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23/7月 第1897期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契約容量達5,000瓩以上的電力用戶,必須在2025年以前,設置至少契約容量達10%以上的綠能,提早於今年底前建置者,義務容量最高可減免20%,這項「早鳥方案」,伴隨著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已經讓台灣吃緊的綠電供應雪上加霜…
新新聞 2023/7月 第1897期
中國不斷對台操作認知作戰,蔡英文政府對此高度戒備,有意思的是,從近期數度遭遇戰中,國安團隊竟從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來台的經驗,得到應對中共認知作戰的新概念…
新新聞 2023/6月 第1895期
被騙光退休金的年邁老人家悲憤說「每天要吃鎮定劑過活,甚至想死了一了百了」;台大資工系學生玩虛擬貨幣被詐騙,打工積蓄蒸發一空,怒轟「聽說主嫌最近還買新跑車」;還有民眾帳戶被詐騙集團挪用,現在全台跑透透去警局應訊,疲於奔命。詐騙充斥社會各角落,儼然成為國安議題,打詐國家隊不斷升級為何仍束手無策,原因出在什麼地方?
商業周刊 2023/7月 第1859期
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北捷忠孝復興站旁,一度被媒體封為整合時間最長、最曲折離奇的正義國宅都更案,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迎來重生喜悅。
今周刊 2023/6月 第1383期
三名不同領域的受害人,爭相走入這場吸金案暴風中心,共付出七千萬元慘痛代價。自認理性謹慎、投資行為保守的他們,為何在詐騙話術層層牽引下,終究擋不住誘惑?
商業周刊 2023/6月 第1857期
當性騷擾發生在職場,公司也必須負起連帶責任,否則就可能造成嚴重工安問題,企業平時就應積極做好防治,讓問題發生的可能降至最低。但,你知道台灣的職場性騷擾事件,有多普遍嗎?
新新聞 2023/6月 第1893期
近日美軍與共軍機艦短兵相接的情形不斷發生,若鍾雲號與蒙特婁號在海峽中線以東航行,卻仍然遭到蘇州號的刻意干擾,意味著中共高層可能已經決定,對穿越台海之外國軍艦採取較強力的措施,以彰顯中共對台灣海峽的主張。
今周刊 2023/6月 第1382期
交通部大力推動行人專用時相,盼降低行人事故率,但設置缺乏統一原則,讓地方無所適從。學者提醒,號誌只是改革起點,中央應盡快從環境著手,提出改善行人空間的全國性計畫。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6月 第162期
執法單位的犯罪打擊能量很多都已捉襟見肘,更何況政府處理詐騙,包括評估、檢測、調查和執法、事後審查以及恢復原狀等,操作下來成本很高,甚至超過詐騙本身的直接經濟損失,可說是矛與盾的戰爭。
理財周刊 2023/6月 第1189期
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讓大多數人窮其一生,都會購置房產或土地,但一旦進入「傳承」階段,究竟是先採「贈與」或日後的「繼承」?都是一門大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