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城市,前2名是⋯?

青世代心目中的幸福城市在哪裡?《Cheers》雜誌首度進行的「青世代工作幸福感萬人大調查」,結果令人有些意外,卻又不太意外。名列前茅的城市究竟有何魅力,獲得眾多渴望幸福的年輕人青睞?

文∣鄭閔聲攝影∣陳應欽圖片提供| PEXELS

擁有最偉大居民的城市,就是最偉大的城市。」這是美國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著名詩句。19世紀中葉,惠特曼在高速發展的紐約寫下這首詩,他想傳達的觀點是,決定一座城市偉大與否的,是「人」的作為,而非華麗嶄新的建築。

同樣地,討論一座城市是否幸福,最重要的指標也是當地居民的主觀感受。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第207期
《Cheers》雜誌首度進行的「青世代工作幸福感萬人大調查」,為探究何處是青年世代心目中的幸福城市,特地詢問受訪者:「工作和生活在台灣哪一個城市會感到幸福?」選擇台北市的最多,占有效問卷總數25.6%;台中市則以21.7%支持率緊追在後。第三名之後依序為台南市、高雄市、新北市、桃園市,但得票率皆未超過10%。 除了台北與台中出線,另一項有趣的發現是,台灣行政區劃的6個直轄市,恰好分居排行榜前6名,且合計支持率超過76.7%;擁有「好山好水」生活品質優勢的花蓮、宜蘭、台東僅分居7 ∼9名。儘管「故鄉情感」可能讓人口數多的大城市在調查上稍占優勢,但確實能看出年輕人普遍認為「住在都會區比較幸福」。

青世代心情寫照:

就業機會是幸福基本盤


「這是當下台灣青年的心事寫照,」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李仁芳分析。由於青年世代的就業、所得處境均面臨嚴峻狀態,因此在幸福宜居知覺上也和工作機會高度相關。

其實,無論時空背景,就業機會、專業發展等職涯相關條件,一直是大多數人選擇居住城市時的優先考慮事項。

多倫多大學管理學教授佛羅里達(Ricard Florida)在《尋找你的幸福城市》一書中提出「地點金字塔」架構,分析美國人尋找生活地點時的思考順序,最底層的基礎,是有關工作、就業、人際網絡的「機會」,依序往上堆疊為「基本服務」、「領導階層」、「價值觀」,以及金字塔頂端的「美學」。

儘管提供有利的就業環境與機會,是打造一座幸福城市的基本功,但佛羅里達同時強調,幸福的意涵絕對不只有「拼經濟」,因為諸多研究早已證明,雖然富裕國家人民普遍比貧窮國家的人民幸福,但過了一定的收入門檻後,金錢與物質能影響幸福的程度就愈來愈有限。

當然,一座城市的經濟環境得先達到一定水準,包括教育、醫療、住宅在內的「基本服務」品質才能隨之提升。基本需求滿足後,居民才有餘裕思考:擁有什麼能力與視野的領導者,適合繼續引領城市前進;最終,居民透過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定義城市獨有的風格與定位。

也就是說,一座城市必須先滿足「宜居」這項基本條件,才能無後顧之憂地追求「幸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調查中的多數受訪者,傾向將六都視為幸福城市首選。

個人也要行動:

積極參與,創造「生活甜度」


想理解「宜居」和「幸福」間的細緻差異,看看兩個知名國際媒體的年度調查,或許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針對菁英分析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議題的《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每年公布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Global Liveability Ranking),評分標準包含穩定性、醫療衛生、文化和環境、教育、基礎設施五大指標。若套用「地點金字塔」架構,上述調查項目多屬於前三層,僅有部分指標如「對宗教的限制」、「出版言論的審查」,涉及「價值觀」範疇。

相對地,讀者群鎖定設計工作者及跨國商務人士、除了政經議題之外, 也提供文化藝術及品味生活資訊的《Monocle》雜誌, 每年的生活品質調查(Quality of Life Survey),評分標準不只針對經濟、社會數據,還涵蓋城市對寵物的友善度、咖啡店數量、獨立書店數量、年輕創業家社群等項目,試圖用「價值觀」與「美學」,進一步篩選眾多在物質生活上已高度發展的城市。

「幸福城市不是量化的概念、不該只是興建大型公共建設和追求便利性,而是居民透過體驗與創意,先盡可能了解自己的城市與周遭環境,並努力讓生活經驗更加豐富,」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早年留學德國時,就發現當地人會將個人品味與崇尚的生活價值,透過庭院與窗戶等空間展現,「城市的進步與幸福,得靠每個人的自發性行動,讓生活環境變更好,」他分析。

李仁芳也認為,由服務業溫度、街巷生活的趣味、創意小店的多樣性、城市內綠化程度所構成的「生活甜度」,是評估一個城市「幸福」與否的重要指標。

走訪過眾多國際城市的李仁芳指出,台灣優質且平價的生活服務介面,以及高密度、服務項目多到不可思議,且款待溫柔的便利商店,是統計數字上看不見的獨有幸福感受。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第207期

政府請再加油:

不只硬體,更要照顧文化面


劉維公指出,過去幾年,各種融合傳統元素與新生創意的次文化在台灣各地蓬勃發展,例如台北市中山雙連一帶的巷弄、台中市綠光計畫文創聚落等等,都看得出努力。

「幸福城市不是讓人為了工作才在這裡生活,而是讓人渴望走在路上,細細地去體驗這座城市,才知道怎麼讓城市更進步。當你能說一個不同的故事、找到新的詮釋方式介紹這座城市,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他說。

儘管決定一座城市幸福與否,來自居民的主觀感受,以及是否懷有創造更美好生活環境的熱情;但另方面,地方政府除了致力於產業發展與基礎服務等「硬體」設施之外,也可以在精神、文化面上扮演更積極角色。

「政府應該思考,什麼是展現城市文化特色的生活風格設施,『建設』不只是購物中心或繁華商業區。」曾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的劉維公舉例,在紐約、倫敦等國際都會,遊客經常能在小型劇場或展演空間裡獲得意外驚喜,這幾年台灣雖然開始重視風格設施,但整體而言,地方政府提供民眾在住家與辦公室之外、也能享受愉悅生活的「第三地」(Third Place)多元性,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正如同「幸福」沒有絕對標準,這世上也沒有哪一座城市,能讓所有人都感到幸福。而佛羅里達等人一致認為,幸福城市應該是個雙向概念:當一座城市的居民能無後顧之憂地追尋理想人生,就會進一步對周遭環境投注心力,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間,形成正向循環。

或許,各種指標最後都會殊途同歸地回應到同一個面向:擁有最努力追求幸福居民的城市,自然就是最幸福的城市··· 閱讀完整內容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第207期

本文摘錄自‎

台灣幸福城市,前2名是⋯?

Cheers快樂工作人

2017/12月 第2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