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EMOTIONAL LABOR?
每個人都曾在工作、私生活經歷過的「情緒勞動」是什麼?
繼肉體勞動、頭腦勞動之後的第三勞動就是「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相對於肉體勞動和頭腦勞動,外人很難瞭解情緒勞動有多辛苦,但其實在職場和私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疙瘩」,都有可能是情緒壓榨⋯⋯
PHOTOS_GETTY IMAGES TEXT_YURICO YOSHINO TRANSLATION_HITSUJI EDIT_LISA HO
「其實,控制情緒不是壞事,反而是能讓溝通更圓滑、順利的高度技術。」
「情緒勞動」意旨在工作上控制情緒,以滿足對方的期待、獲得報酬的勞動。具代表性的職業有銷售人員、空服員為首的服務業,以及業務人員、醫療人員、照護人員、心理諮詢人員、電話客服人員、教職人員等。但近年來,不只限於這種專業性高的職業,越來越多職業都開始出現強求情緒勞動的案例。
除了職場,在家人朋友、伴侶等關係中,壓抑情緒的場面也時常發生。就算稱不上是「勞動」,但也可說是一種「情緒壓榨」。其實,控制情緒不是壞事,反而是能讓溝通更圓滑、順利的高度技術。不過話雖如此,為了避免過度使用而導致自身被磨耗—大家可以看看下列統整的各種案例,思考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經驗。
・比客戶還難搞?為了不被「前輩」討厭而費盡苦心
K奈小姐(29歲)/ 廣告公司業務人員
打好公司內的關係相當重要,要是被「前輩」討厭,就得不到好的案子,所以特別需要花心思。在要求積極討論的會議中,也必須一邊讚譽前輩的發言,一邊訴說自己的意見,或是定期拜託前輩讓我跟她一起吃午餐。
・為什麼每次都只有我得溫柔地低聲下氣!?
M央先生(32歲)/ 網路設計師
我的女朋友在不如她所願的時候常常直接表現在態度上,像是生悶氣、說話口氣很兇之類的。就算低聲下氣地問:「妳怎麼生氣了?」她也只會固執地說:「我沒生氣。」雖然我很火大,但為了不讓兩人關係變緊張,我還是必須由用溫柔的口吻給她建議,這讓我壓力很大。
・受不了被強硬要求「加班就是正義」了
A子小姐(36歲)/ 宣傳公司公關人員
我剛畢業進公司沒多久的時候,我的直屬前輩是工作狂,連日加班工作都會持續到半夜1∼2點左右。就算我自己的工作做完了,氣氛也讓我很難先下班,每次都被迫留下來一起加班。還有,我也不能贊同「在下班後一起吃宵夜最香了」這種強加給我的觀念,說真的,無論體力還是精神方面,都太痛苦了。
・就算攻擊我個人也沒用啊⋯⋯客戶的遷怒
Y希小姐(30歲)/ 廠商業務人員
在最近物價上升的影響下,公司也不得不下定決心漲價。身為員工的自己,對這件事也很無奈,可是客戶卻天天跟我抱怨漲價、表達不滿。我知道很辛苦,但是希望對方不要把脾氣發在別人身上。
・站在顧客的立場佔便宜,試圖親近的男性
H菜小姐(29歲)/ 銷售人員
他是每個月都會來我工作的服飾店,把架上商品全部掃光的金主顧客。慢慢地,他開始死纏爛打地約我出去,雖然我拒絕了,但還是得面帶笑容。這種沒辦法完全切割,只能保持距離的待客之道,真的很累。
處理工作上「情緒勞動」的八大法則
從事情緒勞動的人之中,女性佔了壓倒性比例。常有人說,這個前提是因為女性的「共情能力」比他人高。(共情能力:指能設身處地體會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 話雖如此,但並不是每個人的共情能力都很高,大家反而要認知到「你被壓榨多餘的勞動了」。不想面對職場情緒勞動的你,難道只有辭職這方法?其實可以用更好的工作方式來解決!這回ELLE訪問了話題火熱的「脫社畜部落格」部落客日野瑛太郎,來看看他怎麼說∼
1.評價自己時,用加分的方式
苦於情緒勞動的人,會有任何事情都想做到完美的傾向,在自己心裡有「工作做到這樣是理所當然」的高度期待值,無法接受低於這個期待值的結果,會覺得很痛苦。因此不要用扣分法來看成果,用加分的方式,習慣去回顧自己做過的事、做到的事,你會發現,自己的工作表現遠超過你領的薪水。
2.不要累積,一吐為快!
不要累積忍耐和不滿,找些方法一吐為快吧。單方面地抱怨會造成情緒勞動的惡性循環,因此選對象也要小心,最好能和擁有同樣不滿的同事互吐苦水。或是寫成日記、部落格,將不滿化為文章也很有效,這叫做「表達性書寫」,是在醫學治療中常見的減壓心理療法之一。
3.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就拜託第三人
這個社會上存在著脫離常軌的「怪獸顧客」、「客訴狂」。悲哀的是,這種人還是因為自己疲於情緒勞動,才把服務業的人當出氣包,嚴以待人。就算我們有錯,在對方提出無理要求、開口謾罵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無法正常對話了,所以不要試圖自己解決,找主管處理或報警吧。
4.從平常開始建構信賴關係
最近有人怕被下屬或後輩報告「職權騷擾」、「性騷擾」,連指導和提醒都變得小心翼翼,因此疲憊不堪。為了不陷入這樣的關係,與其執著於表情和態度,最好還是從日常工作來確實構築信賴關係。如果是服務,不妨在後輩被奧客纏上時出手相救,透過日常的支援,也能建構良好的關係。
5.保持適度的距離也很重要
客戶或主管指派業務範圍外的工作,或是要求非工作時間回訊息等,也是很令人痛苦的事。對工作的責任會因人、因地位而異。為了保護身心健康,如果覺得是薪水範圍外的工作,用比較冷淡的態度應對才是上策。不是急事的話,假日也不要回訊息,或是業務強人所難時,就進行交涉,用「專業」的方式處理。
6.若需要周遭的協助,也可開口
其實,社會上沒有那麼多用「霸凌」、「言語暴力」的客訴狂或職權騷擾的主管。與其讓心靈被這些霸凌者侵害,還不如勇敢說出來。建議不要一個人單打獨鬥,找出有同樣感受的同伴,讓「大家都很困擾」的狀況明確化,就是成功的秘訣。
7.無理的道歉不需認真
有些情況下,就算不願意,我們也必須用低頭來圓滿結束問題。這種時候,不要讓內心和行動一致,就像唸台詞一樣道歉吧。日本人就是很愛道歉,但有時候反而會導致要求加劇。用「很抱歉造成您不愉快」的說法限定範圍道歉,或是改用「不好意思」這種不知道算不算道歉的話來道歉,也是一個方法。
8.在發生事情之前先得知
應該有些人自己就是主管或前輩,不想讓下屬或後輩受到情緒勞動之苦吧?對於這樣的人,我建議「發生問題就出手協助,保護對方」,還有在平常就關心對方的情況,儘早去除問題的源頭也是很重要的。只要詢問對方「有沒有困擾?」、「有沒有奇怪的顧客?」等問題,對方也比較容易將小事情說出來。
日野瑛太郎
(「脫社畜部落格」管理員)
1985年出生,東京大學研究所工學系研究科碩士課程結業。開設「脫社畜部落格」,針對日本人的工作方式發表言論。最近的著作有《對,這是假笑,但我還是很努力工作。》(KADOKAWA)等。
給遭受情緒壓榨的心靈之處方籤
就像肉體和頭腦疲勞時需要休息一樣,情緒也需要休息。壓抑本意,責備自己,可能會讓自己受到更嚴重的傷害。該用什麼樣的情緒度過?讓我們看看專家的建議。
Q.為什麼會發生情緒壓榨?
我認為,從事服務業等行業會有強制情緒表現的情況,不過就算不是這樣,我們也會做出和自己內心想法不同的表現。有時候,「不可以在人前哭泣」、「要親切和藹」、「不能讓別人看到自己難過的模樣」等自幼被灌輸的觀念,也會帶來影響。
Q.為了不受到情緒壓榨,該採取什麼態度?
舉例來說,有人在酒局上對你說了性騷擾的話,或是強迫你聽根本沒興趣的當年勇時,你不必強顏歡笑,用「你說什麼?」的認真表情盯著對方看,或是稍皺眉頭,光是這樣就有可能改變你和對方的關係。除此之外,如果可以跟討厭的人保持距離也是一種方式。
Q.倘若因為情緒壓榨而天天疲憊不堪,該怎麼辦?
首先,你必須要監控自己的內心,不要錯過任何心裡的疙瘩,要變得更敏感。發現了才比較容易治癒!此外,你必須擁有一套療養內心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調整好生活的節奏,晚上好好睡覺。如果失眠持續一個月以上,就無法靠意識來治療了,這時候不妨借助精神科、身心科、心理諮詢等力量吧。當然,坐在窗邊30分鐘也可以,如果家中有浴缸,每天泡澡或適度的做些運動也很有效。
Q.若要擁有不受情緒壓榨的心,有什麼訣竅?
我會常想「別人對我沒那麼有興趣」。要是聽到無聊的事也要假笑,或者忍不住看主管的臉色,莫名地覺得自己舉手投足都會被評論,真的很累吧?不可否認,確實有人會對你品頭論足,但只要和這種人保持距離即可。還有,「團體中也必須有懶惰的人」這個想法,或許也能幫上忙。有個法則叫做螞蟻工作法,在螞蟻的團體中,一定會存在「認真工作的螞蟻:普通:不工作的螞蟻=2:6:2」的比例,人類的組織同樣有相同例子。也就是說,不管自己選擇什麼態度,公司還是會營運下去,所以不用懼怕那些評價。想著能讓自己放鬆的話語,也是療養方法之一,尤其是會給自己壓力,認為必須永遠是「完美的自己」、「表現最棒的自己」而被壓垮的人,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Q.立刻重振心情的方法是什麼?
先和自己覺得舒服的人溝通,如果跟髮型師或美容沙龍的人很合拍,只要去這些場所,或許就能為身心重新充電。一個人的話,可以適時點香氛蠟燭(小心不要一氧化碳中毒),或是放沐浴球泡澡享受、聽喜歡的音樂、沉浸在電影等,讓幸福充滿自己!建議大家抱著「我要療癒自己!」的意識,就能重振心情。
情緒壓榨的徵兆?
壓力度確認表
若符合3項以上,或許就是有壓力的訊號。尤其是B、C的項目較多的話,要特別注意。若符合6項以上,建議找專業機構諮詢。
A
□無原因地流淚
□沒發生什麼事卻感到煩躁
□過去的難過體驗再次出現在腦海中
B
□肩膀痠痛變嚴重
□身體總有某個部位疼痛
□皮膚容易變差
C
□會遷怒身邊的人
□飲酒、抽菸、爆食增加
□到處找讓心理痛苦的新聞來看
※本確認表並非醫療診斷,請當作大概參考。
MITARASHI加奈
(臨床心理士)
1993年出生於東京都,在社群網站進行推廣精神疾病認知的活動。研究所畢業後,在綜合醫院的精神科工作,之後前往夏威夷留學,現在是自由業者,會參加媒體演出。個人著作有《心靈談話》(Hagazussa Books)等。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每個人都曾在工作、私生活經歷過的「情緒勞動」是什麼?
ELLE
12月號/2022 第37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