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郭董沒回答股東的五大關鍵問題
鴻海股東會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身段柔軟,頻頻道歉,卻不願鬆口接受股東建議,增加現金股利或實施庫藏股,因為,鴻海正面對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轉型挑戰。 ▲今年鴻海股東會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獲利未達目標向股東致歉,他也建議股東,照顧身體比看股票更重要。 鴻海成立四十四年,但是,很多鴻海史上的第一次,都發生在過去一年。 去年七月,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和美國總統川普共同召開記者會,宣布投資美國的大計畫,十一月,郭台銘和美國威斯康辛州經濟發展廳簽約,這是第一次,鴻海大規模在美國投資製造基地。 今年一月,鴻海召開臨時股東會,讓旗下重要子公司在中國掛牌。五月十一日,鴻海宣布減資,同樣開了四十四年來的首例。 另一項讓股東關心的大事,是外資持續賣超鴻海股票,去年七月,當郭董在白宮開完記者會,外資卻開始不斷賣出鴻海股票,光是過去一年,外資就賣掉了一六一萬張鴻海股票,鴻海股價從一二二元的高點,跌到八十多元。 今年,鴻海宣布只配發二元現金股利,不配發股票股利,每股退還股東二元,也是成立以來首見。 今年鴻海股東會格外引人注目。股東會上,許多發言的股東都是握有上千張鴻海的投資人,把上億身家寄託在鴻海的發展上,連外資法人都派代表從倫敦飛到台北,只為當面和鴻海董事會溝通。 這一次股東會也是鴻海歷年股東會中相當短的一次,只花了三個多小時就結束,鴻海股東提出增發現金股利一元,和公司實施庫藏股的提議,也沒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接受。 鴻海要往哪裡去?本刊針對鴻海近期的五大關鍵問題,採訪多位投資人和分析師,可以看出,鴻海新一輪布局已逐步成形。 問 題1 鴻海股價為何這麼疲弱? 今年鴻海股東會一開場,郭台銘先為獲利下滑道歉,根據鴻海一七年年報,鴻海合併損益表顯示,一七年淨利比一六年減少約一○%,少了一六○億元。 郭台銘表示,獲利下滑主要是因為鴻海加大研發投資,「不只新的研發,製程的改進也很重要。」他在股東會中說,這筆錢不能省。比對鴻海財報,去年研究發展的費用支出,達八一七億元,比前年增加三○六億元。 不過,鴻海去年合併損益表中,營收雖然較前年大增三千多億元,但扣除研發費用前的毛利數字卻反而較前年減少一八五億元,顯示鴻海獲利狀況值得關注。 外資對鴻海觀望,關鍵也在獲利能力。今年五月,野村證券發布鴻海報告,標題就是「一八年第一季,營業利益率未達標」。今年第一季,鴻海每股盈餘只有一.三九元,比野村原本的預期低一五%,第一季毛利率只有六.二%,也略低於野村估計六.四%的水準。 野村證券分析師Anne Lee 在報告中指出,去年第四季和今年第一季,鴻海獲利數字都不如野村預期,野村證券認為鴻海遇到經營成本高漲的挑戰,中國大陸工資上漲、零組件缺料,甚至像中美貿易大戰,都威脅到鴻海的獲利能力。野村證券因此調降一八和一九年的獲利預期,將鴻海目標價調降至九十一元。 即使減資,野村證券也認為,未來鴻海每股盈餘會增加,但是減資後每股可分到的現金股利,其實並不會改變。 野村也估計,未來營運成本走高,恐將成為鴻海轉型下的新常態,因為要投資資金取得新客戶,投資研發費用在雲端、網路、電視和智慧型手機研發上,都會讓營業利益率從原本預估三%的降到二.四%。野村證券也認為,FII(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在中國掛牌,「長期有助於鴻海轉型雲端和自動化新事業,但近期會導致獲利稀釋五到七%」。 J.P. Morgan(摩根大通)等外資雖對鴻海今年上半年的獲利能力表示悲觀,不過,JPMorgan 分析師哈戈谷也在報告中表示,他們雖然認為鴻海獲利率有下滑趨勢,但由於鴻海減資,加上蘋果供應鏈股價可能已經反映悲觀預期,鴻海股價近期仍會有一定支撐,維持對鴻海中立評等及八十五元的目標價。 問 題 2 到底誰在大賣FII股票? 鴻海股東原本期待FII在中國上市之後能連番大漲,讓外資回頭買鴻海,但是,FII漲了三根半漲停板,就開始重挫,中國股民形容,FII在幾天之內,「跌掉了一個聯通的市值」。 令人好奇的是,FII上市前,對鎖股票有嚴格規定,不管是母公司鴻海,還是FII公司董事,都被要求三十六個月內不能出售股票。但FII上市後第四天,卻爆出大量重挫,究竟是誰在賣股? 一位A股基金操盤手分析,在IP O(首次公開發行)之前取得股票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中籤的散戶、承銷券商認購的股份這些都是有可能賣股的人。記錄顯示,FII上市才五天,但像貝萊德資產管理公司北亞分公司和南方東英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出脫了手上部分FII股份;法國農業銀行和德意志銀行則維持不動,機構法人的賣盤可能是這次FII大跌的原因。 「FII為什麼重挫?」本刊記者問,這位熟悉A股的操盤手則反問,「FII的利基究竟在哪裡?」他反問,FII的淨利率約為四%,業績成長能力還有待考驗,目前中國A股給FII股價本益比約為十九倍,低於A股平均二十三倍的本益比。 但是,鴻海力推FII上市,恐怕並不是在意短期的股價表現,而是要推動公司邁向自動化轉型,透過在中國上市,和在地的人才和供應商綁得更緊。業界傳出,目前鴻海給予陸幹的紅利,超過三百萬元台幣並不稀奇,上市之後,鴻海將祭出更多誘因,讓大陸人才為鴻海轉型向前衝。 蘋果今年發表新機的計畫,仍是影響鴻海獲利表現最重要的變數。 問 題3 蘋果新機能拉抬營收嗎? 去年,iPhone X 上市,卻未能激勵鴻海股價,因為,蘋果去年首次推出採用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的iPhone,讓鴻海製造成本大幅升高。 鴻海內部傳出,由於OLED螢幕材料昂貴,卻相當脆弱,加工過程中,只要不鏽鋼邊框施加的壓力有一點不正確,就可能導致螢幕報廢。 「今年,他們學費已經繳完了,今年對成本的控制狀況會比去年好。」一位產業人士觀察。今年蘋果預計推出三款新手機,其中兩款採用OLED面板,只有一款採用LED(發光二極體) 面板, 南韓媒體報導, 其中六.五吋的新iPhoneOLED 面板零組件,需求達四千五百萬片,五.八吋新iPhoneOLED 面板則為二千五百萬片, OLED手機面板訂單量達到七千萬片,成為主流;另外,六.一吋新iPhone LCD 的面板訂單數量則將減少至三千萬片。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報告中估計,今年新iPhone 出貨量可望達七千五百萬至八千五百萬支,瑞士信貸認為可達八千五百萬支,摩根史丹利則認為銷量可達九千萬支。 較去年iPhone X 推出時,估計新機出貨量可達一億支,目前這些出貨量估計都較去年悲觀。但業界人士樂觀預估,今年鴻海在iPhone製造的獲利率會比去年好。 野村證券也在報告中預告,鴻海營運逆風帶來的壓力「已反映在股價上」,「六、七月開始,鴻海將開始準備製造新的iPhone,為下半年做準備」。事實上,六月二十六日,鄭州富士康招聘網貼出公告,只要來上班,就發給四百到六百元人民幣的入職獎金,開始加大招募力道。野村也預期,鴻海將是今年兩款OLED版iPhone 的主要供應商,蘋果供應鏈七月就會開始啟動OLED版iPhone 製造,但LED版iPhone 九月才會開始,鴻海今年第三季營收可望出現成長。目前觀察鴻海旗下如業成等公司,今年也可望在新iPhone 製造過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問 題4 鴻海長期展望如何? iPhone 帶動的是短期的營收變化,鴻海成立已四十四年,要持續成功,深度改革已勢在必行。 攤開鴻海過去十八年的淨利率走勢,就能看出鴻海的稅後淨利率,從二○○○年,一○.五五%的水準,一路降到去年二.八八%,雖然鴻海營收仍持續增加,但是創造獲利的效率卻無法顯著提升。在淨利率走低的狀況下,如果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只要關稅稅率或是勞工和材料成本有改變,就可能影響鴻海的獲利能力。 郭台銘在股東會中說,「轉型的引擎已經發動,只是過程需要時間。」他在股東會中談到,「製造業加互聯網,是未來國與國之間非常重要,角逐的戰場。」股東會中「轉型」兩個字一再出現。 「我們工業互聯網絕對是對的方向,」郭台銘說,「大家看現在貿易戰爭,其實打的是科技戰爭,講實在話,就是製造業的戰爭,是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和網路經濟的戰爭。」 他的布局不只工業互聯網,這幾天,鴻海也剛宣布投資北美電視品牌VIZIO。鴻海正在設法整合夏普的技術和群創的製造能力,甚至切入車用面板、半導體,這些作法都是要拉高附加價值和獲利能力。 鴻海未來會讓旗下各單位切割更多子公司上市,鴻海未來會愈來愈像一家控股公司,讓「小郭台銘們」都有自己靈活發展的舞台,但是,鴻海當下仍要解決的問題是,鴻海四兆元的營收規模,要轉彎和改變並不容易,「航空母艦戰鬥群的轉彎是需要點時間。」郭台銘說。這一次,外資也跑到鴻海股東大會上提問,第一個問題就是希望鴻海公布評估轉型成敗的關鍵指標,和未來的接班計畫。對鴻海股東來說,未來公司能否跳出獲利率逐年降低的魔咒、轉型成功,才是觀察鴻海長期競爭力最重要的指標。 問 題5 子公司可以投資嗎?誰最有機會? 鴻海旗下有的公司賺錢,有的公司賠錢,鴻海整體要有爆發性的成長並不容易。但是,鴻海旗下的子公司,如果搭上趨勢列車,營業利益率表現好的公司,都有機會表現超過母公司。 像是鴻海旗下的PCB(印刷電路板)廠臻鼎,在一七年超越日本NOK公司,成為全球PCB龍頭廠商後,營運可望隨iPhone 市占率與客戶產品規格持續攀升而穩健成長,由於蘋果今年九月推出的新手機,主鏡頭使用的軟板規格升級,加上AMOLED(主動式有機發光顯示器)的軟硬結合板將改成純軟板等新零件下,下半年營運數字有機會攀升。 此外,鴻海旗下的金屬沖壓件廠乙盛,主要產品應用於電視的零配件,但近年積極切入電動車與伺服器應用。公司去年營收,電視約占六五%,模具約九%,伺服器約一一%,車用機構件約九%。 乙盛已打入Tesla(特斯拉)供應鏈,隨著Tesla Model 3 量產成長,乙盛在中國與墨西哥都有海外工廠,特斯拉今年中出貨量將穩定放大,訂單也將隨之成長。 郭台銘持續布局智慧醫療商機,旗下的工業電腦集團樺漢今年一月宣布投資醫療顯示器業者鈺緯,成為持股近兩成的大股東。 鈺緯為醫療顯示器大廠,大客戶包括飛利浦、GE(奇異)等,目前在全球市占率約三%,去年因為轉投資虧損,在樺漢投資後,第一季已轉虧為盈,EP S(每股稅後純益)達○.二一元,在雙方形成策略聯盟下,鈺緯可運用鴻海集團製造與零組件的資源,將能加快擴展市占率,營運成長值得期待…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