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財富前必須釐清的人生課題─什麼最重要?
人類生命最奇妙的地方不在於找到生存的方式,而是找到願意為之奮鬥的事物。
──費奧多爾.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
文學家
形塑美好人生的四大要素
2015年時,兩位世界級心靈導師在印度的達蘭薩拉碰面,一起聊天、慶祝他們的生日。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達賴喇嘛與他的摯友戴斯蒙.屠圖(Archbishop Desmond Tutu)一起暢談生活的燦爛與苦難。
按照《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The Book of Joy)書裡記述的,兩個人在河岸邊,從人生百態聊到湯夠不夠熱等大大小小的問題(這兩個人比我想像的還要幽默)。當進入嚴肅的人生問題時,話語不斷地圍繞在喜悅和幸福的差別。如同我之前所說的,不管是怎樣的哲人,當我們談起幸福時,一定會討論它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大主教屠圖認為,「喜悅遠比幸福巨大。因為幸福往往被視為和外在環境有關,但喜悅則不然。」達賴喇嘛非常認同,「喜悅和幸福非常不一樣。當我說幸福時,似乎和滿足有關。」
兩人在原先亞里斯多德表述的幸福之上,加注了新的批判層次。當幸福(我所稱呼的體驗式幸福),與每日所經驗的快樂有關時,要獲得喜悅(反思性幸福)就需要另一層的努力1。以兩人所代表的天主教與佛教觀點看來,沒有掙扎與折磨似乎就沒有喜悅。看起來,喜悅正是付出後的結果。
那麼,現代幸福的科學有告訴我們付出代價後,能得到什麼嗎?如果財富意味著對生活感到富足,那麼什麼又能夠代表富足呢?
我並不是因為在寫這本書,才開始對美好人生的定義感到興趣。我和每個人都一樣,時常都會思考「究竟什麼是快樂?」和「怎樣的生活才算值得?」我從兒時,就開始對這些問題著迷。為了撰寫這本書,我花了上百個小時鑽研各領域對幸福的思考。基於上述的思辨與調查,我認為喜悅的人生主要與下面四個因素有關。那就是:連結(Connection)、控制(Control)、競爭力(Competence),以及社會關聯(Context)。
其實,金錢與上述四個幸福要素的關聯,向來極少被仔細討論。它們其實都與富足的生活有關。就讓我們一一仔細討論。
四個圓形的交融作用
當信仰與愛國主義成為人生意義的選項時,我們似乎可以來討論上述的所有概念是否有可能交會?所謂的與環境有所連結,意味著「與所有人有關」,這也代表了前面提過的「充實幸福」概念。讓我們看一下右邊這張圖。這是我自己想像上面提過的四大要素互相重疊時的狀態。
三個圓圈互相疊合,而社會關聯的圓則包含了其他三個小圈。或許我們可以把社會關聯圓圈看作是第四個圓圈,並且與其他三圈互相疊合,但是目前的心理學界更傾向相信:人們希望自己能附屬於更偉大的夢想與概念。
究竟,我們每個人如何決定什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呢?當我們在經歷人生的高低起伏時,我們仍舊不會捨棄心裡覺得重要的事物。我們以最實際的方式前進。工作很糟,但家庭更重要。離婚很痛苦,但至少我們還有朋友。以上。不管在多麼艱險的風暴之中,我們終究可以找到停靠的港灣。
當不同的元素疊合時,將帶來更強烈的協同作用(synthesis)。以宗教為例,當信仰與宗教組織結合時,能同時引出強烈的連結感以及社會關聯。心理學家海德特犀利地指出,「不管宗教的起源為何,幾乎所有的宗教都結合了複雜的社會性元素,包括儀式、故事與規範,用以壓抑自我,並將個人精神提升至另一個更高的層次32。」再來,愛國主義也與連結感與社會關聯的兩相疊合有關,畢竟國家與部落都起源於相似的迷思。但是不管是追求國家獨立或個人命運的自由,都仍必須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遊走。我們再看看第三種例子,運動員往往會將競爭力與連結串在一起。幾乎訪問每個專業的前運動員,所有人都會認為最讓人想念的並不是運動本身,而是團隊合而為一的感覺。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財富的幾何學
布萊恩.波提諾
由 大牌出版 提供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