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開國元老的組成
跟隨一位天才,不如與一群聰明人為伍
如果同時收到兩間公司邀約,一家公司的創辦人出自3大管顧公司,但員工能力參差不齊;另一家老闆能力稍弱,但團隊成員普遍優秀,你會怎麼選?在做決定之前,或許你該聽聽看,漢朝開國元老的故事。
一位研發工程師,同時收到兩家新創公司邀請,正苦惱該去哪一家。我問他,兩家公司的創業團隊素質如何?對方回答:A公司老闆更精明些,但成員能力參差不齊;B企業的員工素質較平均,都跟他們老闆差不多優秀。究竟這位工程師要如何選擇,成功機率較大?
想要建功立業?先找齊這3種人
在上一期的專欄〈「追隨者」的影響力: 讓更多人想追隨〉中,我以蕭何為主角,談到第一位追隨者的重要性。這一次要延伸這個議題,談劉邦的創業團隊(以蕭何為首的第一位追隨者們)。
創業團隊指在創業初期(包括公司成立前和成立早期),由一群才能互補、願景一致的人所組成的群體。根據這個定義,劉邦的創業夥伴包含蕭何、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和周昌等6人。
根據已故劍橋大學教授馬里諦斯.貝爾賓(Meredith Belbin)的研究,高績效團隊的成員,通常涵蓋謀略導向型、行動導向型以及人際導向型3種角色。而在劉邦的創業團隊中,蕭何恰好扮演謀略導向型的角色,曹參、周勃和樊噲等人則是行動導向型,而人際導向型的角色由夏侯嬰和周昌負責。
另外,貝爾賓等學者在2011年針對團隊成員專業功能、教育程度異質性和團隊效能的後設研究中發現,團隊的角色愈多元、愈異質,團隊效能就愈高。
曹參在西漢政權的建立上有極大的貢獻,劉邦建國後論功行賞,群臣都認為曹參攻城掠地,負傷70處,軍功最多,應該排行第一。在西漢建國初期,他是繼蕭何之後的第二位宰相。
周勃在楚漢相爭以及平定諸王(韓信、陳豨)上,厥功甚偉。劉邦駕崩後,呂后大封自己兄弟為王,並削減劉家勢力,之後呂后因病去世,以上將軍呂祿為首的呂氏諸王,因害怕被迫害而舉兵叛變,周勃協助平定了諸呂之亂,漢文帝將他升為宰相。
樊噲自跟隨劉邦起兵起,大多擔任護衛的角色,最有名的故事便是在鴻門宴時,項羽想在鴻門宴上刺殺劉邦,他衝入營內營救。後來韓王信謀反,樊噲又與周勃共同出兵平亂,劉邦封其為左丞相。他們3人在創業團隊中主要是扮演行動導向型的角色。
劉邦剛起兵時,夏侯嬰主要扮演劉邦與蕭何、曹參、樊噲等人間的聯繫角色。
有一回,韓信違犯軍法被判死刑,夏侯嬰是督刑之人,韓信看到夏侯嬰大喊:「君王不是想要取得天下嗎?為何還要殺壯士呢?」夏侯嬰看到韓信長相十分威嚴奇特,認為可能是個人才,便立即釋放韓信並向劉邦舉薦。劉邦稱帝後,夏侯嬰被封為汝陰侯,官拜太僕,統御漢朝所有戰車與馬匹。
周昌在楚漢戰爭時立下大功,劉邦稱帝後成了監察百官的御史大夫。由於為人正直,敢於直言,蕭何、曹參和文武百官,對他都非常恭敬。
當劉邦計畫廢太子(即後來的漢惠帝)而立趙王劉如意時,周昌極力反對,劉邦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封他為趙國國相,希望借重他的耿直和聲望,保護劉如意不被呂后迫害。夏侯嬰與周昌在創業團隊中主要是扮演人際導向型的角色。
瘋王加強臣的組合,能締造輝煌歷史
阿倫.齊納(Aharon Tziner)和多夫.艾登(Dov Eden)兩位學者在1985年曾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他們想探討團隊成員的能力組合會如何影響團隊的表現,該研究以208個坦克部隊(1組3人)為對象,依能力分成4種組合(高高高、高高低、高低低、低低低)。就如預期,小組3人都是高能力的組別表現最傑出,反之都是低能力的分組表現最差。
但是該研究發現一個現象,每一個人的表現,會受到另兩位組員表現的影響,當一位高能力的組員搭配另兩位高能力的組員時,他的表現會比與兩位低能力組員搭配時的表現好非常多。除此之外,該研究也同時指出,如果組織想要讓某些團隊的表現最佳化,就應該把高能力的人集中在那些團隊中。
劉邦的7位創業團隊成員,其中5位擔任過宰相,一位御史大夫、一位太僕,他們強與強的團隊組合,最終才創造出輝煌的歷史。
對任何團隊而言,領導人最重要的任務是選擇與自己人格特質與能力相仿的夥伴,以及培養一群少數的第一位追隨者們(如蕭何等);對團隊成員而言,當你發現一個「孤獨的瘋子」(如劉邦)在做偉大的事,身旁又圍繞一群傑出之人,就勇敢地加入吧!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跟隨一位天才, 不如與一群聰明人為伍
經理人月刊
2020/第188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