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港口罷工3天就結束 背後的國家衝突卻才開始

文●高士閔


▲無人車等自動化設施,較常見於因為船舶普遍大型化,僅靠人力無法滿足下貨需求的港口,如韓國釜山、中國深圳、新加坡和歐洲。達志影像

今年十月一日,擁有八萬五千名成員的國際碼頭工人協會,發起近半世紀以來,美東碼頭的首場罷工。

七十六歲的副主席赫伯特. 霍爾(Herbert Hall)宣布:「這不只是關於錢,還有我們的未來。」他進一步解釋,「我們談論的是機器、人工智慧與所有這類東西。我們想要保住飯碗。」

然而,二○二一年疫情爆發,美國港口基礎設施老舊,工人不能上工,已經引發史上最大的塞港危機,這次教訓足以讓航運公司相信,自動化勢在必行。

航運公司想避免塞港,就得提升港口效率;想要提升港口效率,就只能自動化;但港口自動化,工人會失業,工人擔心失業,會開始罷工;工人一罷工,港口停擺,又導致塞港;這是一個死結,因此各界預期,這場罷工可能不會太快結束。

但,罷工僅持續三天,就宣告落幕,虎頭蛇尾的發展令人一頭霧水,雙方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想了解罷工為什麼會這麼快結束,可以從三個角色開始分析:碼頭工人、航運公司和美國政府。

罷工雷聲大雨點小,三原因:
錢給到位、減碳優先、政府挺勞工


台灣港務公司官股董事、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戴輝煌指出,碼頭工人雖然嘴上說擔心被機器人取代,所以才罷工,但其實美國十幾年前就開始自動化;這次罷工,單純是美國大選將近,以及碼頭工人六年一次的聘雇合約要到期,工會為了增加談判勝率,才把自動化當作籌碼。

說穿了,罷工的碼頭工人屬於美國東岸,他們的平均時薪低於美國西岸,這才是罷工的主要理由:錢沒給到位。因此, 在航運公司同意調薪六二%,高過西岸同行之後,工人馬上復工。

對航運公司來說,自動化雖然重要,卻不是當下的第一考量。

戴輝煌解釋,不是每個港口都有自動化的需求,尤其是負責卸貨的機器手臂,因為海潮變動大的關係,只能仰賴專業的操作員,就像是飛機明明能自動導航,但還是需要機師一樣,所以三、五年內,自動化不太可能導致大規模的裁員。


衝突點在外國航商大量租借港口
長期走向自動化,美國卻護不了工人


一位世界前三大航運公司的專業經理人也分享,對全球前二十大的航運公司來說,五年內的首要目標不會是自動化,而是減碳。因為明年、二○三○年各國政府都已列出標準的規範,一定得達到,所以,脫硫器等減碳設備,才是它們第一時間會投資的。

最後,美國政府也沒意願推行自動化。

究其原因,十一月是總統大選,碼頭工人是一大票倉,且全球載貨量二十大的船運公司,沒有一家是美國的(見本頁圖),就連曾經美國最大、全球前五大的美國總統輪船公司,也早被法國達飛海運購併。政府若支持自動化碼頭,得利的是外國廠商,犧牲的卻是本國勞工,賠本生意沒人願意做。

不過,台師大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優聘副教授孫弘岳提醒,短期來說,自動化確實不是罷工的第一原因,但長期來看,自動化是個趨勢;若自動化,平均每座碼頭,會有近五成人員被取代,「許多工作已經無法再做什麼培訓轉型,而是要輔導轉行,否則一定是失業。」

前述世界前三大航運公司專業經理人也分享,近幾年,美國自營港口的比率顯著增加,所謂自營港口,就是外國航運公司向美國政府租借的港口,在合約期限內,就算把港口變成無人化工廠,美國政府也沒辦法說什麼,更不用說是工會了。

當這些高自動化的港口逐漸啟用,甚至取代美國政府、工會把持的港口後,港口工人勢必會再次發起罷工,但可以想像,這次可能沒人能幫他們站台。這也會導致未來幾年的罷工越發頻繁,因為這不再是勞資衝突,而是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衝突。

萬海擁小船、近程優勢,影響小
港口自動化、罷工真正受害為勞工


若未來罷工更頻繁,且是國家間衝突,受影響最小的台灣航運公司,非萬海莫屬。萬海原本就長於近洋航線,船隻載貨量多為一萬三千貨櫃,跟同業專精遠洋航線,載貨量在兩萬貨櫃以上,不太一樣。

載貨量多寡,影響的是船隻能去哪些港口下貨。以美國來說,美西多的是能接待兩萬以上貨櫃的港灣,但美東港口大多只能接待一萬三千貨櫃的船隻,所以萬海的船隻,幾乎是每個港口都能下貨,不用擔心被罷工影響,頂多就是增加運費。

更不用說,北美和南美間的巴拿馬運河,只能容許一萬三千貨櫃的船隻通過,只有萬海能符合,即使全美都罷工,萬海也能穿過運河,找尋其他能下貨的國家。

而自動化這件事,對萬海的影響一樣不大。究其原因,港口自動化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貨物太多,僅靠人力計算難以支撐、進度延宕的情況,但這種窘境多半發生在接待兩萬以上貨櫃的港灣,所以萬海不論港口有無自動化,幾乎都不影響其下貨速度。

當然,不管是哪家航運公司都有小船,所以罷工、自動化等問題不至於傷筋動骨,真正受害的,或許只有勞工。

雖然這次罷工,看似航運工人獲勝,但其實也只是把契約期限延至明年一月十五日,屆時,美國總統大選結束,航運公司反而更有餘裕處理勞資問題。到時,只要把薪水加高一點,但須多一項「允許港口逐步自動化」條款,工人多半會接受。只是,薪水再高,又有多少年能領呢?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指出,美國僅有1座自動化碼頭,所以罷工只是談判手段,此做法已行之有年。達志影像

台灣碼頭也會出現罷工潮?專家3原因解答:很難


美國碼頭工人罷工,台灣也會發生類似狀況嗎?以下是中國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的分析。

美國工人會罷工,有3個原因,第1是貨運這一行在藍領階級的收入是最高的,所以他們難以跳槽;第2是美國製造業貧弱,所以藍領也沒有其他大工廠可去;最後,美國航運多是家族經營,因為貨運是3K產業,指工作性質困難、骯髒和危險,家人領進門,比較容易活下去。

因此,當航運公司要推自動化,美國工人馬上罷工,因為就算自動化只取代掉3成的勞工,這3成勞工中,可能有自己的家人,所以剩下7成的工人也會反彈。

反觀台灣的環境,第1是薪資不高、第2是台灣科技、傳產業極強,而且非常缺人,搬貨工人就算被裁撤,也多的是公司可跳槽,甚至薪水更高。這也是為什麼,沒人反對自動化的原因之一:短期能幫自己省力、長期就算被取代,也有退路。

另一個原因,則是美國是進口大國,台灣則是出口大國。而近幾年,因為台灣科技業強,出口又翻了幾番,公司訂單變多,就會需要更多人力,這些人力需求的增長,蓋過被自動化取代的職缺,所以內部員工不怕被裁撤,反正會有新職缺跑出來,所以罷工不容易在台灣發生。(文●高士閔)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4/10月 第1926期

本文摘錄自‎

美國港口罷工3天就結束 背後的國家衝突卻才開始

商業周刊

2024/10月 第19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