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偏方 不傷腎還救腎

桃園長庚│慢性腎病中西醫合療團隊


慢性腎臟病不可逆,隨著病情進展,多數病患最終都走上洗腎一途,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科與腎臟科密切合作,以中醫藥為病患延緩病情惡化。

文/邱淑宜



80歲的鄭女士患有糖尿病及第3 期腎臟病,糖尿病導致膀胱神經病變,膀胱肌肉收縮無力、尿解不乾淨,泌尿道反覆感染,腎絲球過濾率從原本的55掉到47、48左右(編按:腎絲球過濾率數值愈小代表腎功能愈差)。腎臟科醫師考量加強膀胱收縮的西藥副作用不低,建議鄭女士嘗試中醫治療。

中醫診察發現鄭女士氣虛,又容易焦慮緊張,因此開立疏肝解鬱、具調節免疫及補氣效果的藥方。鄭女士服用一段時間後,好幾個月沒有泌尿道感染;更讓她開心的是,腎臟科定期回診,發現腎絲球過濾率慢慢回到原本的55上下。

50歲的楊先生因病毒感染腎臟反覆發炎,演變成慢性腎臟衰竭,也就是尿毒症。經西醫轉介中醫治療,肌酸酐控制在2∼3mg/dL之間,改善了尿毒症狀,楊先生感覺病情惡化似乎比較緩慢。

延緩洗腎時機
1∼3期效果最好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系系主任陳永昌說,罹患心血管疾病、肝炎、糖尿病,都會讓腎功能惡化,往往病患轉到腎臟科時,醫師能做的已經有限,考量用藥會加重病患腎臟負擔,除了例行性檢查腎功能,重點就是衛教,提醒病人生活及飲食注意事項,如果病患期待醫療能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速度,「我們就會請中醫協助,中醫的加入的確讓治療慢性腎臟病多一個好幫手。」

桃園長庚中西醫合療慢性腎病已逾10年。

「中西醫的合作,是從中醫與腎臟科每3個月召開一次的討論會開始,」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陳俊良說,台灣早年常有民眾吃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偏方導致腎功能嚴重受損,稱為「馬兜鈴酸腎病變」,於是中醫邀請腎臟科開討論會,向西醫說明什麼是馬兜鈴酸,中藥裡面哪些藥方對腎臟有毒性、哪些中藥用於腎臟病患要特別注意(編按:政府已於2003年公告禁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

「我們也會提出議題,與中醫討論有沒有解方,有些洗腎病患洗腎後很疲勞,中醫有什麼辦法幫助病人;或是從症狀切入,了解中醫怎麼看腎臟病患的水腫、血尿。」陳永昌肯定,這樣的交流很有趣。陳俊良表示,後來中西醫開始探討中醫可從哪些方面幫助病人,西醫也開始轉介病患到中醫這邊,「我們會把治療結果、成效、心得,在聯合會議中提出來討論。」

中醫藥治療慢性腎臟病有什麼功用?陳俊良說,綜合已有的動物實驗及病患使用中藥的檢查報告,中藥對慢性腎臟病有抗氧化、抗發炎、抗纖維化及改善氣血循環的作用。

西醫轉介中醫的病患,仍需定期到西醫回診,10年合作下來,中西醫的心得是:肌酸酐在5以下的病患,也就是在第3期之前,使用中藥比較有效果。「有些病人的肌酸酐數值有進步。中醫藥對第1∼3期的腎臟病幫助比較大,」陳永昌與陳俊良都這樣認為。

肌酸酐是判斷腎功能的指標,數值愈高代表腎功能愈差,男性正常值為0.7∼1.3mg/dL以下,女性肌肉量較男性少,正常值為0.5∼1.1mg/dL以下。陳永昌解釋,慢性腎臟病分為5期,第5期是末期,離洗腎已經不遠,而隨著年紀增加、身體老化,腎臟病患肌酸酐的數值只會愈來愈高,然而有些肌酸酐5以下的病人服用中藥後,肌酸酐的數值下降了一點,「不要小看這一點,一來一往,有時可為病患爭取晚幾年洗腎的時間。」

陳俊良進一步表示,中醫強調「治未病,未病先防,」腎臟病也是愈早介入愈有成效,末期病人使用中藥收效甚微,「遇到第5期病患來看中醫,我們反而要提醒病人不要亂吃中藥,因為到了這個階段,病人常常會尋求偏方以求不洗腎,結果反而愈吃愈糟。」


▲中醫與西醫合作治療慢性腎病,有助病情控制。陳德信攝


洗腎時發生低血壓
口含人參可改善


中醫講求辨證論治,依照腎臟病患的體質跟證型,再根據相關實證研究用藥,常用方劑有濟生腎氣丸、加味逍遙散、補陽還五湯等為病患調節免疫功能、補氣活血;以冬蟲夏草降低尿蛋白及腎臟纖維化的發生,「這是有實證研究的。」

此外,口含人參片能有效改善洗腎病患在洗腎時發生低血壓的狀況,而且無明顯副作用,這是陳俊良研究所得的結果,且已經發表論文。

陳俊良回憶,有一次討論會,西醫提出有些洗腎病人在洗腎時發生低血壓,「但升壓藥只有17%病人吃了有效,大部分病人吃了都無效,有些人吃了還會心跳加速、心悸,很不舒服,」陳永昌在旁說明。

血壓降得太低必須中斷洗腎,以免病患休克,陳俊良說,人參有升壓之效,於是中醫嘗試給這樣的病患在透析的30分鐘前,開始口含人參片,「發現確實可以把血壓拉上來,而且有效比率高於使用西藥的17%。」經過研究證實後,現在含參片已是洗腎病患併發低血壓時的輔助治療。

「如何給腎臟病患服用中藥但不傷腎,也是中醫跟腎臟科討論的重點,」陳俊良指出,透過中西醫兩邊轉介觀察,可以更了解中藥對腎臟病患的影響,有利精準用藥。

鉀磷離子攝取不過量
藥方還能安神定心


腎臟病患除了必須限制水分攝取,也要留意鉀離子跟磷離子是否過量。「考量限水,中醫盡量不開水煎劑,而是使用科學中藥,」陳俊良直言,如果必須使用水煎藥,訓練有素的中醫師,會避免使用鉀離子含量高的全草類或花、葉的中藥,而是用根、莖、礦物類、蟲類等鉀離子含量低的藥方。

中醫也透過洗腎病人使用人參,了解病人體內鉀離子、磷離子的變化,「人參不影響鉀離子,但會影響磷離子,有的病人含人參後磷離子會升高,停藥磷離子就會降下來。」

「西醫轉介病人過來,我們會了解病患為什麼來看中醫、期待中醫能解決什麼問題,」陳俊良說,中醫了解病情後,不一定只針對腎功能治療。

比如發現病人體弱,就會從調養身體、增強抵抗力著手,避免各式各樣的感染影響腎功能;發現病人過度緊張焦慮,治療策略就是安神,以針灸緩解情緒,晚上能睡得好一些。

陳永昌表示,有些慢性腎臟病患擔心自己的病情進展,害怕面臨洗腎,導致血壓升高,「血壓一高,腎臟的負擔就增加,無論是開中藥給病人,或針灸紓解病人的焦慮,都有助於降血壓,對腎臟是好事。」

「很感謝腎臟科長期以來的支持,」陳俊良說,長庚大學中醫系是中西醫雙主修,中醫與腎臟科每3個月一次的合療慢性腎病聯合討論會,除了臨床合作也具有教學功效,「是住院醫師很好的學習機會,了解中西醫如何搭配合療,讓病患獲得更好的療效。」

曾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的陳俊良,目前也是健保中醫慢性腎臟病門診加強照護計劃的召集人,他期待有朝一日能科學化、系統化的證明中醫治療慢性腎臟的成效。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2024/3月 第303期

本文摘錄自‎

破解偏方 不傷腎還救腎

康健雜誌

2024/3月 第3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