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你的想法
你有多常注意到自己正在想什麼?我是指,認真地去思考你腦中盤旋的想法。大多數人都遊走在事物、對話、課堂、會議之間,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產生反應。讀了一封電子郵件,就開始做事;看見某篇社群媒體貼文,就感到煩躁;在網路上看見有趣的東西,就覺得好笑;被人冒犯時,就準備戰鬥。當這些事情發生時,我們有多常停下來思考:「等一下,我真的有用正確的方式思考這件事嗎?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
我們的心思大多數時候都是處於自動導航模式。我們可能會聽見自己心裡有個聲音說「我做不到」,然後就接受它、認定它是事實。我們不會停下來檢查或質疑那個想法,而是會直接接受並繼續行動,甚至連試都不試一下。或者,我們可能對一個人很反感,覺得自己受到威脅、不被喜歡或受到批判,只因為我們的想法是這麼告訴我們的;我們甚至沒有一刻停下來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我的老朋友愛瑪,不久前到我家來探望我們家人。她跟我講起她跟同事茱莉的相處問題,茱莉最近加入她的部門,一副自以為是的樣子。「發生什麼事了嗎,愛瑪?妳為何那麼認為?」我問道。
「我負責我們所有社群媒體廣告的創作,包括設計貼文的圖像與主要訊息。我已經做好幾年了,而且我很拿手。但我跟茱莉聊天時,她卻開始建議我如何把創作做得更好。她以為她是誰啊?我知道該怎麼做好我的工作!」
「她有批評妳的工作,還是說妳做得很糟嗎?」我問道。
「沒有。倒不是那樣。她是問我:『妳有想過把這個顏色從黃色改成淺藍色嗎?或者把那個圖像放大一點?妳有試過不同的字體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愛瑪說。
「她有給妳臉色看,還是口氣很差?翻白眼之類的?」
「沒有,她沒有,」愛瑪反擊,「都沒有。但我就是看得出來她不喜歡我的設計,自以為她可以做得更好。」
「愛瑪,」我說,「有沒有可能茱莉只是想要幫妳?或許她想要提供意見,好讓妳的社群媒體貼文變得更好。妳對茱莉有什麼想法?」
「嗯,」愛瑪說,「我的想法是她認為我沒有做好我的工作。」
「好吧,妳或許是對的,但妳如何知道她是怎麼想的?我想到,有很多時候,我想要幫忙別人的工作,因此提出改善的建議,而我不是要貶低他們。為什麼不假設茱莉的意圖是好的?就妳所說的聽起來,我認為她是想要幫妳。」
愛瑪看著我說:「隨便你啦!」便氣呼呼地起身離開,覺得一開始就找我講話真是錯了。過了一會兒,在她跟我妻子凱蒂講了同一件事之後,愛瑪回來跟我說:「我想了想你說的話,有可能是我誤會她了。茱莉不像是壞人。事實上,她挺友善的。或許是她說話的方式讓我不爽,也或許她挑錯了時機跟我講。老實說,我們講話那天,我很不順心。我在說話前就很暴躁。一想到茱莉是在批評我,便緊繃起來、渾身帶刺。或許我應該姑且相信她。」
我們經由想法來賦予生活中的事情意義,無論是好是壞,那個意義都影響了我們的想法、感受、行動與反應。我們都認識這樣的人:不論他們有什麼情況,都過得很悲慘。他們或許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卻常常非理性地擔憂重要的人會拋棄他們;他們或許獲得升職,卻抱怨責任加重了。我們也認識一些人,在可怕的情況下仍能泰然自若,保持好心情;不管生活中有什麼遭遇,他們總是樂觀看待。為什麼呢?這兩種人之間有什麼差異?歸根究柢就在於想法。
如果我們習慣負面思考,可能會感覺受到威脅或絕望無助。假如我們習慣正面思
考,就會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機會,並對未來感到更有信心。我們的想法將會影響一切。
古羅馬哲學家馬可.奧里略(Marcus Aurelius)曾說過:「我們的人生是由想法所創造
的。」
1對大多數人來說,難處在於我們不容易留意到自己的想法,還有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我們知道自己有想法,但我們知不知道自己會因為太過專注於絕望、恐懼或非理性的擔憂,而自我設限呢?我們是否知道想法會導致自己感到憤怒、挫折、憎恨?我們必須掌控自己的想法,否則就會被想法給掌控。事實就是這樣。但我們該怎麼做?
第一步就是要注意自己的想法。這是給你的挑戰:下次當你發現自己有很強烈的思考模式或情緒的時候,將它寫下來,觀察它。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我現在的想法是什麼?我是如何感受到這些想法的?」有些人會聽見心裡有個聲音,有些人會浮現出畫面或印象。注意當下你的想法是如何出現的。
•「這些想法為我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這是先入為主的想法嗎,還是誇大了情況?」
•「這個想法有幫助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可以用什麼想法來代替它?」
思想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說:「人生,是由人整天所想的事情所構成。」我們怎麼可能由別的東西構成呢?你所選擇的想法就像是你吃下的食物一樣,就像每一餐,你都必須消化它們。你所看的每一部電影、讀的每一本書、滑過的社群媒體貼文,都會影響你的想法。
你如何度過時光、和誰一起度過,將會大幅影響你的想法,因此,你必須注意生活中有什麼人事物會對你帶來影響。我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單口喜劇,在等待上臺時,我會觀看其他人的表演。有些人的笑話實在太骯髒了,讓我感到噁心──他們的想法影響到我了,我可能得花費好幾天,才能把那些垃圾從我腦中淸除。有時候我們必須觀察自己的生活,如果時常相處的對象或我們所做的事,會對想法產生負面影響,就得重新考慮一下。
誠實面對自己的想法,無論是瞬間領悟還是逐漸發現,都會幫助我們了解那些想法如何塑造我們的生活。淸楚了解之後,就能選擇不一樣的想法,用不一樣的態度去面對眼前的問題。選擇正確的想法也許很難,對某些人來說,這或許是他們所遭遇的最大挑戰。雖然剛開始可能會很困難,但我們的思考習慣是掌控人生的基石。只要我們持續避免負面的想法、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想法,就能逐漸培養出會幫助我們取得成功的健康心態。
▌ 將負面想法視為初期警告
有時候負面想法也是有用處的,就像是儀表板上閃爍的「油量不足」警示燈。我們不希望看見這個燈號亮起,但是會對它心存感激,因為它告訴我們,如果再不做點什麼,就會遇到更大的麻煩。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利用負面想法和負面情緒──只要注意到它的存在,就停下來問自己:「這個想法或感受向我傳達了什麼?現在我該做什麼才能阻止狀況惡化?」
身為支柱科技(Pillar Technologies)的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艾力克斯.施華蔻(Alex Schwarzkopf)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力求表現。他的公司為承包商開發風險管理技術,使用於建築工地,這是一份龐大的工作。每週工作六十幾個小時、半夜回覆電子郵件、和團隊一起解決問題,如此生活了幾個月,這些混亂開始消耗他;艾力克斯知道必須做出改變才行。
艾力克斯開始仔細注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注意到自己時常處於負面想法迴圈:先是貶低自我價値(我根本不會這個、我完蛋了),然後是加強嚴厲的自我批評(我是最糟的、我做不到任何一件事)。即使以客觀角度來看他的生活已經非常棒了,但他還是會拿自己和其他看似更成功、更有錢、有更多朋友的人做比較。
觀察到這個思考迴圈之後,他明白了:「是我自己把它們創造出來的。這種敘事、這些想法讓我感到焦慮,但我知道它們不是事實。」就像許多人一樣,艾力克斯相信自己的那些負面想法是事實,然而,那些想法都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關於自己和他人的錯誤陳述。負面想法最危險的地方就在這裡──我們太過贊同它了。它們不只會影響我們的決策,還會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必須停止相信這些負面想法、做其他讓自己擁有力量的事,才能打破循環。
以艾力克斯來說,那些讓自己喪氣的想法,會使他感到憂鬱。他體驗過兩次工作過勞(burnout),才發現自己需要幫助。「我知道我並不想產生這樣的感受,我必須做點什麼來改變它,」艾力克斯說。他休養了一陣子,重整身心狀態,回來之後又花費了十八個月,嘗試不同類型的療法,尋找自己負面思考模式的根源。經過這些努力,他學會了幾樣工具,幫助自己找出沒有益處的思考模式。
現在,當艾力克斯感到焦慮,就會將它想像成是警鈴大作,紅燈閃爍。某天早晨,艾力克斯醒來,感覺擔憂又沮喪。若是以前,這會打亂他一整天的計畫,但現在他已經學會將焦慮視為一種警訊,於是他將團隊集合起來,向團隊傳達一直讓他感到困擾的顧客相關問題,並尋求團隊的幫忙,而不是一直讓自己鑽牛角尖地煩惱。團隊於幾分鐘內就想出解決方案,這瞬間解除了他的焦慮。艾力克斯越是練習去注意自己的負面思考傾向並採取行動,就越是感到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負面思考模式。就像沉溺於負面思考之中會創造惡性循環一樣,專注於正面積極的想法也可以創造出令人振奮、增加自信的良性循環。
下一次當你感受到自己的負面思考時,要將它當成警告。首先停下來,先質疑自己。問自己:「這個想法告訴我什麼訊息?」然後再問:「我現在必須做什麼?」決定你該採取什麼行動,以緩解這項警訊… 閱讀完整內容