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諮詢門診發現現代人外食比例上升,雖然方便,但無形中會攝取過多醣分、油脂、鹽分;還有滿街林立的手搖飲、團購的零食和點心,會攝取過多精緻糖、人工添加物等,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胰島素阻抗,無形中埋下高血糖的因子,罹患普遍的現代文明病「糖尿病」(Diabetes)。除了糖尿病以外,像是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都可能是「吃」出來的喔!
有些人罹患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等到出現高血糖症狀或治療其他疾病、健康檢查時,才驚覺自己有糖尿病,已經錯失早期改善、逆轉糖尿病的機會!糖尿病目前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二○二一年為第五名),「二○一七~二○二○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十八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11.1%,意思就是每九人就有一位是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前期盛行率約25%,每四人就有一位處於糖尿病發生的高風險中,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不僅影響國人健康,衍生的醫療負擔也相當龐大。
許多糖尿病患者因罹病,遇到很多困難、恐慌,嘗試非常多錯誤的飲食方式或聽信偏方來控制血糖,結果不如預期,也危害身體健康。希望透過這本書籍,能教大家不管是自己煮還是外食族,飲食上如何簡易控制食物的攝取量,執行健康的飲食並穩定血糖,書中也會破解許多飲食迷思及不實謠言,傳達正確資訊給大家,不要因罹病而覺得人生被剝奪了許多快樂的權利。不管您是否有血糖上的問題,這個健康飲食原則,可適用於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和一般健康人,當作長期的健康飲食模式。
為什麼我會得糖尿病?
首先先認識「胰島素」,胰島素是控制血糖的關鍵「荷爾蒙」,由胰臟內的β細胞分泌,正常吃完東西後,血糖會上升,這時會開始分泌胰島素,將血液中的葡萄糖帶入細胞內,產生能量,同時調節血糖,讓血糖穩定;反之胰島素缺乏、分泌過少或敏感度下降時,身體無法有效調控血糖,就會出現高血糖的現象,而影響胰島素缺乏、分泌或敏感度的因素很多,基因遺傳、年齡、肥胖、飲食不均、活動量不足、懷孕、內分泌等都有可能。
.糖尿病常見症狀有哪些?
糖尿病常見症狀有食欲增加(多吃)、口渴(多喝)、排尿次數增加(多尿)、體重不正常減輕、容易疲倦虛弱、傷口癒合較慢、皮膚搔癢、視力模糊等。初期通常沒有症狀,許多人直到出現常聽見的糖尿病症狀「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才懷疑自己罹患糖尿病!
營養師小提醒
糖尿病不一定有明顯症狀,而有三多一少症狀也不一定是糖尿病!定期健康檢查很重要,有任何疑問時都建議至醫療院所做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不一定有明顯症狀,而有三多一少症狀也不一定是糖尿病!定期健康檢查很重要,有任何疑問時都建議至醫療院所做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可分為四類
1.第一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受損,使身體無法合成足夠的胰島素,需靠施打胰島素才能維持正常血糖值,可能原因為遺傳基因、自體免疫系統等。
2.第二型糖尿病:胰臟還有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但因胰島素阻抗,讓細胞分泌胰島素逐漸減少、胰島素作用降低,導致身體無法有效的使用胰島素,造成血糖異常,可能原因為肥胖、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家族史等。
3.妊娠糖尿病:又可分為兩類,一種是懷孕前已經罹患糖尿病(可能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另一種是懷孕前正常,懷孕中後期可能因荷爾蒙變化,導致血糖異常,這類常出現在體重過重、高齡、生產過巨嬰、曾有妊娠糖尿病、家族史等孕婦身上。
4.其他型糖尿病: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特定類型糖尿病,例如基因缺陷、疾病、藥物、化學物質等引起的糖尿病。
糖尿病終身為伴,最大的威脅是併發症
糖尿病是慢性病,終身為伴,不像感冒咳嗽、打噴嚏的急性症狀,有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症狀,所以很多人不清楚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罹患糖尿病要學會正視與管理它!真正可怕的是長期不好好控制血糖而導致的併發症,會造成生活品質降低,嚴重時甚至會危害生命。常見併發症有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變、足部病變等,一旦確診糖尿病,須好好控管血糖,預防勝於治療,才能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改善生活品質。
肥胖與糖尿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認識「糖胖症」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約八成有肥胖問題,糖尿病加上肥胖(Obesity)就是糖胖症(Diabesity),意思是指BMI>27,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體重過重時,胰島素阻抗會增加,身體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才能維持血糖平衡,如果不改善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來控制體重,胰島素阻抗會愈來愈大,導致胰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容易讓血糖失控,而糖尿病合併肥胖死亡風險會增加到七倍之多!肥胖不僅影響糖尿病,也會導致許多疾病,像是十大死因中的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都與肥胖有高度相關性,所以體重控管非常重要!
沒有降不下來的血糖,調控血糖的基本要素
1.體重控管:建議BMI控制在18.5~24,臨床研究發現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適度減輕體重≥5%,有助於改善血糖、血壓、血脂之異常。
2.均衡飲食:建議均衡飲食六大類食物,並控制醣/糖攝取量,暴飲暴食及不正常食型態,會讓血糖不穩定。
3.規律運動:每週至少運動一百五十分鐘,每週三~五次,每次三十分鐘以上,建議中強度運動(持續運動十分鐘以上,能順暢對話,但無法唱歌),運動有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及降低糖化血色素等益處。
4.生活作息:調整生活型態,保持良好的睡眠、規律的生活作息,睡眠時間不足、品質不好,也會影響血糖波動。
5.適當舒壓:正視糖尿病,做好心理調整,心理及生理壓力都會導致壓力荷爾蒙,進而影響血糖波動,所以找到舒壓的方法、維持良好的心情很重要。
6.遵循醫囑服藥:定期健康檢查及量測血糖,血糖愈早達標愈好。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