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人line群組+幫農夫的善念 意外變歸零生意活路

台北最大團膳廠食家安,疫期打造團購第二事業

30人line群組+幫農夫的善念 意外變歸零生意活路


三級疫情警戒,讓餐飲業營收大減七成,是眾所皆知的重災戶。其實,還有一個很少被關注的產業,營收直接歸零—團膳。全台一百六十一間承包學校營養午餐的業者,被迫提早一個半月放暑假。承包北台灣四十六間公立學校營養午餐、年營收二億三千萬元的食家安,是台北市最大團膳業者,總經理陳明信坦言,這是他入行十七年來,遇過最慘的狀況。

文●游羽棠 攝影●駱裕隆
食家安

成立:1986年
董事長:黃振烈
總經理:陳明信(圖右)
主要業務:團膳
成績單:2020年營收2.3億元

不過,相較於多數業者乾脆關廠省開支,食家安跳出來,擔任業內最早協助中南部菜農運輸蔬菜的車隊。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吳芳銘指出,五月底物流業爆倉,大量葉菜卡在產地出不去,找上食家安幫忙,「團膳有人力有車,沒業務,農場是有訂單但出不去。」由農場端載蔬菜箱到北部,再交給配送車隊閒置的食家安配送給家戶。

閒置人力改運蔬菜箱衝近七百人團購,打平開支

當時,陳明信只想著協助農民出貨,並讓熟識的學校老師便於下單,於是開Line群組,剛開群僅約三十多人。

「我們光停業一個月,營業額損失就兩千萬,一箱蔬菜箱含運費才六百九十九, 要賺錢,根本不會做。」一開始只是助人念頭, 卻在北北基教師社群發酵。當時雙北疫情嚴重,老師也揪團買蔬菜箱,又因群組成員需求,開始推出雞肉、海鮮食材箱,它發揮年採購超過三百噸肉類的優勢,到處搜羅食材。

短短兩週,食家安就從營收歸零,到月入百萬,已能打平開支,成為同業裡最快開始做團購、販售量也最大的團膳業者。團購群組也從三十人,擴增成近七百人購物社群。

其實,這不是陳明信第一次嘗試帶著食家安轉向。

從他任職這家公司算起,共事過的三任總經理,全是因為虧損下台。團膳業屬性特殊,作息跟著學生走,只吃午餐、放寒暑假,一年供餐不到兩百天,「產能利用率太低,」陳明信苦笑,這讓他始終留意可行的第二事業。

又因為少子化,供餐人事成本變高,生意越來越難做。他認為,必須要在同業間做出差異化,於是用食材做區隔,它以敢用料出名,選用餐飲連鎖品牌、高價餐廳愛用的祥圃究好豬、洽富氣冷雞等,一塊肉排的成本等同整份餐的預算,食材費用比同業高出七%。

這個抉擇不容易,團膳業須在短時間內出餐,大量人力省不了;又因法規限制,必須採購雙認證食材,成本高,團膳業平均淨利率約五%。它卻願意進一步壓縮獲利,採用有品牌的食材,淨利率不到同行一半。

但,這些食材也讓它打出名號,不只拿下多所北市精華地段公立國中生意,還能放掉理念不合的學校,專注顧好關心食材溯源與食安的客戶。

逐漸步上軌道,卻因為疫情,必須停工,一百一十名員工頓時沒事做,公司也零收入。

食材口碑、選品力勝出行政也跳下來當小編學促銷停課一週後,它受託協助雲林饒平農場販售蔬菜箱,一開始,只簡單寫了一段介紹,附上Line群組連結,丟到四十六家供應營養午餐的學校群組,服務這群早有信任關係的學校老師。
幾天後,一名農業記者披露這項訊息,群組成員暴增,三天後,甚至因為人數爆滿,加不進新成員,每天能賣出破百箱蔬菜。這讓陳明信意識到,這是天賜良機,「要讓公司損失有代價,乾脆提早run(運作)團購模式。」

但團購市場競爭激烈,它的優勢在哪?負責採購的營養部協理葉心儀解釋,做團購要價格漂亮, 才有競爭力,「 我們有很多源頭供應商,價格上相對有優勢。」此外,獨家選品也很重要。

例如疫情間滿手訂單,官網幾乎全缺貨的究好豬、洽富雞,因有長期合作默契,願優先供貨給食家安;群組裡也買得到知名KTV招牌牛肉麵,價格比其他通路優惠。

從2B(商用)到2C(一般消費者),有價格優勢、獨家商品,還得學習怎麼賣。原本管製程的配膳室經理陳怡均被找來支援當小編, 她潛進超商、團媽經營的群組,學習促銷法。「我發現顧客喜歡看實拍,最好還有很熱心的人分享吃的心得,」她笑說,有些成員在小編沒能及時回應時,會幫忙解答疑問,也確實帶動訂單成長。

雖然現在只能先由行政、業務人員轉型,約一成員工打頭陣,營收也只有過去的二十分之一,遠不及團膳本業。但陳明信樂觀認為,遲早要拚第二事業,儘管這個生意模式尚在探索,目前正在加快嘗試不同選品的接受度,不論成敗都能學習很多。

陳明信說,這是他最愛的自行車運動帶來的體會, 上坡路段雖然吃力,卻是在為了攀上頂峰努力;疲憊、挫折時,只要想著未來綜覽風景的成就感,就能體會此刻咬牙前進的意義。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56期

本文摘錄自‎

30人line群組+幫農夫的善念 意外變歸零生意活路

商業周刊

2021/第17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