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批發市場》在反彈聲中實現農藥溯源、冷鏈減耗!
文●游羽棠 攝影●楊文財
當超市、美式大賣場、超商用大數據、冷鏈物流跨界管理,台灣最大也最傳統的蔬果通路北農,花四年串起資訊流與金流,架構起現代化的數據管理,花上億元達成三十億價值,迎戰這場賣菜大變革。
傳統農產運銷,由批發市場集貨、拍賣,得趕在天色大亮前分銷給下游商販,確保菜籃族一早上市場就有貨可買。在緊湊的流程裡,批發市場就像一座水庫,來自四面八方,同種類的蔬果匯聚在一起,依賣相等級標價,快速售出,確保鮮度。
也因此,北農有自己的一套玩法。例如,雖然過去會做農藥檢驗,但因為批量大,使用成本低的方法,「要花三、五天才有結果,驗出來有問題也來不及,都吃完了。」當超市、量販店、美式大賣場早已建立溯源管理、冷鏈運輸,「批發市場就是台灣最落後的一塊!」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翁震炘直言。
如果不改變,當消費者都轉向科技買菜,農地直送餐桌,那全台最大的批發市場將逐漸沒落,這逼著北農進行一場逆天變革數據之戰,在每日交易數千噸的市場,即使只是一把青菜農藥超標,都能在半小時內找出貨源。北農如何拉著科技近用性(意指有能力接近與使用科技工具)相對低的十五萬個農民,一起做到溯源,阻止不良品拍賣及流入市面?
甚至,進一步學王永慶用大數據抓出細節,光少兩片菜葉損壞,一年就至少省二十二億元,這場北農變革究竟如何做到?
▲台北第一果菜市場報廢菜每天約20噸至30噸,北農不願再承擔惡臭與清運費,因而發起改革。
串接產地農民與拍賣端的資訊流 藥殘菜難再流入市面,合格率也飆升
第一步,先從串接產地與北農間的資訊流著手。過去,農民供貨時,雖然會在農會、合作社記錄出貨代碼,但無法識別個人身分,導致蔬果檢驗出農藥超標後,很難在第一時間找出供應者。
四年前,北農決心處理農藥超標問題,因而申請補助,買進全台批發市場第一個自有質譜儀,只需要二十分鐘,就能檢驗國內經常使用的兩百種農藥是否超標,也能抓出不該使用的農藥。
有了快速檢驗的質譜儀做技術後盾,二○二○年中,北農宣布實名制上路,每批農產品想透過北農拍賣,都得提供生產者資料,把貨品與身分證字號串接,一旦農藥抽驗有問題,就能立刻查到貨源,禁止其拍賣。
剛開始,農民選擇消極抵抗,陸續有人暫停供貨到北農,但時間站在北農這邊。堅持實名制驗藥殘,讓北農的芹菜供給吃緊, 飆出高價,「 原本盛產期一公斤五十塊,那時變兩百塊,合格的賺翻了啊!」翁震炘笑說,有利可圖,讓農民轉而願意配合新制。
「第一、二次驗,不到一成合格,第二個月的合格率就有九五%以上,改善速度之快啊!」其他蔬果供應者也陸續跟進,「其實大家做得到,北農背靠大台北廣大消費者,是全台灣價格最好的批發市場,不能賣會很痛。」翁震炘說,等於拿全台最大市場做武器來進行變革。
二○二○年底,北農宣布批發市場內的十五萬名供應者全都納入實名制管理。經此一役,北農正式串起產地農民到拍賣端的資訊流,農民也能上網隨時登入帳號,查看拍賣價格與結果,結束產銷資訊不對等的黑暗時期。
長期輔導國內零售通路導入冷鏈的台灣冷鏈協會秘書長王祥芝分析,這是產業邁向現代化的必經過程。「傳統農業要變成智慧農業,很重要的是資訊流,每個環節串在一起,設備才用得上。」
拚冷鏈運輸,紙箱換成回收折疊籃 保存時效長,賣價更高吸引農戶加入
確實,有了資訊流串接,北農才敢想,使用可回收的新式折疊籃取代一次性紙箱,光是取代一半用量,每年就能省下七億元。導入冷鏈設施後,能避免葉菜類運送過程的腐壞,畢竟北農每年損耗超過二十二億元,也得付出近億元處理垃圾。
但,採用可回收容器,就得有回收系統,這回不只是十五萬名供應者,還得加上三千名承銷人,北農做得到嗎?
推動折疊籃,它靠的是誘之以利。成功推動食物轉型的家樂福商品部全國生鮮經理孔清沐以其經驗比喻,「當利益出現,推動的力量也會從四面八方而來。」
對農民而言,可回收籃每次使用費只要二十元,比起一個五十元起跳的紙箱更划算。塑膠材質的容器冷藏後,也不會因濕氣軟化,容易搬運。
蔬果從田間採收到拍賣會超過十小時,過程持續受到田間帶來的熱度影響,導致葉菜發黃。全台最大葉菜類產地之一、二崙鄉農會總幹事李達彥指出,紙箱不適合冷藏保存,即使菜種得再好,消費者也感受不到。折疊籃上路後,種得好的農民保留住剛採收的翠綠,讓種植優勢更突出,售價果然提升,吸引更多人投入。
承銷人也因此買到不發黃、不發臭,能保存更久的蔬菜,即使當天賣不完,也不愁報廢。且過去使用的紙箱大小不一,人力得搬兩小時;統一規格的塑膠籃,可使用棧板運輸,現在只須十五分鐘就搞定。
北農最擔心的回收問題,也隨著資訊流與金流的串接,迎刃而解。由於過去拍賣就會記錄承銷人代號、採購量,並透過其保證金帳戶扣款,「有了農民的資訊流,再接上原本就存在的金流端,我都知道籃子從哪個農民來、被哪個承銷人買走。」
▲北農人員推廣冷鏈運送折疊籃,至雲林二崙鄉廟口釋疑也搏感情(左圖);使用的冷鏈車以棧板卸貨,只需1人作業(右圖)。北農提供
誰說菜市場只能傳統又落後 北農緊追新通路,走向智慧農業管理
翁震炘笑說,北農因此設計了App,棍子與胡蘿蔔並施,會透過手機提醒承銷人,準時歸還折疊籃還能拿到二十元、逾期得罰四百元,也舉辦競賽,買越多折疊籃裝蔬果的承銷人,獎勵越多。兩者並重,目前已有一六%蔬果導入折疊籃制度,回收率也比預期好,目前有超過十二萬個籃子在市面上流通,遺失不到六十個。
在最傳統的通路,推行現代化管理方法,從一把青菜的農藥超標開始下手,串起十五萬筆資訊流,才能建立系統,做到冷鏈革新,每年省下的蔬果浪費、紙箱,就超過三十億元,更讓傳統批發市場的服務緊追新通路。
乍看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北農從最細的管理下手,各個突破,才能一步步把最傳統通路帶往現代化管理系統,拒絕繼續當最傳統又落後的菜市場。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學王永慶兩片菜都不能爛 北農讓農人、盤商、民眾多贏
商業周刊
2023/2月 第1839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