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家欣
一九八四年生,迷戀各種氣味和玩具,著有散文集《玩物誌》;詩集《如蜜帖》、《如廁帖》、《負子獸》等八冊;藝術文集《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向26 位藝壇大師致敬的家常菜》;插畫作品《暗夜的螃蟹》、《虎姑婆》等。
每逢天冷,我就會翻瑞蒙卡佛的短篇小說集《大教堂》,當然是為了重讀〈一件很小、很美的事〉,小說裡的女主角因為遭遇劇變,忘記去取給兒子訂作的生日蛋糕,蛋糕店師傅不明其委,以為對方是棄單奧客,雙方本將大吵一架的火爆場景,最後化解於蛋糕師傅端出剛烤出爐的肉桂卷、請主角夫婦品嚐的溫馨時刻。
這一篇小說寫穿人生的蒼涼與希望,但,關於食物的環節我想了很久,為什麼一定要是肉桂卷?為什麼不是一杯熱呼呼的愛爾蘭拿鐵?為什麼不是一杯香料豐富補氣續命的印度熱奶茶?

活下來的人總是要吃,吃了就有活下去的力量。
肉桂卷的魅力,當然來自肉桂香料,肉桂是「桂皮」的一種,這種香料取自於樟科植物的枝幹外皮,其品種包含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臺灣也有原生種土肉桂,葉片咬起來辛辣帶甜。桂皮在中藥上具有除寒、暖胃,補火助陽,溫經通脈的功效,是溫補常見的食材。
一般烹飪用的香料通常是肉桂(Cinnamomum cassia), 中國廣西產量極大, 故也被稱為中國肉桂; 另外一種氣味較為細緻香甜的是錫蘭肉桂(Cinnamomum verum), 斯里蘭卡產量大,所以烘焙原料有時也會直接將品名寫成「斯里蘭卡肉桂粉」。如果是喜歡剛猛辛辣的調性,可以選用中國肉桂;如果用於婉約的糕點烘焙,可以用錫蘭肉桂。我極愛肉桂的氣味,溫暖、香甜,彷彿異國火焰,所以不管是中國肉桂還是錫蘭肉桂我都愛,都可以!北歐傳統的肉桂卷比較樸實,內容物只有肉桂和糖,美式肉桂卷還會淋上一層厚厚的奶油糖霜,實在太濃郁太邪惡了!
肉桂唯一的缺點就是貴,自己發麵做肉桂卷又嫌麻煩,在這邊分享一個免烤箱懶人陽春版的肉桂糖煎饅頭,不妨在家試試,熱量爆炸真的很療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