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讓你「痛苦」的舒適圈

相對於與他人和解有個對象,與自己和解並非建立在對立和敵意上,而是面對達不到「理想中的自己」的恐懼和憤怒。想要與自己和解,最困難是必須要有解開心結的意願。

吳若權小檔案

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創作類型從兩性、勵志、心靈到企管,著有《人生,幾分熟?》、《情緒致勝:搞定自己,沒人可以為難你!》等書。

二○一八年我大概講了七十幾場演講,對象從高中生、上班族到長者,都是在談重新認識自己、跟自己和解。過去我們很強調「愛自己、做自己」,都比較在形式上,如:不要虧待委屈自己、要勇敢表述、要照顧自己健康等。大家也都很認同在人我關係上要有「被討厭的勇氣」,然而被討厭之後,要回來喜歡自己,好像變得更困難。但阿德勒心理學從個體出發,最後講的都是「利他」。很多人經歷很多挫折,繞了一大圈後才發現,愛自己的核心價值,其實是建立、展現在「對別人有幫助」的利他價值上。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個「理想中的自己」。不論是你對別人看不順眼的投射,或是你回來尋找自己的動機,面對父母、主管、同事、豬隊友,或愛過、但磨難到幾乎無法共處的伴侶時,其實都有個理想模式在那裡。當你發覺「現實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距離愈來愈遠,再怎麼努力就是做不到,會產生一種憤怒、與全世界為敵的負面動力。

六、七年級生更難達成「理想中的自己」

我無意強調世代差異,但四、五年級生的確生長在一個比較困頓的時代,可能一碗滷肉飯就是理想,只要努力,掌握到社會提供的資源和機會,那個理想和幸福,好像是觸手可及的。

但六、七年級世代生來就在一個這麼華麗的世界,他要達到的「理想中的自己」,狀態或標準都更高。但是他擁有的資源、機會相對變少,而選項卻從三個變到三十個!在多元的世界裡,達成「理想中的自己」的方法變多,尋找的時間和要做的決定拖長、變困難。當找不到成為「理想中的自己」的最佳選擇、策略跟道路的時候,內心就產生一種恐懼,而你必須去面對那個恐懼。


當我們跟別人和解,往往是去面對一種敵意或對立。但回來跟自己和解,就不是在對立和敵意上,反而要面對達不到理想的恐懼和憤怒,以及錯綜複雜在你心裡的結,有親情的、友情的、追求學業的挫折、人際關係的衝突等。當你跟自己和解,更多是打開在成長歷程中形成的千千萬萬個心結。

人習慣活在「痛苦」裡,不願意改變

和自己和解最困難的部分,第一是你必須有解開那些心結的意願。如果你不覺得這是單方面(例如父母)的錯造成,自己也有一半責任(例如沒跟父母好好溝通表達,或足夠的堅持、取得信任),就能夠先把對錯放一邊,就知道心結在那裡。解鈴還須繫鈴人,你有意願,就是重要的開始。

第二,為你的人生腳本,選擇一個不同角度的解釋方法。心理學稱為「敘事治療」,面對你生命的挫敗、恐懼、痛苦、糾結,甚至是更大的成長挫折跟陰影,找到一個解釋的方法。一個事件先會用「我」這個主詞敘述一遍,再用「你」這個主詞敘述一遍,第三次用「他」來敘述,你就會比較出來不同的解釋角度和立場。你會在三個不同腳本中,找到對這件事情比較客觀、合理的解釋,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

有了「解開的意願」、「解釋的方式」,第三個階段你才會具備「解決的能力」。解決的能力需要被鍛鍊和培養,找到解釋方式,就是我們所謂的「知道」,可是到了有解決的能力,你才會「做到」。有時候你有能力,卻習慣活在「痛苦」的舒適圈裡,不願意去改變。因為待在痛苦裡比較容易,你很知道怎麼樣在這痛苦裡存活下來,可是,一旦這個痛苦沒了,好像就失去了憤怒的對象,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我們對於「改變」通常有很大的恐懼。你看到你的人生劇本,有解開的意願,也知道解釋這件事的方式,人家也告訴你解決的方式,但你不願付諸行動,就是沒有按下這開關。但我覺得,會去尋找答案的人,基本上已經把手按在開關上了,需要的就是「按」下去的力量而已。

其實整個和解的過程,不盡然是自己受惠,回過頭來看,在過程當中打開的每一個結,無論那些人、那些事是不是還在你這個階段的生命裡面,他們也都受惠了。我覺得人生碰到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用「跟自己和解」去處理,只要你用對的方式,不是喝符水、怪力亂神,透過你的心理跟靈性的學習,你一定都可以找到和解的力量。

閱讀完整內容

親子天下第104期

本文摘錄自‎

吳若權:離開讓你「痛苦」的舒適圈

親子天下

2019/1月第1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