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教育趨勢
近年來臺灣中學教育的方針與內容已大幅改變,從20年前的教改、9年一貫、12年國教,到最近的108新課綱,不管是課程內容還是升學制度都有很大的變化,很難想像20年前還是聯考的舊時代。 但對家長來說,卻不易了解其中差異。因為家長獲得訊息的管道主要來自學校老師的宣導或網路新聞。特別是現在制度越來越多元、複雜,對大多數家長來說,小孩就是去學校「上學」,然後「放學回家」或補完習回家。要了解每2、3年就變動一次的制度,實在不容易。 然而,面對迅速變化的升學制度,家長有責任要陪伴孩子一起面對、一同成長。這本書除了能讓學生獲得一些讀書技巧,也希望讓孩子與家長更加了解最新的升學制度、教育趨勢,以擬定最佳策略。 本書的第5章會詳加介紹目前最新的制度及一些應對策略,而在本書一開始,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中學教育的未來趨勢。 素養教育 首先是108新課綱的核心精神——素養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的能力。大家都接受過中學教育,唸書時或許心中都有相同疑問——學這些東西,除了拿來考試、升學,還能做什麼? 我曾看過一篇報導,臺東高中學生簡丞輿同學透過手機定位的方式,將不規則形狀的校園分割成許多三角形,然後用「海龍公式」推估出校園的面積,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應用例子。這份「海龍公式之推導與生活的應用」就成為簡同學的高一「學習成果報告」,成為他「高中學習歷程」的一項傑出成果。 也就是說,學知識是一種態度、一種涵養,是將所學運用在生活上的能力,或整合不同知識的能力,而非只是把老師教的東西背熟或考試考一百分。 畢竟,我們在國、高中所學的內容往後在職場或生活中大部分都不會用到。有誰平常會用到一元二次方程式、波以爾定律呢?然而,我們在職場或生活中卻常常需要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術,因此重點並非過去學習了多少知識,而是「學習新事物」及「應用知識」的能力,這就是素養教育的核心概念。 就像十幾年前,學校電腦課教的可能是window 97、小畫家,現在早已過時,各種軟硬體日新月異,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會推陳出新。我們不能只靠以前學的東西,要隨時做好學新東西的準備。素養教育強調「活到老,學到老」,學得快的人才會是贏家。 除此之外,素養教育也希望能培養學生的「現代公民意識」。除了現代公民社會制度,還包括現代政治制度、環保意識、氣候變遷、人口老化、道德教育等,都是未來相當重要的議題,不只是政府的事,而是需要全民共同討論、參與。也就是說,素養教育的目的不是想培養「書念得好」的學生,而是「全人教育」,讓大家具備學習新事物的能力與公民意識,能參與各種社會與政治議題,成為自己以及國家的主人翁。 現今社會常見的許多亂象,如垃圾亂丟、交通意外頻傳、車子不禮讓行人、公共安全低落、市容凌亂、政治偏執等,都是缺乏現代公民素養的表現,也是素養教育想要從根本改善的目標。 當個有夢想的野孩子 那現在的大學究竟想收什麼樣的學生呢?傳統上,大家都覺得學校要的是認真、努力的學生,畢竟沒有努力,哪來的成功?當學生不就是要好好念書嗎?以這個標準來看,以前的聯考是最公平的制度,誰認真唸書考高分,誰就應該進入好學校。然而,許多頂尖大學的校長的答案可能跟你不一樣: 臺灣大學管中閔校長曾表示:「我們臺大希望能夠收到非常野的學生,『非常野』是指那些能夠不受常規拘束,思想上可以天馬行空的學生。」 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則說:「清華大學尋找的是心中有一個夢想、腦海中有一張藍圖的學生。」 交通大學校長陳信宏說:「交大在尋找能定義自己未來的學生。」 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說:「成功大學喜歡能勇於探索、願意承擔的孩子。」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則說:「期待我們所招收的學生,是活潑、多元、充滿好奇心,及具備創業家精神的同學。」 由以上5所頂尖大學校長的回答,大家應該不難看出時代的變化。 「乖巧」已經不是大家想要的特質,勇於嘗試、對自己未來有想法的學生才是首選。上大學後由於沒有升學壓力,大部分人也因為住校、租房子而遠離家長,如果是就讀沒有興趣的科系,或對未來缺乏藍圖、夢想,容易頓失人生方向,在大學的表現自然不佳。 何況,現代已經不是勞力密集、甚至不是知識密集的時代,現在大家比的是創新的想法,還有創造新事物的能力。Paypal、特斯拉、SpaceX的創辦人馬斯克放在學校恐怕不是一位好學生,他的成就卻世界共睹。他以擁有許多創新想法著稱,加上優異的執行力,造就好幾間最火紅的公司,組成了馬斯克帝國。現在大學要的就是像馬斯克這種有想法、有創造力的人才。 教育品質提升、課程多元化 除了現在教育的方針不同,學校教育內容也跟以前差異很大。整體來說,現在中學教育的品質提升很多,除了教育部不斷推行新課綱,將過往「填鴨式」、強調「背誦」與「學習知識」的方針,轉變為「跨領域整合」、「素養導向」的學習,學校教師的素質也不斷提升。 「教師」在過去20年來被視為收入穩定的鐵飯碗,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理想職業,因此得以吸引大批優秀大學畢業生投入。許多年輕教師不僅學識豐富、具備研究所或其他領域學歷,更富有熱情與教學熱忱。 在中學教育部分,張輝誠老師等人提倡以「學思達教育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判斷、分析、應用等綜合能力;大學部分,常受矚目的包括葉丙成教授提倡的「BTS教育新思維」,以創新教學式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引領學生主動學習。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優秀的中學教師編纂自己的講義及教材,試圖創造出自己的教學風格。 除了一些常在媒體上曝光的指標人物,也有許多國、高中教師默默在課堂上努力,他們接受許多培訓,花很多時間製作新教材,包括校訂必修、選修課等,可以期待未來國、高中的授課方式會越來越多元、活潑。 除了教學方式,課程內容也更多元。108課綱實施後選修學分大幅提升,學生可以選許多自己喜歡的課,每個人的課表可能長得都不同,自由度比以往增加不少。 選系過時了?跨領域整合的重要性 另一項趨勢是以前強調「專才」,現在則強調「通才」。一個原因是現代社會變遷快速,過去界定的「領域」現在可能已經不適用,或界線已經變得模糊。 以近年最夯的「電動車」為例,以前「汽車工業」是一個很明確的領域,各高職學校也都設有「汽修科」等科系。然而,電動車牽涉的領域就廣得多,除了機械與材料等固有領域,還有電池(電動車的核心)、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需要對各領域都有一些了解的人進行整合。 近年來,國內外開始有大學採「不分系」的策略,相當受學生歡迎。多所國立大學紛紛搶辦不分系學程,例如國立成功大學不分系最低錄取分數僅次該校的電機、資工系;甫合校的陽明交通大學將大一、大二不分系獨立成學院,讓學生先練基礎研究功力,大三後再選系。臺大與中正大學也擬在111學年成立不分系。 不分系除了讓學生多一些時間探討未來職涯發展方向,了解自己真正興趣所在之外,也可讓學生累積個領域的經驗,大幅提升「跨領域整合」能力,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若孩子有意選擇大學「不分系」學程,家長應抱持鼓勵態度,相信這對未來職涯發展會有助益。 精準教育 雖然剛剛提到中學教育課程不斷革新,學校教師的教學內容也在提升當中,學生補習的比例卻越來越高、家長也越來越焦慮。幾乎路上所有學生都有接受補習或私校的補充課程,那為什麼大部分學生的成績依舊無法提升呢?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相當多,從缺乏唸書動機、目標規畫、時間管理、唸書技巧、筆記技巧等,每個人的主要問題可能都不同,因此可以預期大家都需要「專屬」解決方案。 何況,每個孩子的個性與天份本來就不一樣,家長即使用一模一樣的方式教小孩,老大跟老二的反應可能截然不同,個性差異更可能從一、兩歲時就呈現出來。既然每個小孩天份、興趣、個性都不一樣,我們怎麼能期待用一種方式能教好全部的小孩呢? 現在教育系統的困難之處在於不管是學校老師或補習班老師,都是「一對多」的狀態,很難兼顧所有學生。因此,家長勢必要在中學孩子的教育上扮演某種角色,例如透過與學校老師、補習班老師溝通,觀察孩子的不同面向,找出核心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不敢跟父母全盤說出心中的想法,除了缺乏自信,也擔心會受到父母責罵。這時最好抱持開放態度,才能達成有效地溝通。 後面的章節會提到性格分類及一些唸書技巧,家長需要做的是找出孩子的興趣,根據孩子的性格擬定一些策略,例如提升自信心、加強弱科等。 正向教育 傳統臺灣教育遵循「尊師重道」的儒家精神,以前常有家長囑咐老師要「嚴加管教」自己的小孩,打、罵都沒關係。很難想像,一直到21世紀初期,大家都還視「體罰」為理所當然,「少幾分打幾下」更是教室裡常上演的劇情。但在歐美,「體罰」早就被禁止,畢竟,哪個小孩子不會犯錯呢? 在美國求學時,感受到的一項差異就是大家說話都很直接,師生間如果有不同意見會直說,不會藏在心裡。但在反駁對方前,通常會先肯定對方的想法是重要的、好的,不會全盤否定對方。老師對學生更是抱持鼓勵心態,不管是多蠢的問題,只要願意說出來,就是一種突破。 想像一下,如果今天你在國外好不容易鼓起勇氣開口講英文,其他人卻跟你說你英文很爛,恐怕沒有多少人敢再開口講了。相對地,如果其他人給你鼓勵和正向回饋,你就會有勇氣繼續講下去。我們在學習新事物時,不可能馬上就熟練,因此「正向回應」對學生或正在學習任何新事物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是在幼兒教育階段,以阿德勒學派信念為主的教師也正在提倡「正向教養」的重要性。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一位奧地利醫生與心理治療師,他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想要尋求與他人連結的渴望,小孩之所以表現出不當行為,主要是由於「內心受挫」與「挫折感」。挫折感越深的孩子往往最缺乏鼓勵與正向支持。如果能賦予孩子權力和責任,提供正向鼓勵,協助他們找回歸屬感與自我價值,就能提升他們的行為表現。 密西根大學教授托馬斯.卡爾(Carl Thomas)曾做一項研究,他將學生分為兩組:第一組學生為對照組,跟平常一樣解數學題目,第二組學生則會接收到「你的數學可能不太好」的信號。研究結果令人出乎意料——第二組學生的成績瞬間一落千丈,平時成績優異的學生,在接收到「負面信號」後,成績也出現明顯滑落。 也有專家學者認為,「男生數理比較好」或「男生比較適合走自然組」的傳統觀念會對學生造成影響。事實上,性別並不會影響你的數學成績。這也從近年來越來越多優秀的女性數理人才,以及逐漸拉近的理工科系男女學生比(包括醫學系也是)看出端倪。 可惜的是,「正向教育」在臺灣一直被忽略,大家覺得「好好念書」就是當學生的本分,不好好念書就是不乖,有偏差行為那就更不用說了,卻很少人去探討孩子背後的動機與心理需求。沒有從內部解決問題,恐怕只是治標不治本,效果絕對不會太好。對家長來說,最重要就是培養孩子唸書的動機,「正向教育」是個很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