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季猶存!?來自大海的悲歌

台灣人愛吃海鮮,每人每年約吃下35公斤的漁貨,高居全球第四,但你知道台灣七成的海鮮都是養殖與冷凍進口的舶來品嗎?明明我國四面環海,為何卻成為了無魚之島?當中又面臨了什麼樣的困境?

Text by Tony Kao Images: courtesy of 達志/Shutterstock
捕魚,是世上最浪費的產業,而小小的台灣更是熱衷此道的箇中好手。聯合國農糧組織將我等蕞爾小島列為全球六大漁業強權之一,也讓我們以海產王國自豪,不過澎湃海鮮大餐的背後,卻是台灣近海竭澤而漁的真相!

據漁業署統計,台灣沿海漁業在1989年達到高峰,收穫40萬公噸的漁獲,之後便逐年下滑,到2019年時已不到20萬公噸;潮間帶的魚種,從1999年的300多種,銳減到不到50種;台灣海峽附近洄游產卵的烏魚,也從200萬尾崩落至20萬;就連過年家家戶戶必吃的白鯧,也因為濫捕,近10年少了90%,野生價更飆到千元以上,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本島大部分白鯧多是從印度印尼進口。其實不只白鯧,國人愛吃的明星物種如鮭魚、鱈魚與石斑等,也多是遠道而來漁獲,台灣人民吃魚,已經吃到天邊了!

荒蕪之海

雖說漁獲減少確實有受到全球暖化、海洋酸化等影響,但最大的原因仍是所謂的「過漁」(過度捕撈)。其實不只台灣,全球70%的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狀況,最讓人深痛欲絕的,便是素有「海洋殺手」之稱的底拖網,這是一種工業化漁業的重型捕撈工具,作法是將漁網沉至海底後拖行,不但會將沿途的所有生物一網打盡,還間接破壞了礁石生態,完全摧毀魚類棲息環境。

但底拖網可不是第一天發明,為什麼全球漁業卻以驚人之勢快速下墜?原來都是海洋科技在一旁吶喊助威。人類自古皆貪婪,但因眾多漁場天高皇帝遠,得以休養生息,如今漁船都配有高階聲納技術及精良的魚探儀,能精準定位魚群所在,可憐的魚兒再也無所遁形。與1990年代相比,如今世界的漁船量已是當時兩倍有餘,但漁獲量卻沒有顯著增長,由於漁業資源近乎乾涸,漁船們只能往更偏僻的方向捕撈,無形間又耗掉了更多的燃油資源,產生了更多的碳排。


▲印尼的四王群島又稱「最後的潛水天堂」,圖中的甜唇魚悠游其間。

力有未逮

為了避免人類未來只能「望洋興嘆」,各國也紛紛對漁業做了諸多限制,包含推動漁貨證明文件、設立禁漁區、安裝漁船監控系統、建立觀察員制度等,致力於打擊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的IUU漁業。

但道高一尺,魔高總是一丈,茫茫大海的界域如此不明顯,又有領海公海的複雜議題,各國的漁人總是有辦法鑽漏洞,從中牟取巨額的利益,像是漁獲配額的部分,漁業大國會向落後國家購買漁權、跑到法規寬鬆的國家登記船隻,抑或透過「洗魚」來規避報關查驗與檢疫,也就是在外海或公海上向他國船隻走私漁貨,再佯裝本國海鮮進港,而漁船監控系統VMS,也通常會在此刻「不小心」故障數小時,政府通常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又如漁業觀察員的使命,是監督各國漁船有無濫捕等情事,殊不知這是一項極為危險的工作!在海上,封閉的漁船如同一座小王國,船長就是國王,臨時上船的觀察員被全體船員視為「抓耙仔」,自然不會得到什麼好眼色,若是過於「盡責」,甚至可能惹來殺身之禍,最後換回船長回報時一句「不慎失足落海」了事。

儘管觀察員的任務凶險,但最棘手的還是檢查員過於不足的問題,像是台灣的《遠洋漁業條例》其實比歐盟嚴格,每小時都要用衛星回報與定位,若違規最少罰款兩百萬起跳(歐盟只單純記點),無奈再重的罰則,若無人查驗也枉然。當然啦,上述所說只是冰山一角,混賣、法令不全(只限制捕不限制賣)、飲食結構等問題也是難以解決的習題。
家有惡鄰

台灣除了上述問題外,還要多加承受來自中國鐵殼船的威脅,這些遠洋船隊數量龐大,逼近七萬艘,四處過界捕撈,引起沿岸國家的不滿,加上他們又常關閉GPS,導致難以追蹤,完全不受控制,而中國不但沒有在意鐵殼船IUU捕魚的行為,還進行了不少補貼。受到錯綜複雜的政治因素影響,我國不能像印尼或俄羅斯將中國漁船開砲或炸沉,多以口頭驅離為主,最重則噴水驅趕,無法硬起來的態度,也讓漁民感到非常頭大。

難撼勢力

其實不要說是約束中國,政府連我們自家的漁民都管不太住,也延伸出一個大家不敢討論的議題:由於討海人辛苦,每當要進行漁業管理時,便有「憑什麼影響漁民生計」的聲音出現。部分漁民以弱勢或甘苦人的身分進行情緒勒索,導致政府不敢大刀闊斧地改革,加上漁會背後地方勢力龐大、暗處金流湧動,想要讓漁民乖乖配合沒有那麼簡單,就算不小心被抓到處以重罰,也多抱持「單純運氣不好」的心態,下次依然故我。

可悲可嘆,漁民有選票、魚類則無,海洋環境屬全人類共享,卻被道德綁架,成為漁民專屬的禁臠,幸好台灣年輕一輩的漁夫們已普遍擁有生態永續的觀念(還是要說點正向的,對吧!),相信隨著時間過去,總有一天可以新陳代謝完畢,提高整體漁業捕撈的水準。


▲「吃在地、吃當季」是很重要的食魚原則,圖為北台灣最大漁貨市場--基隆崁仔頂漁市。

吃什麼,很重要

台灣有海鮮文化、無海洋文化,民眾對海洋生物的關心,僅止於餐桌上「欸這叫什麼,滿好吃的」或「有青哦!」的吆喝聲響。隔壁的日本同樣是吃魚大國,卻懂得讓魚類休養生息,從小也會教育漁業永續的觀念;義大利也推動「慢魚」運動,鼓勵民眾熟悉自己所吃的海鮮,而市場上所販售的漁獲,更是當季出產,徹底減少碳足跡。

正是因為對魚的無知,台灣民眾選購或點餐時往往只挑選自己認識的熱門魚種,如鮪魚、旗魚、鮭魚等,導致漁港抓到的漁貨,有三成到一半都因賤價直接丟棄,其實台灣沿海有許多較不破壞環境又美味的魚種,如竹筴魚、秋刀魚、鯡魚、眼眶魚等,正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副教授黃之暘所說:「只有每個人知道每條魚的故事,我們的漁業資源才有救。」唯有人人識魚、懂魚、珍惜魚,海洋保育的觀念才能真正落實到民間。

早在數千年前,孟子便提出「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的永續概念,主張取物有道,方能生生不息。在前年爆紅的Netflix紀錄片《海洋陰謀》中,導演則呼籲民眾不要吃任何的海鮮(包含捕撈或養殖),偏激與否見仁見智,但我相信漁民生計與生態保育絕不是只能站在對立面。雖然漁業濫捕前途茫茫,但我們大可以從個人做起,正如珍古德博士的名言:「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


▲台灣海洋保護區的範圍僅占領海面積的8.17%,圖為台東富山護漁區。

阻止漁業枯竭,你可以從自身做起:

● 學習認識魚,購買時問清楚來源,只吃符合標準的海產。

● 拒絕活魚、多吃在地、當季或銀白色的魚種。

● 多選擇食物鏈底層的海鮮,例如文蛤牡蠣。

● 告訴選區民代,你很注重海洋保護區,要求盡速設立。

● 關心《海洋保育法》,多多向他人傳達資訊。(目前法案仍卡在行政院) 閱讀完整內容
Esquire君子國際中文版2023/4月 第212期

本文摘錄自‎

魚季猶存!?來自大海的悲歌

Esquire君子國際中文版

2023/4月 第2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