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平均餘命約有二十年的時間,孩子大了,夫妻倆終於有時間可以過想過的生活,如果父母仍健在,真是要感恩還有時間與父母相處。高齡社會下,老老照顧將是常態,如何避免貧病惡性循環的老老照顧,是有方法的。本專題除了探討老老照顧可能面臨的問題與解決之道,也將向大家推薦由史丹福大學設計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不單是慢性病族群應該要學,健康的人也很適合來學習,一起為老後健康生活打基礎,老老照顧也可以快樂、健康地生活。
老老照顧並不可怕 而是美好的記憶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夫妻相約廝守終生,最浪漫的事,「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則表達了有緣才可成為家人,應該珍惜。面對高齡社會無可避免的「老老照顧」,我們應該持正向思考,老化並不可怕,用對方法,大家一起攜手快樂地變老,也是一件美好的事!
.不想麻煩子女,選擇居住在台北市中山老宅,九十歲的韓健與八十三歲的妻子黃秀華,夫妻倆目前仍每天維持著游泳的運動習慣,參與教會的活動,生活充滿活力,展現出比他們實際年齡更年輕的精力。
.推著輪椅慢慢協助妻子移動到廁所,是九十歲的林阿公每天都要做,卻令他感到最辛苦的事。林阿公照顧九十歲罹患糖尿病的妻子已經十多年;怎料,妻子卻在一年多前,又診斷罹患失智症。林阿公也有心臟病,雖感嘆「辛苦嘸人知」,仍然堅持陪老伴走過每一天。
.目前分別為九十五歲與七十七歲,在平溪菁桐比鄰而居的邱綢、邱菊母女,每天早上固定要到菜園,整理自己栽種的蔬菜;三餐自理,過著既獨立又可隨時看顧彼此的生活。
.當了三十年公務員的杜娟,母親七十八歲時被確診罹患介於輕度至中度的失智症,為全心照顧母親,她申請提早退休。但母親曾經有一次半夜跑至新海橋上想要自殺,幸好被路人看見緊急救回,這可嚇壞了杜娟。為了照顧母親,杜娟跟每一位失智症家庭照顧者一樣,都有一部滿滿的辛酸史,卻依然勇敢扛下照顧的責任。
面對老老照顧 您想要怎樣的生活?
以上,都是真實發生在你我周遭的真實案例,有健康、幸福生活的夫妻,有疾病仍不離不棄的老夫妻,有雙雙高齡仍努力自主生活的母女檔,也有不辭辛苦照顧失智母親的女兒。看了這些案例,可想過面對老老照顧,您想要過怎樣的生活?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資料,台灣人平均壽命至一○四年已達八○・二歲;女性平均壽命為八三・六二歲,男性則為七七・○一歲。六十五歲全體平均餘命為一九・九三歲。亦即國人在六十五歲退休之後,平均還有接近二十年的壽命,老老照顧的情況勢必是無法避免。
看看鄰近的日本,比台灣更早進入高齡社會,據厚生勞動省的一項調查顯示,二○一六年日本在家接受照顧的案例中,首次超過三○%是被照顧者及照顧者,都超過七十五歲的「老老照顧」。至於被照顧者必須被照顧的原因,失智症比例增加到二四・八%;而中風比率則首度上升到最多的占比。因為高齡化及核心家庭影響,老老照顧的情況將持續增加,必須要利用長照保險制度,提供必要服務給予高齡照顧。
老老照顧易見的問題與困擾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根據他在高齡門診的多年經驗觀察,許多屆齡退休的人原本計劃擔起照顧高齡父母責任,好好盡孝道,卻發現事實與想像、期待的不一樣,因而開始出現一些抱怨;像是因為沒有了工作時的雄心壯志,或是頭腦不夠靈活了,進而懷疑自己是否失智了,還是哪裡做不好。還有許多人,會擔心來自外界的眼光,質疑自己沒有盡到照顧的責任;尤其是未婚子女,或是喪偶子女,最容易產生這種情緒困擾與心理壓力。
當子女面對這種情緒壓力,許正典建議,還是需要從心態上來調整,例如換個角度想,自己何其有幸可以伴父母終老,為自己找到情緒的出口。
至於另一種「老老照顧」的夫妻相處,也同樣有許多的困擾。像是先生年紀大了之後,因為力不從心,開始將情緒轉嫁到太太身上,而太太一方囿於傳統的婦女美德,不得已忍受,卻仍不免抱怨。也有雙方均已高齡的夫妻,雖一方抱著認命的心態擔起照顧的責任,也盡心盡力,言語間聽起來雖然豁達,也認為自己的情緒沒有問題,但實際上,這類照顧者通常有睡眠品質不佳、時常提心吊膽的情況。以上這種情況,尤其容易發生在照顧失智症的配偶身上。另外常出現雙老夫妻之間的問題,還有夫妻一方有妄想症狀,易胡思亂想,或是會怨天尤人,有老人憂鬱、躁鬱傾向,所有情緒都只會對最親的另一半發洩,但看在外人眼中卻是沒有任何問題。夫妻一方將最原始的情緒發洩在另一方身上,也容易因心理壓力,導致他們罹患老人身心症。
▲許正典建議照顧失智親人,一定要有自有感覺良好的想法,才不會因照顧壓力,而失去自我。賴麗秋 攝
▲辛榕芝(右)建議,面對需要長照的親人,應該適時尋找社福資源的支持,在專業社工協助下,可以獲得更妥善的照顧支持。
順齡迎接老化 享受人生風景
許正典進一步指出,每個人都會變老,重點是我們面對「老」的態度。他也常開玩笑說,「老人只剩下兩『億』寶藏:回憶與記憶,如果面對老化,選擇『順齡』而為,尊重與服從生理的變化,在心裡做出適切的調整與配合,就可以打從心裡享受緩緩老去的風景。」
至於面對需要照顧失智父母的子女,許正典也建議,除了社會資源應對這一族群多加照顧以外,他們也應該保有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才不會在耗盡心力照顧父母之後,喪失自我,可以重新找回自我。
避免落入貧病的惡性循環
據衛生福利部的「全國國民長照需要調查」資料,台灣約有二百三十萬工作人口因為照顧失能家人而影響工作,其中有十三萬人離職、十八萬人減少工時;平均每四位需要照顧生病家人的上班族,就有一人曾經暫時離開職場,照顧期平均五・六年。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也指出,在長照裡貧與病往往是接連出現,如果無法適時地改善,就容易落入貧病的惡性循環中。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高雄服務處組長辛榕芝認為,台灣人在面對老老照顧,通常會有來自社會、家庭的壓力,在放手又捨不得的兩極想法中掙扎。因此,出現許多即使照顧者已經在身體、心理出現狀況後,仍不捨也不願意將被照顧者送往機構接受照顧的狀況。
如此,在照顧者身心均出現極大壓力下,不僅沒有照顧品質,時間一久,便容易出現殺了親人再自殺的家庭悲劇。相信這是我們所不願見到的結果。
保有個人生活圈 為親人離去做準備
老老照顧除了照顧過程必須面對的壓力,更重要的還有終有一天要面對的親人離去的打擊。許正典建議,這種老老照顧關係因為長時間的相處,彼此依存度高,的確是很難割捨;這樣的依存關係,不僅是被親情、記憶綁住,還有被情緒綁住;當有一方離世,在世的人即使沒有被親情綁住,有時也會為自己的情緒所勒索,自己跟情緒過不去,想了很多。這時要告訴自己,盡力了。也應尋求心理醫師的協助,走出憂傷。
如何將親人離世的傷痛降低,許正典建議,為降低親人離世的衝擊,最好在照顧的期間,就仍保有自己的生活圈,如此在面對親人離世後,也可較快從彼此依存的生活模式脫離,恢復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真的還是無法接受心中的傷痛,就應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
老化是每一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老老照顧更是這歷程中無可避免的一個階段。那麼我們應該思考的就是如何可以快樂、健康地一起變老。快樂變老可是有方法的喔!
▲在高齡社會中,陪您度過晚年的可能是伴侶或子女,也有可能是看護。賴麗秋 攝
▲多參與活動,維持良好的社交生活,在高齡社會下相當重要。賴麗秋 攝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老老照顧並不可怕 而是美好的記憶
Life Plus 熟年誌
2017/9月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