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一昧提升耐震係數就一定安全

台灣房地產近年來在政府多項相關房地產優惠政策下,許多地區均進行土地重劃及老舊建物配合都市更新,使得近年來台灣房市非常熱絡。

文/戴雲發 圖片/PIXABAY


台灣活斷層眾多,東部與西南部外海又有兩條大海溝,引發民眾關注及擔心是否為即將到來的八級海溝型地震前震,而下一次大地震什麼時候會來?針對八級海溝型大地震的風險民眾相當關注。

建物受地震影響的關鍵

當地震發生時,建築物是否會受地震產生影響的關鍵,其實是在於「建築物的結構安全」。而「建築物的結構安全」包含兩大重點:「優良的結構規劃設計」及「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必須是這兩大要點同時做到,才能建造出百年安全、安心的耐震好宅。

目前台灣常見的建築結構形式包括RC (鋼筋混凝土結構)、SRC(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及SC(純鋼骨結構),無論是何種結構工法,其實都可以達到一定水準的安全抗震,關鍵是如何依個案設計適當的工法,並精準確實施工,這樣才能發揮安全效益。

其中,高樓層建築採用SC結構,組成較軟、韌性較強產生的變形較大,且SC和SRC都有鋼骨和RC外牆鋼筋混凝土施工連結不易執行的問題,若再因風吹或地震產生搖晃時日一久,建築物的外牆容易因為相對變形大而產生龜裂,因此外牆的「防裂防漏水性能」與「施工品質」就相對重要,建議建築物的防水年限不應只有一至三年,應以十年以上保固為目標,為居住者的生活做好把關。


▲當設計鋼筋間距太小時,石粒被卡住無法隨拌合體自由流動,就會造成混凝土無法充分包裹鋼筋,這樣鋼筋就無法發揮結構設計上所須達到的強度效果。

不是一昧追求高耐震係數建物就一定安全

在建築物銷售上,確實也有聽聞以提升結構設計抗震級數,來為其建築安全品質作宣傳。九二一大地震後,建築本身規範的「耐震係數」逐年修改調整,各地的耐震係數都不同,有些因為是否靠近斷層、是否鄰近山區,耐震係數就會有所不同,不過,同樣的耐震係數,即便是同樣樓高的建築,也不代表房屋的結構會是完全一樣的,例如,台北盆地土壤軟弱,結構設計規劃時則應考量土壤液化及盆地效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當耐震係數提升,會將原本已經相當密集的鋼筋或部分梁柱鋼筋平均略增加一些,在施工上就是將原本已經很密集的鋼筋數量再往上增加,施工作業是否容易執行,還有待商榷。其實只要是符合法規所規定的「耐震係數」規範來做設計,若設計的抗震又安全,那就可達到抗震安全的需求了。

倘若放一堆沒有辦法真正發揮力量強度的鋼筋,不但對建築安全沒有幫助,反而因為鋼筋太密造成混凝土澆置不易而產生蜂窩現象,對於建築安全而言,反而未蒙其利會先受害。因此,絕對不是一昧的提升「耐震係數」就一定安全,惟有每個工地可以同時將每根鋼筋的施作位置及彎鉤都做到精準定位,每根鋼筋的強度才能完整發揮。

除此之外,九二一地震時,很多大樓的破壞倒塌都是因為結構設計時系統規劃不良,結構系統太大膽所造成的,所以只要我們都能夠學習知道,如何判斷挑選結構系統較佳的建物,自然而然結構系統安全性較為不佳的房屋,就會隨著市場機制慢慢被淘汰。


既然無法避免地震宿命 事前縝密規劃以降低憾事

現代材料科技日新月異,在飛機及汽車的材料應用上,也一直朝輕量化且耐用性高的規劃設計前進,目標是符合原有的架構安全性之外,藉由輕量化能降低油料或能源的使用。同樣道理,建築物如能朝向輕量化規劃設計施作,則當建築本身自重輕量化後,受地震力的影響將會降低,進而提升建築結構的安全性。

地震是台灣人民不可避免的宿命,地震過後,民眾更應對於自己的居住安全進行反思,千萬別輕忽地震對建築物所造成的影響。

現今鋼筋工程已有更安全、更好,且優化傳統RC、傳統SRC的「耐震系統化工法」,能有效解決傳統施工無法控管品質的困擾,透過創新系統化、工業化的施工方式,事先經過嚴密規劃設計,降低施工現場不確定因素,使建築物耐震韌性及防裂防漏水效能大幅提升,施工品質確實並透明化呈現,讓建築的結構能真正耐震又安全。

好宅包含建築造型外觀與環境品質、兼具機能與美學的室內生活空間、百年結構安全品質、設備機電及物業管理與時俱進,以及健康無毒的安心環境等五大面向。本專欄將持續介紹及說明怎樣的建築才是「好宅」,讓大家更加了解好的建築規劃、建材設備、施工品質與建案等,挖掘周遭好宅的元素,提供民眾參考並買到住進一百年都不需要被都更的安全健康好宅。
閱讀完整內容
住展2024/9月 第503期

本文摘錄自‎

絕非一昧提升耐震係數就一定安全

住展

2024/9月 第5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