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解5大女性常見甲狀腺疾病 10招保健預防病變

甲狀腺疾病非常常見,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尤其是年輕女性常有甲狀腺機能異常的問題,將近半數女性有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也是目前全世界成長速度最快的癌症之一。如何預防甲狀腺疾病呢?醫師提供你日常保健良方。

編輯/謝旻君 採訪撰文/郭岳潭 專業諮詢/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治元 圖片提供/unsplash.com、gettyimages


甲狀腺疾病,女性發生率高5∼7倍

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治元指出,甲狀腺疾病是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內分泌疾病,大多發生於20~50歲的年輕到中年女性,尤其女性病患高出男性五到七倍之多,可能原因是女性荷爾蒙影響及免疫系統構造不同,且女性在懷孕及生產的過程中,會伴隨甲狀腺腫大,若有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炎體質,常於生產後發生甲狀腺機能低下或甲狀腺機能亢進。

5大常見甲狀腺疾病

王治元表示,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兩側、喉結的下方,外觀有如蝴蝶狀包覆著氣管,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主要負責製造甲狀腺素,甲狀腺素是影響人體新陳代謝最重要的荷爾蒙,在生長發育、代謝平衡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而碘是甲狀腺素的主要成份。

一旦甲狀腺機能異常,將引起全身不適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常見的甲狀腺疾病有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低下、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常會造成身心的困擾。

1.甲狀腺炎

甲狀腺炎是甲狀腺因感染或自體免疫疾病造成,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急性通常細菌感染較為罕見,症狀有頸部疼痛、放射性疼痛至耳朵、下巴及後腦,以及發燒、發冷、盜汗、吞嚥及發聲困難,可以抗生素治療。亞急性多是病毒感染,症狀有發燒、肌肉痠痛、喉嚨疼、吞嚥困難、單側前頸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朵、下巴及後腦、轉頭困難、咳嗽,伴隨甲狀腺腫大,可使用類固醇治療。而自體免疫甲狀腺炎有橋本氏甲狀腺炎、葛瑞夫氏症等,因異常免疫反應攻擊甲狀腺組織,導致甲狀腺處在持續發炎的狀態,症狀有甲狀腺腫大,可能伴隨甲狀腺機能低下或亢進,根據甲狀腺機能異常原因進行治療。

2.甲狀腺機能低下

甲狀腺素分泌缺乏會引起甲狀腺機能低下,導致新陳代謝變慢,出現疲倦、虛弱、皮膚乾燥粗糙、嗜睡、言語遲緩、水腫、畏寒、皮膚冰冷、舌頭粗大、脖子腫大、頭髮粗燥、皮膚蒼白、記憶減退、便祕、體重增加、落髮、嘴唇蒼白、聲音沙啞、呼吸困難、食慾不振、神經緊張、經血過多、心悸、耳聾、胸痛等症狀。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膽固醇代謝會變差,導致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容易傷害心臟血管,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冠心病及心臟衰竭的發生,甚至會造成體溫過低、低血壓及意識不清而有生命危險。王治元說明,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發生原因,可能是橋本氏甲狀腺炎、碘攝取不足或曾接受甲狀腺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目前治療以口服補充甲狀腺素為主,通常需要終生服用,建議病患定時回診調整藥物劑量,才能避免甲狀腺素缺乏。

3.甲狀腺機能亢進

甲狀腺素分泌過多則會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最常見原因是葛瑞夫氏症,或是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炎及服用過量含碘物質,典型症狀有緊張、焦慮、多汗、怕熱、心悸、疲倦、體重減輕、心跳過速、雙手顫抖、呼吸困難、全身無力、食慾增加、眼睛不舒服、下肢腫脹、腹瀉、食慾不振、體重增加、口渴等。王治元強調,甲狀腺機能亢進未接受治療或突然停藥,容易發生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或骨質疏鬆,甚至引起嚴重急性併發症「甲狀腺風暴」,使全身代謝功能失序,產生高燒、心律不整、噁心、嘔吐、腹瀉、嗜睡、昏迷等症狀,甚至心臟、肺臟及肝臟等器官衰竭,致死率高達30%。甲狀腺機能亢進治療有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131治療及外科手術的方式,一般來說,服用抗甲狀腺藥物必須治療一年以上才能停藥,一次的放射碘131治療的治癒率約有75%;如果是甲狀腺結節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建議手術切除甲狀腺結節。

4.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將近半數的人都有甲狀腺結節,發生原因與遺傳或個人體質有關,因細胞增生造成腺瘤或血液、膠體聚積形成囊腫,通常沒有特別的症狀,也不會有頸部壓迫的感覺,大多數人並不會自我發覺,往往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或因其它病況就醫檢查時才被發現。根據醫學統計,甲狀腺結節高達95%以上為良性,只有5%為惡性。王治元表示,通常以甲狀腺超音波來確認結節大小與良惡性機率,如果囊腫的影像為無回音性、實質型結節的影像為中等或低回音性,而惡性結節會有微小鈣化等變化。一般來說,小於一公分的良性甲狀腺結節,建議每年定期追蹤即可;若大於一公分,半年到一年追蹤一次;但出現異物感、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等壓迫氣管及食道症狀時,或是美觀因素,或是甲狀腺結節有惡性疑慮,建議接受進一步治療。王治元說明,良性甲狀腺結節可選擇接受手術或射頻消融術治療;惡性甲狀腺結節必須手術切除,術後視情況接受放射性碘131治療,並需長期服用甲狀腺素及定期追蹤。

5.甲狀腺癌

根據國民健康署2020年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統計,甲狀腺癌排名第七位,約有近5000人罹患,女性病患比例是男性的三倍之多。王治元表示,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的癌症,發生原因體質、家族史、甲狀腺癌、頸部曾接受輻射暴露等。大部分的甲狀腺癌與甲狀腺結節一樣,都沒有明顯症狀,除非腫瘤長在甲狀腺的表淺處,否則不容易摸到;如果出現頸部腫脹、呼吸困難、吞嚥困難、持續咳嗽、聲音沙啞、頸部腫塊快速長大,以及頸部、下巴或耳部疼痛,代表腫瘤壓迫周圍正常組織,建議就醫檢查釐清原因。王治元認為,甲狀腺癌在所有的癌症中,算是預後非常好的癌症,多數病患可以痊癒,存活率都超過10~20年以上,目前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並進行風險評估給予放射性碘131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經過標準治療後大約85%病患可獲得穩定良好的控制;如果甲狀腺癌已全身轉移,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


10招預防甲狀腺疾病

1.避免輻射線暴露。

2.適量攝取含碘鹽、含碘食物,缺碘容易引發甲狀腺疾病。

3. 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病患,應避免攝取過多的高碘食物,例如:海帶、昆布、紫菜、海蜇、海產等。

4.避免抽菸、酗酒。

5.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

6.飲食盡量清淡、避免重口味。

7.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提升身體免疫力。

8.規律的生活作息,睡眠充足、避免過度疲勞。

9. 保持身心愉悅,適當紓壓、避免生氣,降低甲狀腺機能異常的發病機率。

10.有甲狀腺癌家族史,建議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 閱讀完整內容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2023/9月 第365期

本文摘錄自‎

Beauty Health 醫解5大女性常見甲狀腺疾病 10招保健預防病變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2023/9月 第3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