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調查分析、時相設置標準 缺乏統一準則
撰文/陳子萱
交通部大力推動行人專用時相,盼降低行人事故率,但設置缺乏統一原則,讓地方無所適從。學者提醒,號誌只是改革起點,中央應盡快從環境著手,提出改善行人空間的全國性計畫。
今年五月初, 台南一對母女走在斑馬線遭左轉車撞上,三歲女童不幸身亡,行人地獄再現,引爆各界震怒。交通部部長王國材事後表示「非常愧疚」, 火速下令各縣市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時相」和「行人早開時相」,強調這是短期內避開人車衝突最有效的方法。
為徹底洗刷行人地獄汙名,行政院也在五月底拍板「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預計七年砸四百億元,從工程、教育、監理、執法四大面向,跨部會打造人本交通環境,並且也拋出今年目標,要在全國設置三五六一處行人專用或早開時相。
▲交通部近期大推「行人專用時相」,在十字路口讓所有汽車停等,以利行人能任意通過,但不僅實務上難執行,也並非治本之道。攝影·蕭芃凱
人車完全分道是理想 難以有效執行
簡單來說,行人專用時相就是讓行人全部走完,車輛再走,多設置在十字路口,各方向的行人綠燈會同時亮起,行車號誌則全為紅燈,達到人車分道;至於行人早開時相,則是行人綠燈提早幾秒亮起,行車號誌再亮綠燈,以利駕駛轉彎時,能清楚看見已走在斑馬線的行人,避免因視線死角造成事故。
實際攤開六都執行狀況,截止五月底,台北市已設置六三七處專用或早開時相,居六都之冠,高雄市則設置四四一處,新北市二五七處,桃園市一○三處,台中市六十七處,台南市六十四處。以各縣市自訂目標來看, 目前高雄市執行率最高,台中市則墊底。
各地方政府更進一步盤點出最危險的「行人肇事熱點路口」,不過各縣市改善狀況不一,桃園市盤點三十處熱點,均已全數改採早開時相;新北市八十五處熱點,僅有四十處設置專用或早開時相;台中市十處熱點也只改善兩處。
儘管最理想的目標是達到人車完全分道,但如何兼顧行人安全和車流暢通,是執行過程的一大考驗。
台北市交通控制中心主任王耀鐸就說,北市曾經在忠孝東路、復興南路口試辦專用時相,但實施後,車流回堵數公里,最後只能終止辦理,退而求其次,改採對行人保護程度較低的早開時相。高雄市交通局副局長劉建邦也坦言,為降低對車流的衝擊,目前早開時相是較普遍的作法。
中央期盼藉由行人專用時相,發揮特效藥作用,降低行人事故,但看在專家學者眼裡,卻未正確投藥,原因在於相關調查做得不夠充分,且在事故調查分析、時相設置條件上,交通部也未訂定參考的標準規範,讓地方難以有效執行。
「為什麼台灣現在很難做交通安全改善,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進一步』調查。」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交通工程組教授許添本強調,設置行人專用或早開時相,短期當然可降低人車衝突,但還須搭配分析各地事故不同肇因,才能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他點出,現在行人事故調查高度仰賴警察單位,雖有事故肇因統計,但應從交通專業角度「重新分析」。例如,行人事故肇因多是「未注意車前狀況」,但為何沒注意?是駕駛個人問題,或是與事故路口特質、發生時段有關?政府應進一步釐清,這是改革的關鍵第一步。
然而,目前無論是事故調查或時相設置條件上,中央考慮到「因地制宜」,都未有明確標準,僅交由各地執行。許添本認為,交通部應給出更具體的規範原則,地方才知道怎麼由下而上提出改善方案,「不是因為因地制宜,就不用訂規範。」
他舉例,在事故調查分析上,要怎麼重新分析行人車禍?設置時相前,應做好哪些調查程序?可以參考哪些指標?該怎麼定義、測量路口的行人量和汽車量?交通部都該給出參考原則。
設置條件未有明文規範 各縣市只能互抄
目前針對行人專用或早開時相的設置條件,中央法規《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並未明文規範,各地政府只能「互抄」。台北市是全台最早推行專用時相的縣市,以行人每小時三百人、轉彎車量每小時二五○輛,且道路服務水準D級以上路口,作為行人專用時相的設置條件。包括高雄、桃園,都參考北市標準,但許多縣市至今還沒有明確設置指標。
許添本點出,現行國內標準多源自國外,像台北市就與美國洛杉磯交通局標準一樣,但在車流量估算上,台灣有大量的機車和右轉車,若照國外指標測量,很容易就達標,也因此,測量指標須考量在地化設計,例如把機車、汽車流量分開計算。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則建議,設置行人專用時相,還要考量道路寬度、道路兩旁的開發強度、土地使用分區使用形式等,這都可能影響人流狀況。
他認為,中央的原則指引要夠明確,讓公務員能直接「複製貼上」。例如當道路兩側開發強度到多少,就能時相調整須兼顧車流順暢和行人安全,各地交通控制中心就負責監控路口的人車流,掌握號誌變動後的影響。
依照指引,把圖拿出來抄,中央要有能力分類出不同情境規範,供地方參考,「不要每次都說因地制宜,但條件都沒講。」
▲時相調整須兼顧車流順暢和行人安全,各地交通控制中心就負責監控路口的人車流,掌握號誌變動後的影響。攝影·陳睿緯
針對行人傷亡的不同樣態 應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
至於設置行人專用或早開時相,究竟能不能解決行人地獄亂象?許添本直言,專用時相能降低車禍,算是一種對症下藥,「但『病』不只這一種,針對不同樣態的行人傷亡,要有不同的改善措施。」
他進一步解釋,專用時相主要是降低交叉路口的事故率,但台灣的行人車禍,很多是被直行車撞,或沒有走在行人穿越道上。因此降低車輛速限、設置行人穿越道、擴大行人等候空間,也應是並進措施。
許添本強調,台灣人口密度高,「我們比其他國家更需要保護行人的實體設施。」號誌只是起點,改革還是要從環境著手,要打造「車讓人」的環境,應全盤思考,包括八米以上道路,是否都要做實體人行道;學校附近三百公尺內是否應降低車速,得有全國性的改善計畫。
林志學也舉例,在車流量大的路口,搭配設置行人庇護島就是關鍵,可讓行人不用趕著一次過完馬路,除了有效讓人車分段放行,也能保障行人安全。
只不過,對地方而言,相關交通改善工程,同樣需要中央明確機制作為後盾。劉建邦認為,針對人行道的設置條件和設計標準,交通部應明訂規範,供地方依循,而不是在地方遭反對就無法設置。此外,交通工程是跨局處合作,中央應訂定跨單位的上層協調機制,確立優先順序,排解局處衝突。
在交通部五月道安說明會上,公路總局表示,目前針對易肇事路口改善,大致都會分析事故案例、碰撞區位與類型、碰撞車種等,並將依此提出改善檢討。王國材也在會上強調,針對易肇事路口,專用時相還是最快、最簡單的改變,而像是左轉彎設計、行人庇護島、行穿線退縮等交通工程,已經發布相關指引,但各縣市還需要時間來完成。
時相號誌僅是改革的第一步,政府要打造人本交通環境,需要更具體且務實提出全面性的改善計畫,布建完善的行人空間,才是抹除行人地獄汙名的根本之道。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號誌改革不治本 台灣行人地獄如何解?
今周刊
2023/6月 第1382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