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戴口罩影響孩子學說話 6技巧加強語言辨識度
疫情期間一直戴口罩,小孩語言能力好像變差了……這是許多家長的擔憂,所以想了解戴口罩對孩子學習語言的阻礙,以及如何降低戴口罩對於溝通造成的影響程度。
文/BaeGo培果教育
戴口罩對溝通造成的影響,除了直觀的「少了口型提示」及「無法參考臉部表情」外,最主要的就是使說話音量降低了,尤其是對語音區辨來說很重要的高頻音。
戴口罩的時候,我們講話的音量平均會減少5~15分貝,而不同的口罩造成的聲音能量衰減也不一樣。大致而言,多數的口罩如:外科口罩、布口罩等,對頻率在1000Hz以下的聲音,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對於4000Hz以上的聲音衰減較大。
聽不懂指令的孩子
4000Hz以上的聲音頻率較高,包含ㄈㄘㄔㄒㄙㄕㄏ等聲母,在區辨語音上占有重要的成分。當這些音聽不清楚時,會使我們較難正確辨識語音,並可能因而出現把「舌頭」聽成「額頭」、「胡小姐」聽成「吳小姐」、「茄子」聽成「鞋子」等情況。所以注意力不佳或是有高頻聽損的孩子,在大家都戴著口罩的情況下,很可能會把老師說的「現在去掃地」,誤以為是「現在去草地」,而做出非預期的反應,讓他人以為孩子調皮搗蛋、喜歡唱反調。
雖然現在有些口罩廠商,設計了可讓嘴巴口型能被清楚看見的透明開窗式口罩,方便孩子參考他人說話時的唇型,以整合語言訊息。然而,此種口罩的窗型檔板是由PVC塑膠組成,受到此材質阻隔的影響,反而使得高頻能量的削弱最為明顯。當孩子受限於社交距離、稍有分心,或因為透明檔板被說話者呼吸時造成的水氣沾霧、沾濕時,便會因為無法完整讀唇型,而使語音辨識度下降。
溝通6技巧
那麼,在大家都戴著口罩的環境下,到底要怎麼做,才能使得溝通效度不受影響呢?有以下幾點原則可以參考:
▶在與孩子交談之前,可先輕拍孩子或叫孩子的名字,以喚起對方的注意,待確認對方有在聽時,再開始說話。
▶說話時的語調變化、抑揚頓挫做得明顯一點,避免因被口罩悶住,而造成的聲調飄忽,如把「魚缸」說成像「浴缸」。
▶說話時,把速度放慢,字元之間的間隔拉開一些,不要黏在一起,以確保每一個字都可以被清楚聽見。
▶多利用肢體動作、溝通手勢與眼神,來協助增加語句傳達的正確性。例如要請孩子幫忙拿鞋子,在講到「鞋子」這個詞彙時,可以順勢比一比自己的腳。
▶必要時,可重複重點詞彙或補述內容,以避免誤解,例如:「等等要去操場,我們平常升旗的操場集合!」針對「操場」一詞多加釋義,以增添可供參考的語意線索。
▶說話時,儘量減少周遭環境噪音的干擾,例如:關上窗戶以避免車水馬龍聲音傳至教室內,或暫時把冷氣及電風扇關掉,以避免運轉聲造成影響等。如有需要可稍微增加音量,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若是與聽損者說話,則只要使用正常的音量即可,過大的音量並不會讓聽損者聽得更清楚,反而有可能會讓他們覺得不舒服。
口腔內部肌肉受力不均
另外,孩子長時間戴著口罩,可能會因為呼吸不順暢而習慣改用嘴巴呼吸,長期如此的話,舌頭沒辦法像以鼻子呼吸時,自然抵住上顎,會使上牙弓支撐力降低,且口腔內部肌肉受力不均,導致齒列不整、暴牙等問題,進而使得構音清晰度連帶受影響,這也是戴口罩帶來的額外缺點。
若孩子平時嘴巴會不自覺開開的,初期可先請孩子用嘴巴含住一點口水,或是以嘴唇抿住海苔片的方式,提醒其嘴唇閉合,並搭口腔肌肉訓練活動,如:鼓頰(像青蛙鼓起鳴囊一樣,嘴唇用力緊閉,把空氣留在口腔內)、抿唇用力發出「啵」的聲音、嘴巴嘟嘟在紙上蓋唇印、努唇用人中跟鼻子夾住橫擺的吸管等不同的練習方式,以增加唇部肌肉的肌力與張力,降低因戴口罩所導致的問題。
順帶提醒父母,若孩子同時有配戴眼鏡及助聽器,建議戴的順序為:助聽器→口罩→眼鏡,依照此順序,助聽器較不容易因為吃東西、喝水而需要拿下口罩時,連帶被扯到。或是孩子也可以使用口罩減壓掛勾,防止耳朵被勒住,而影響長時間配戴的舒適度。
閱讀完整內容
BaeGo培果教育
有感於語言治療資源不足,我們把語言發展相關落落長的文獻,變成可口好消化的圖表,並設計對應活動,研發孩子在家就能輕鬆學習的教具,致力讓家長成為孩子最棒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