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源頭把關難本土量少昂貴、供應挑戰多
在台灣,同一種食品的入藥與入菜,竟有兩套異常物質檢驗表準。這樣的制定,究竟有何考量?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撰文/徐采薇
從蘇丹紅、紅麴,再到米酵菌酸,近來食安事件頻傳,讓民眾對吃進自己肚子裡的東西,不得不放大檢視,並且更加謹慎。
然而,鮮少有人留意到,在台灣的食安法規中,其實有一類相當特殊,既屬食品,也能入藥,且會因用途不同,檢驗標準也隨之而異。
它,就是中藥材。
中藥材品類繁雜,光表列的品項就超過三百種,台灣約八至九成中藥材,均由中國進口。
▲台灣部分市售中藥材與食品的界線,其實相當模糊,也導致同一種藥材可能出現兩種檢驗標準。Getty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告,有三十七項「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其中,菊花、蓮子等十八項中藥材的市售品,在農藥、重金屬等異常物質檢驗標準上,必須等同食品。
但反之,另外十九種市售藥材,如花椒、胡椒、生薑、大棗等,雖也是民眾常當作食品食用的原料,卻不在此列。這也意味著,這些原料存在著兩套檢驗標準。
舉例來說,近期蘇丹紅風波也擴及胡椒粉,讓不少民眾改到中藥行買胡椒粒,自行研磨。但是,市售胡椒用於食品時,其重金屬殘留限量為鉛○.三ppm、鎘○.二ppm,但用作中藥材時,則變為砷三ppm、鉛五ppm、鎘一ppm、汞○.二ppm,不僅容許砷、汞殘留,鉛、鎘的上限也是食品的五倍起跳。
最看重療效 其次考量安全性
按照目前法規,中藥材屬《藥事法》管理,食品則受《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範。但一種原料,卻有兩種檢驗標準,難免引人猜疑法規為何這樣訂?更令人擔憂的是,若中藥材標準較食品寬鬆,是否會導致中藥愈吃愈傷身?
「中藥材最看重的是療效,再來才是考量安全性,畢竟其使用目的、攝食頻率等,均不相同。」衛福部中醫藥司簡任技正蔡素玲點出「食、藥」規範大不同的關鍵。原來,中藥材一般都要花長時間育成,比如人參約花六年種植方能食用,不像一般蔬果幾個月就能採收,因長時間栽種,自然也會吸收更多土壤重金屬。
「如果標準訂得跟食品一樣嚴格,中藥材就進不來也出不去(無法進出口)。」她無奈地說,考量到病患用藥權益,以及中醫藥產業的需求,標準才會相對寬鬆。
但蔡素玲也強調,中醫藥司在制定藥材的異常物質限量標準時,都會審慎評估中藥材來源、使用部位、暴露風險與加工因子等,一切都必須在安全範圍。尤其暴露風險,更是中藥材殘留上限較高的要因。
「表面上的標準不一樣,但換算成最終暴露的量,其實很相近。」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血液淨化科科主任兼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指出,中藥材的使用頻率與攝取量,遠低於一般食品,若以相同的總量上限回推,就會得出不同標準。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也說,「菜是每天吃,中藥偶爾吃,這樣比較不公平,我認為現行標準已經夠嚴謹,不會影響到身體。」
未大量攝入 天天吃影響不大
但是,上述論點是在消費者偶爾食用的前提下,若有不肖業者以中藥名義進口藥材,最後卻挪作食品,或賣給一般消費者,造成民眾天天吃,又會如何?
蔡素玲坦言,過去確實有業者發生類似情事,但凡被查獲,會依《藥事法》處以罰鍰並下架銷毀。
不過對此,姜至剛認為無須過度擔心,「(胡椒)這東西即使用於食材,也不會大量攝入,就算假設進口的都是五ppm重金屬量的胡椒,並且天天吃,也不覺得會有多大差異,頂多千分之一或千分之二的差別,對人體並無太大的影響。」他直言。
持有相同見解的,還有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林信堂。他強調,「拿枸杞去煮湯,就算喝一公升,枸杞了不起吃進五公克。我們平時吃一碗飯,可能白米就有一百公克,相差二十倍。」換句話說,民眾平時用餐攝取的農藥與重金屬量,可能早就是中藥材的好幾倍。
「中藥商常反映一些藥材不夠,又因為不符合規定不敢進口,業者普遍希望鬆綁。」蔡素玲更進一步補充,相對其他也有在食用中藥的日本、韓國等地,台灣規範已經非常嚴格。
▲衛福部與農業部正攜手扶植台灣中藥材產業,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輔導當地小農種植的丹參,就是一例。
加嚴農藥列管 緊追歐盟標準
過去,台灣與日、韓一樣,只訂定有機氯農藥的總殘留限量,如DDT(滴滴涕)、BHC(蟲必死)。但在二○一六年,台灣進一步明定十八種市售中藥材的限量標準與檢驗方法,皆須依食品法規。
今年,中醫藥司還計畫要再列管四十一種農藥,嚴格程度將僅次於歐盟的六十八種。
不只法規日趨嚴謹,原料一路從邊境、製造到市售,更須經過重重檢驗。第一層是邊境抽驗,第二層則是藥廠自主檢驗,前兩階段一旦不合格就要退回或銷毀,上市後還會由衛福部進行抽驗。
國內中藥製劑大廠港香蘭直言,規模大的藥廠都很嚴謹,深怕出問題,會砸了自家招牌,甚至,還會採購檢驗儀器,不僅在入藥廠時會逐批抽驗原料,製成藥品後還會依照藥檢規範,再行抽驗。
顏宗海提醒民眾,一定要向具規模、合法合規的中醫診所或中藥房購買中藥材,最好是透過中醫師開立處方。「上網購買來路不明的中藥材,這才是大忌。」他語重心長地說。
不過,目前中藥材的規範也只能止於檢驗,畢竟,台灣近九成中藥材都須倚賴中國進口,要從源頭把關,難上加難。
為了從根本解決問題,自去年起,衛福部提出「中醫藥振興計畫」草案,編列七千萬元預算,與農業部合作鼓勵農民栽種藥用植物,同時媒合廠商契作。
「台灣種植面積有限,量小、單價高,無法滿足藥廠需求,所以我們應該要走有機、無化學農藥的中藥材,對生態好、安全性高,又能掌握生產來源。」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張同吳一語道出台灣中藥材產業的生存之道。
在花蓮,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已扶植一個產銷班,與業者契作約十五公頃的丹參,並自行開發茶包、啤酒、丹參雞等品項,期望能先做出示範樣本,吸引更多農民加入。
儘管跨出第一步,但如何讓產銷暢通,就是最大挑戰。張同吳直言,「要農民願意種植,就要能夠賺錢;要賺錢,就要有業者願意買。但因為量小、成本高,加工炮製技術也不成熟,業者當然不想收購。」
為此,他打算與業者建立溝通管道,藉以了解產業需求。「知道需求,才能選定適合台灣種植、需求量大的特定品項,少走一些冤枉路。」他期待透過台灣農民與產業的力量,讓消費者更加安心使用中藥。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中藥行買胡椒更安全?食藥兩標準嚴守門
今周刊
2024/4月 第1424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