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建工程歷疫情、戰爭挑戰 千日工期終抵盡頭
阿里山林業鐵路歷史悠久,是臺灣重要觀光景點,近25年卻因地震、颱風屢受重創,導致部分路線中斷。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爭取經費下,先前重新開鑿的42號隧道已完工,預計今(2024)年7月1日可恢復全線通車。未來林業保育署將陸續翻新阿里山林鐵沿線車站、規劃阿里山林鐵支線「眠月線」局部復駛等,將阿里山林鐵百年底蘊轉化為持續發展的動力。 撰文、攝影╱游昇俯從日治時期開通、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的阿里山林業鐵路,是臺灣重要的觀光資源,近年因為九二一地震、莫拉克風災、杜鵑颱風等自然災害,屢遭重創而中斷。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爭取經費規劃復建下,採取環境友善工法、兼顧文資保存與部落諮商,重新開鑿42號隧道。期間經歷COVID-19疫情與烏俄戰爭延宕工期,終在去(2023)年底完工,可望今年7月1日全線通車。
地震、颱風重創致多次中斷 阿里山林鐵改道再出發 阿里山林鐵開通於1912年,是日治時期為經營阿里山林場而建,今日已轉為客運、遊憩用途。阿里山林鐵主線自嘉義火車站出發至終點站阿里山站,總長71.6公里。除了主線,另有祝山線以及目前停駛的眠月線、規劃為登山步道的水山線等支線。 阿里山林鐵從平地一路攀升,海拔落差超過2,000公尺,沿途歷經熱、暖、溫帶氣候型態,擁有相當豐富林相與生物多樣性,是臺灣18處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在國內指定、登錄的古蹟、歷史建築及文化景觀中,至少11項與阿里山鐵道有關,文化部因此在2019年將其指定為臺灣第一個國家級的「重要文化景觀」。2018年3月10日,是阿里山林鐵滿106歲生日,Google在臺灣、日本及香港的首頁放上紀念動畫祝賀,足見阿里山林鐵在國際的知名度。 然而,近25年來,阿里山林鐵屢次受到天災衝擊,陷入「壞了又修、修了又壞」的迴圈。1999年九二一震災中,阿里山車站嚴重受損,直至2007年才完成重建,眠月線更因此停駛至今;2009年莫拉克風災造成阿里山林鐵421處災害而停駛,歷經6年修復,原定2015年底全線通車,當年卻遇到強烈颱風杜鵑侵襲,導致十字路站與屏遮那站間的42號隧道發生兩處總長55公尺的大型崩塌,中斷至今。目前阿里山林鐵主線僅行駛嘉義站至十字路站段。 為了避免邊坡過度開發衝擊生態環境,42號隧道復建工程選擇從崩毀的原隧道往山側內縮100公尺,重新開鑿一條新隧道,加上銜接、沿用部分43號隧道,復建總長1,206公尺。從2021年1月起動工,至2023年12月20日完成主體工程,工程耗時近1,100個日曆天。 山區低溫、濃霧成復建挑戰 疫情、烏俄戰爭拉長工期 工程人員在海拔1,600餘公尺的二萬平山區施工,得克服山區低溫及濃霧導致能見度差等惡劣環境,工程中又常遇到湧水、抽坍事件,人員24小時日以繼夜趕工,復建過程備極艱辛。 「隧道側壁整個都是水湧出來,像水簾洞,不是流出來的,是噴出來!」復建工程施作廠商、利德工程公司工地主任李致寬說,水積在開挖面,得動力排水、抽乾才可以繼續施作。 負責42號隧道設計、監造的黎明工程顧問公司監造主任林世芳也指出,隧道地質是砂頁岩互層,節理裂隙多,開挖過程曾遇到大量滲水,必須止水灌漿;裂隙也會造成崩塌,土石崩落抽坍,得清完、做好支撐補強,才能繼續往前開挖。
李致寬指出,阿里山地屬偏遠、氣候寒冷,願意上工的人不多,本就有缺工現象,工程期間又遇到COVID-19疫情,出工率不佳影響進度;開挖隧道採「鑽炸法」,要使用炸藥預炸再開挖,卻又遇到烏俄戰爭影響,使國內炸藥欠缺,需要的乳膠炸藥買不到,只能用效能較差的水膠炸藥,使得挖修時間又更長,工期比原本預計的900個日曆天多出近200天。 工址地勢陡峭、腹地狹小,機具運輸、動線受限,許多工作仰賴人力。以枕木、鋼軌搬運為例,一根10公尺長鋼軌重達220公斤,至少要4個人共同合作搬運。但2023年底接手軌道鋪設工作的阿里山林鐵道班、奮起湖監工區監工長吳瑋仁仍欣慰地說,許多30歲左右的同仁,就讀國中時就知道阿里山鐵路中斷,對於參與林鐵接通深具使命感且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