總而言之,當你多看運動員的故事、自己多接觸不同運動,就有機會學習、體會、應用這些精神。NBA得分王卡里姆.阿布都–賈霸(Kareem Abdul-Jabbar)生涯拿下3萬8387分,如今他退役30年,紀錄仍未被打破。他認為,不論是生活或是籃球,做什麼事,都該全力以赴。 2018年賈霸還參加了一檔舞蹈綜藝節目,當時他已經71歲了,卻仍大量練習,在螢幕上展現熟練的舞技。這也是為什麼,他在《籃球讓我成為更好的人》寫下,籃球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意義是,「不要老想著贏球,而是盡力做好一切準備。」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拚盡全力贏得目標, 也要學習如何面對得失
經理人月刊
2020/第188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