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保證極樂生活?
實踐極簡生活的人,臉上常發著光,呈現出的滿足感如同身處豪宅,相當容易激發想動手整理的情緒與動機。 約莫5 年前的夏天,我第一次接觸到「極簡生活主義」的概念。起初是注意到某張出現在社群網站上的照片,當下便被照片中一整片陽光灑落在木地板上的景象深深地吸引。地板上空無一物,家具色調統一且數量刻意被減至最低,牆上、地面與各個平面皆無一絲多餘的裝飾。仔細一瞧,儘管同樣身處都市的狹窄房子裡,那些實踐極簡生活的人,臉上更常發著光,呈現出的滿足感如同身處豪宅,在光潔的空間裡,過著自在的生活。 好奇的我,開始閱讀相關書籍和網路上能找到的各種資料,甚至到日本部落客的網站上挖寶。這些基於個人經歷的分享,大都附上主人翁實行「極簡」前後不同的比較照片。看著空間新生和作者自述心境變化,曾經是輕微囤積者的我,眼睛離不開照片中那些明亮的房間、空曠的桌面,開始對極簡生活有著無盡的嚮往。 沒多久,台灣似乎也吹起這陣極簡風。從反思消費主義的美國紀錄片《極簡主義》開始,加上近期人人耳熟能詳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斷捨離》到《我決定簡單的生活》,這些善於組織的教主們(日系作者的「傳教」功力尤其為甚),漸漸樹立起完整心法的各家流派,風格鮮明而各有異同(下文皆以「極簡主義」概稱此類減物的生活方式,以利說明),透過不同媒介傳播,各自有專屬的擁護者。 不得不說,這些著作和影音傳遞的訊息明確,營造出空間的明亮氣氛,相當容易激發「想動手整理」的情緒和動機,自闔上書的那一刻起,馬上就想捲起袖子做些什麼。 作為追隨者,我在社群中的觀察 接著,就與所有流行的事物一樣,臉書上陸續成立了鼓勵大家步入極簡生活的社團。閒暇時在裡頭隨意晃晃,看著大家的分享,雖然沒有作者們果決的魄力和條理清晰的洞見,也沒有如模範教材般空無一物的家庭照片,但貼文中呈現的生活化內容和時而出現的迷惘與反思,更貼近一般人真實生活中的經驗。 越來越多人認識極簡主義,心生好奇帶著期盼來到這些社團,討論與分享此起彼落,形成一個大量訊息流動的討論空間。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在看到某些貼文或回應時,總會有股說不上來的異樣感受。例如:初來乍到尋求經驗的貼文下方,充斥著「丟就對了」的留言。我常想,這樣的回應是否會讓想要得到幫助的貼文者困惑,畢竟對貼文者來說,這似乎沒有明確指標可以遵循;另一種則是直接且帶有惡意的評論,如「你這才不叫極簡,這是窮酸!」 全都丟= 極簡? 雖然這些責難終究是少數,但我不禁想,曾幾何時「極簡生活」和「質感」、「持有物數量」已被全然畫上等號?另一個困惑是,我非要是「大量丟棄」,才算走在極簡的路上嗎?一口氣丟得澈底,還能讓我同時關注我周遭的人及環境嗎?閱讀完整內容
還有一種情形是,偶爾見到團友上來回報:「今天我把有毒的家人斷捨離掉了」,獲得眾人的喝采。或許這樣的敘述太過簡化,但仍可感覺此人獲得極大的滿足,也相信自己真的可以開展新人生了。但我總隱約有股小小的疑惑:捨棄的背面,是不是也可能是一種逃避?有沒有可能,說出這句話的人,已經累到沒有精力面對這一切,才決定用最省力的方式為這些關係宣判死刑? 極簡主義者大多強調,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極簡的方式。但在這種熱度下,我們很容易忽略任何劇烈改變後,都有一定程度的風險,總是期望跟隨專家明確指南前進,忘記先關照自己的需求,彈性調整為適合自己的作法。令我納悶的是,用相同的標準檢視他人,要求他人,真的是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嗎?「極簡」究竟是什麼? 極簡生活的反面是儲物症? 極簡生活的反面終極版,或許就是所謂的「儲物症」。根據 DSM-5 的定義(註),它最主要的診斷準則為:具有收集癖好,患者會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無用的物品。其居住的環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積,妨礙到這些空間原本的功能,甚至可能引發傾倒、火災等安全問題。除了空間的問題以外,人類生存重要功能如社交與工作、自我照顧能力,也會受到明顯影響。 儲物症除了因為腦功能受損帶來認知能力下降的影響之外,另一個常見的心理病理因子是早年的關係失落,或曾有安全感匱乏的經驗。因此,他們對於潛在的「被剝奪」可能過度敏感或恐懼,而需透過收集和保存物品,確認美好記憶與經驗真確存在,這樣一來就好像不需要和過往的好時光告別。 在嘗試減物卻無法順利做到的人身上,也多少看得見這些或大或小的不安全感。彷彿那些物品承載的記憶和歷史、觸碰過的人與事,都將隨著「捨棄」二字被拋下而留在過去;又或者,難以放下對未來的擔心,因此永遠保有「總有一天用得到」的庫存品。儲物症的研究告訴我們,無論採用哪一種治療取向,注入情感支持和階段性的改變步調,都是必要的過程。 對這些人來說,他們珍惜實體的物品與其象徵的意義和依存的記憶;對另一群人因減物而獲得新生的人來說,他們珍惜的是空間和不需要再費心力維持物品。在非極端的狀態下,我們能否溫柔地同理不同的珍惜方式,並給予期待獲得協助的人,需要的支持呢? 暢快地丟≠改善生活 當我們看到許多人宣稱實行斷捨離後,人生有顯著的變化,「變得更快樂」、「重新擁抱人生」、「減重成功」,再加上「將丟東西的行動當成節慶般,一鼓作氣」的熱鬧意象,總讓我們對實施「減物行動」抱持美好的期待。 然而,「丟棄物品」本身並無法直接改變你的人生,我們真正該做的,或許是除去遮住問題的保護罩,讓它無所遁形地顯露在自己面前。勇敢直接面對這些可能有點不堪的問題,持續行動,才有機會真正改變人生,不單是停在「丟棄」的行動,更藉由捨棄物品逃離不想面對的核心議題。 極簡主義,無論它以什麼名義出現,都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而存在著。最終是要讓你知道,過得好不好,與你擁有多少是沒有關係的。因此,當我們過度將重點放在「捨棄」一事上時,難免會因為執著而忽略了身邊美好的事,或大量地佔用了你經營人生的精力與時間。說穿了,這也只是萬千生活態度中,能夠自由選擇的其中一種;若你已全盤了解自己的情性,知道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當下所要的生活型態與價值觀,擁抱或捨棄它又有何妨呢? 註: DSM-5 儲物症準則大致如下: 1. 無論價值,個案無法丟棄物品。因自覺有儲存需求且丟棄會使得個案感到痛苦。 2. 此困難導致物品積累,使得生活區域變得擁擠和混亂,嚴重損害其用途。 3. 儲物會導致個案在社會、職業等重要功能產生顯著的痛苦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