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叫車可以共乘 也能購買地鐵票

澳洲智慧交通的下一步 瞄準短程運輸神器


共享交通服務平台Uber與澳洲政府攜手,要用科技改善城市交通,它推出的三解方,或許正是台灣智慧交通可以借鏡的商業模式。
交通部將二○一九年訂為智慧交通元年,而二○二○年正巧是台灣5G開台的日子, 站在5G、AI( 人工智慧)、物聯網新科技的交會點,台灣如何規畫未來十年的智慧交通顯得格外重要。

「應先考量台灣十年、二十年後的狀況,台灣人口正朝高齡少子化發展,智慧運輸必須滿足人口結構需求,」行政院科技會報執行祕書蔡志宏說,「我們也要考慮未來的國土、人口、民眾生活型態,做好城鄉平衡,不只是服務載具,服務體系也要充分運用。」


註: Uber去年5月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目前僅正式出具2018、2019年前三季財報數據。2018全年營收為113億美元,但沒有公布全年EPS數據。

在交通運輸工具之外,從乘客身分認證、金流支付、票證取得,到未來的人機互動、虛實整合、區塊鏈發展,這不僅牽涉跨單位合作機制,更需要強大的系統整合,中華運輸協會理事長張永昌直言,「需要的不只是QRcode、行動支付這些數位化發展,更需要交通數位轉型,這種數位轉型不僅是運用科技,而是藉由科技,發展出全新的交通商業模式。」

解方一》 共乘搭車合法化4G時代,叫車服務App

一上線,亂了傳統交通產業一池春水,尤其Uber(優步)提出車輛共享服務商業模式,更直接挑戰不少國家交通管理法規,如何在新創與傳統之間取得平衡,成了政府的挑戰。


澳洲是少數讓車輛共乘服務合法化的國家,Uber也在當地設立服務中心,協助平台駕駛解決各式問題。

澳洲是少數讓車輛共乘服務合法化的國家。二○一五年十二月,雪梨所在的新南威爾斯州納管Uber後,Uber陸續推出了UberPool、Uber Transit等多項新服務,向智慧交通城市跨出一大步。


Uber Transit連結大眾運輸系統,乘客可直接透過這項服務購買地鐵票、公車票。

UberPool主攻「共乘」市場,舉例來說,一輛小客車從A地行駛到B地,相近路線上若有三人叫車,駕駛就可以陸續載上三個客人;對城市交通而言,一輛車可以完成距離相近的三趟行程,既減少了車輛上路數,也減少了碳排放量,乘客也可享有共乘優惠費率,唯一的缺點,是三個人上、下車地點不同,乘客可能得多花幾分鐘才會到達目的地。

解方二》 簡化大眾運輸檢索

Uber Transit則是連結大眾運輸系統,除了可以替乘客查詢大眾交通工具搭乘時間外,乘客更可以直接透過這項服務購買地鐵票、公車票,出了地鐵站,乘客也可以直接在站口另外叫車,直達目的地。

Uber已在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推出UberPool服務,Uber Transit則僅在雪梨上路。

這兩項服務選定雪梨優先營運,主要是澳洲政府預估,三十年後雪梨的城市規模將與現行的紐約、倫敦一樣大。澳洲政府於是自一五年起推行共乘,以求有效降低交通流量。
「勞動工作者、貨物困在車陣時,營運成本增加、生產效能下降,最終,這些成本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澳洲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和區域經濟局就曾預估,交通堵塞使澳洲人損失至少一六五億元澳幣(約新台幣三四六八億元)。」Uber澳紐暨北亞地區總經理安德森(Susan Anderson)說,「若再觀察雪梨中央商務區車位與勞工的比例,僅有約十二.二個車位給予一百個勞工使用,不僅是澳洲比例最低,更也是全球比例最低的城市之一。」

解方三》 擬推電動單車租借

不只推出以上兩個服務,Uber未來也計畫在App中新增電動單車、電動滑板車租借服務,希望能在較短的行程中,運用小型、電動交通工具,減少汽車上路的機會,安德森說,「 我們相信JUMP電動單車、電動滑板車對澳洲、紐西蘭來說,是令人興奮的機會。」


Uber澳紐暨北亞地區總經理安德森指出,澳洲共享乘車新法規以安全和乘客為優先考量,同時也考量到新創科技的發揮空間。

新科技在智慧交通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董事長杜奕瑾表示,不能再用過去的想法來思考智慧交通的未來,如何將人工智慧科技運用在自駕車、無人巴士,都是接下來相當重要的議題,他也表示「台灣也極具智慧交通發展條件,在一般市區道路上,除了汽車之外,還有機車,交通環境非常具示範性,加上台灣擁有世界最強的ICT(資通訊科技)產業、軟體創新人才,這些都會是智慧交通產業的創新力量。」

談到「移動網路」,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手機,不過,現代車輛也都搭載了連網設備,汽車將搖身一變成為「新型態智慧載具」,透過車子就可以有效獲取數據,包括即時交通流量狀況等等,這些也都是智慧交通的新價值。

當台灣走向高齡化社會時,長者們需要更便利、價格更實惠的乘車方式,如何打造一個適用於台灣的智慧交通商業模式,考驗著台灣政府對未來社會發展的眼光與執行力。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204期

本文摘錄自‎

Uber叫車可以共乘 也能購買地鐵票

今周刊

2020/第12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